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國醫大師周仲瑛先生簡介

2011-8-14 00:00| 發佈者: fir| 查看: 2532| 評論: 0|原作者: 百度百科|來自: 百度百科

摘要: 周仲瑛,1928年6月出生,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名中醫。

        周仲瑛,1928年6月出生,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名中醫。
      
       中文名: 周仲瑛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如東
       出生日期: 1928年
       職業: 醫生
       畢業院校: 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


基本資訊
  醫生姓名:周仲瑛  周仲瑛性 別:男
  所在科室:疾病科
  工作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臨床職稱:主任醫師
  擅長疾病:擅長內科疑難雜症及腫瘤疾病的中醫治療

人物簡歷
  1928年生於江蘇如東,
  1941~1946年隨父周筱齋教授學醫,
  1947年就學於上海中國醫學院中醫師進修班
  1955~1956年在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
  1948年~1955年開業行醫  周仲瑛題詞1956~1983年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內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長。
  1983~1991年南京中醫學院,任院長(曾兼中醫系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85年起)。
  1991年~至今在南京中醫藥大學,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省級中醫內科(急難症)重點學科帶頭人,
  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周仲瑛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中醫)二、三屆成員,
  江蘇省教委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國家教委科技委醫藥衛生學科組一、二屆組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第二屆常務理事,
  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一、二、三、四屆委員,
  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第五屆委員,
  《中醫雜誌》編委及特約編審,
  《江蘇中醫》編委會常委(86年至今),
  江蘇省中醫學會四、五、六、七屆副會長(暨中醫急症專業委員會主任),
  江蘇省藥品審評委員會一、二、三、四屆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教委高評委委員,
  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第三屆委員,
  江蘇省第一屆中醫藥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天津中醫學院、新加坡中醫學院、美國普士頓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獲得榮譽
  1990年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周仲瑛1991年獲全國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
  1993年被省教委評為優秀學科帶頭人
  1994年省衛生廳、中醫管理局授予著名名中醫稱號,為首批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學術成就
  長期從事中醫內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著作臨床實踐為基礎,在大量臨床實踐經驗中找出病證的病理特點、診治規律,進行辨證立法,制方選藥,作為課題研究設計的基礎。提出辨證和辨病相結合不僅是提高療效的關鍵,還是中醫科研必須重視的思路和方法。
  
  先後主持國家級、部級、省級以上課題24項,已取得研究成果18項,獲科技進步獎13項,如“中醫藥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研究”1988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中醫藥治療病毒性高熱的研究”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清化瘀毒、調養肝脾法治療乙型肝炎的研究”1998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多項成果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創制科研用藥24種,已轉讓多家藥廠。


學術思想
  在學說上主張不執一家之說,善於綜合應用各家學說之長,從應用中求發展,通過實踐提出新的論點和治法。如認為流行性出血熱主要表現為衛氣營血的傳變經過,並見三焦、六經形證,因此應綜合溫病、傷寒等各家學說,針對出血熱各個病期的病理特點,制訂相應的治法和方藥,並提出“病理中民在氣營”的新論點,使療效得到顯著的提高,病死率降到1.11%,低於當時報導的全國平均值3.45%,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對某些感染性高熱重症有衛氣營血傳變者,主張到氣就可氣營兩清,阻斷病情發展,邪熱入裏者應早  走近大家予通利,從而明顯提高了病毒性高熱重症的療效;對厥脫證(休克)的研究提出“氣滯絡瘀、內閉外脫”為其基本病理特點,從而首創氣血同治,行氣活血與扶正固脫合法,並創制辨證系列注射劑,治療136例,病死率4.41%,明顯優於對照組,已列為國家新藥開發課題;對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研究提出“三毒”(熱毒、血毒、水毒)學說,認為“瘀熱水結、陰津耗傷”是其病機、病證特點,確立瀉下通瘀、滋陰生津治法,研製成瀉下通瘀合劑,治療202例,顯效率88.6% ,總有效率96%,明顯高於西藥對照組的 42.9% 和78%。在科研中重視應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較為系統的實驗研究闡明其理論實質及藥物的作用機理,從而對中醫理論有所創新和發展,也有助於提高中醫學術水準和臨床應急能力。
  
  宣導“病理因素--第二病因說”。強調重視氣血的關係及痰瘀在諸多疾病中的病理作用。如對高血壓病、厥脫(休克)的研究,強調從氣血立論,按調氣和血立法;對出血熱、乙型肝炎的治療常從瘀熱著眼,並首創“瘀熱型血證”這一特殊證型,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對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則以痰瘀痹阻為論治根據。
  
  一貫強調中醫學的優勢在於臨床,診病必須發揚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色,提出“審證求機論”,認為辨證應首重病機,病機為理論聯繫實際的紐帶,通往論治的橋樑,病機辭彙則是表達所得印象的理論核心,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是進一步演繹分析的基礎。若症候交叉複合,病機錯雜多端者,則採用不同辭彙組合表達,並體現其內在因果聯繫。辨證既求規範,使理法方藥相互聯繫。如苦辛通降治胃痞;酸甘複合養胃陰,脾胃疾病每易虛實相兼、寒熱錯雜,故常以溫清通補複合應用等。治療腫瘤,既重視對瘤體本身的治療,即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中強對整體正氣的扶助;既注意腫瘤在發病機理上的共性,又尋求不同部位腫瘤的特殊性而採用特異性治療措施;既遵循辨證論治原則,總結中醫防治腫瘤的基本規律,制定診治常規,又重視辨病治療,制定有效專方專藥,提高療效。用言善於變通,精於識辨類方的異同,選藥從同類藥的共性中尋求個性,講究配伍關係。


管理思路
  重視學科建設,對學科體系的發展和創新,發揮了先導作用。首創內科學總論  周仲瑛診病、辨證論治綱要,確立以臟腑為辨證的核心、內科疾病系統分類的基礎,為臨床專業化的發展開闢了途徑。此後為拓寬學科領域,開闢了疑難病證的研究,並為新興的中醫內科急症學做了大量的開拓奠基工作。創建了我校中醫內科學重點學科,培養了大批高級中醫人材,編寫教材、專著27本,主編、副主編18本,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教學參考叢書《中醫內科學》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特等獎。


治學
  始終認為臨床醫學必須以提高療效為首要目標,先後提出了審證求機論、辨證五性論、知常達變論、複合施治論等理論觀點,對外感熱病倡“氣營中心說”、急性腎衰創“三毒說”,而對內傷雜病創“內生六淫說”、“第二病因說”等,揭示了臨床辨證論治的特殊規律。辨證強調注重病機分析,尤其重視氣血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影響,對疑難雜病多採用複合立法,用方精於識辨類方的異同,選藥擅從同類藥中尋求個性及其配伍關係,逐漸形成一套系統的學術思想體系。創立以臟腑為疾病系統分類的內科學總論,對臨床專業分化發揮了先導作用。創建了“中醫內科急症學”分支學科,主編教材、參考配套用書,為振興中醫急症醫學奠定了基礎。


論讀書
廣悟經典,融會貫通
  中醫經典所提出和闡述的問題對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具有普遍而深遠的指導意義,即  周仲瑛著作便是在今天仍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只有通過中醫藥經典的學習,瞭解古代醫家認識人體生理、病理、辨證立法及處方用藥的思路,我們才能掌握中醫藥學獨具特色的思維方式,提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經典理論雖然比較枯燥,但不空洞,也不是泛泛的說教,是前人長期臨床實踐的總結,是對中醫系統理論的高度概括和提練,經久不衰。如果能夠讀熟讀透經典,前後融會貫通,臨證時便可左右逢源。如抵當湯是《傷寒論》中的一個名方,用以治療下焦蓄血證等,謂“太陽病,……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我在臨床上對之加減後,常用於瘀血內著之中風、老年性癡呆、惡性腫瘤、血栓性脈管炎、惡性腫瘤術後淋巴回流障礙的腫脹等見有瘀熱內結、血瘀內停證者,使瘀熱從下竅而去,療效較好,體現了用典而不泥於典,臨證貴在變通。


溯源逐流,溫故知新
  中醫經典著作是紮根于中國古代文化、是在大量的臨床實踐基礎上提煉出來的精華,歷代醫家又以此為基礎,結合自己的臨床實際,不斷加以豐富、充實,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系統,是中醫的源頭和根基。
  
  周老指出,學習中醫的門徑有二。一種是從源到流,以四部經典著為奠基,系統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然後再下溯歷代醫著。這種方法,能打下較好的理論根基,弄清水源木本,有充足的“後勁”。但在初學階段,感到枯燥、茫然,難以領悟其中意義,但可利用此時記憶力好的優勢,在這一時期多背一些經方段落,雖不能完全理解,待以後在臨床中,慢慢消化回味,可受用一生。另一種是從流到源,就是把後世淺近實用的讀物,如《湯頭歌訣》、《藥性賦》、《瀕湖脈學》、《醫學三字經》等加以背誦記憶,同時閱讀《溫熱經緯》、《溫病條辨》、《醫宗金鑒》、《醫學心悟》、《醫方集解》等書,進入臨床時還要選讀2~3家醫案。這種學習途徑,容易與臨床接近,但理論方面要進一步深化,仍然需要在經典著作上加強學習,才能加深功底,否則缺乏後勁。另外,通過一段時間的臨床後,對原來學習的經典理論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會進一步加深對此前學習過的(經典理論)知識點的理解。
  
  以自己過去研究出血熱的切身體會,周老談到了對《傷寒論》的太陽蓄血證與蓄水證二者關係和證治有了新的見解。《傷寒論》指出兩者病位均在膀胱,前者是熱入血分,故小便自利,而有神志變化,後者是熱在氣分,故小便不利而無神志症狀,並以此為鑒別點,分別採用不同的治法方藥。但在研究中發現,蓄血證有小便自利者,亦有小便不利者,小便利與不利既與蓄血的病位有一定關係,且可因病而異。且蓄水和蓄血二者可同時存在,並可以互為因果。繼而,周老提出了出血熱少尿期的病機核心是瘀熱水結,以瀉下通瘀、滋陰利水為治療大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立足臨床,科研促新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中醫學受到了西醫的衝擊,中醫自然不能固步自封,事實上,中醫藥學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只是在目前的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高度發達的大背景下,中醫應該考慮如何按自身發展規律前進,而又不迷失方向。
  
  中醫藥的發展與創新不是憑空臆想,中醫的科研也不是在實驗室裏對理論結構的設計,周老在研究“厥脫”重症休克患者的過程中,回顧《傷寒論》提到“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認識到“陰陽氣不相順接”的病理實質是“氣滯絡瘀,脈道不利”。並根據辨證創立三個基本治法:熱毒內陷證,治以行氣活血、抗厥通脈為主;氣陰耗竭證,治以行氣活血、救陰生脈為主;正虛陽亡證,治以行氣活血、回陽複脈為主。研製了辨證治療休克(厥脫)的系列中藥製劑———抗厥通脈、救陰生脈、回陽複脈三種靜脈注射液,臨床治療213例休克(厥脫),另設對照組77例(西藥多巴胺或阿拉明常規治療),兩組基礎治療相同(擴容糾正酸堿平衡、電解質失調等)。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37%,病死率為5.63%;對照組分別為77.9%、22.08%,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通過上述研究,既揭示了“陰陽不相順接“的病理實質,而且顯示了在科研方面的中醫辨證論治特色。
  
  通過對經典文獻的感悟和實踐,周老認為中醫經典理論不僅能夠切實指導臨床,還有助於提高臨床辨證能力和療效,應在在應用中得到深化和創新,科研立題應提供切合中醫實際的論據,臨床結合經典理論的學習和應用才可以取得跨越式的繼承和創新。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Archiver|手機版|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GMT+8, 2024-4-20 20:05 , Processed in 0.13340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