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大醫傳承教材1.4:郭生白《本能論》

2012-9-4 15:27| 發佈者: jack| 查看: 58283| 評論: 34|原作者: 郭生白|來自: 2010年9月第1版

摘要: 《本能論》是關於人類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文章。如:人的生死是甚麼原因造成的;人的疾病是甚麼;人應該怎樣對待疾病;怎樣才能健康;長壽的最高智慧。 ... ... ... ... ... ... ...
十、生命本能信息系統
十、生命本能信息系統

  生命本能系統中有一個信息系統,早已被中醫所認識,而且應用了數千年。衹可惜“無緣對面不相識”!
  這個系統就是中醫的“經絡”。對於經絡、針灸,建國以前,外國醫生根本不承認就如他們說人參沒有藥用價值一樣。我們對此問題是甚麼看法?也許不盡相同吧,本人這樣看: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是愚昧的,一根毫針能治病是不可能的。後來知道了針灸,又要找到經絡這個東西,也就是找到這種物質。我以為宇宙之中,並不是衹有人看得見、摸得著、有形體的物質一種東西。“能”就是另類嗎?“生命能”又是一類嗎?有物質、沒物質關係到存在與不存在嗎?
  對於中醫“經絡”,我們在“生命本能系統中重新認識,便是信息。或者說實際是信息,古代人稱呼為經絡。我們共同看一看,這是甚麼?

  “經”是甚麼?可以解釋為“徑”,路徑或者是“經過”。因為經與“絡”相連,最好是作“路徑”解釋。“絡”是相聯繫,像網絡一樣
  再看中醫《素問》怎麽表述:“手之三陰,從胸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經脈專注,週流不息。
  這是甚麼?手六條路徑從胸走到手,從手走到頭。足六條路徑與手經相接連,從手走至足,又從足走至腹。在經之間有絡相連
  這是個甚麼路?不是血循環,不是甚麼液體的通道。是甚麼呀?是信息網絡。相通的東西是甚麼?物質?甚麼物質?我說是“感應”。“感應”是甚麼?“能”——“生命能”!
  人是一個複雜的生命能系統,沒有一個強大精妙準確信息系統是不可能的。我們看到人有信息系統,動物、植物,不論高級、低級都有一個信息系統。向日葵有沒有信息系統?捕蟲花有沒有信息系統?魚群在水中游,烏鴉、鴿群、蝙蝠群在空中飛誰見過它們相碰撞?最靈敏的信息系統,最靈敏的信息能,我看是感應。
  我們說說人的經絡。
  針刺合谷穴,可以止牙疼而且是左合谷對右側牙,右合谷對左側牙。你說是神經,我說是感應。你用解剖給我看我不敢說你把神經切掉會如何,因為醫學可不能拿人做實驗。我說刺百會治脫肛這也可以用神經解釋嗎?針刺可以發汗,也可以排大便利小便,可以催吐,可以治口苦、耳聾,治心悸,可以治結膜炎,慢性胃炎腸炎……許許多多的疾病,都可以用神經來解釋嗎?我想不是用甚麼物質傳導的問題,而是不能否認信息系統的存在。
  生命本能信息系統有兩種信息傳遞方式:一種是神經傳導,一種是感應。神經傳導的一類都是受意志調控的,比如我們肢體活動與語言、飲食活動之類的信息。另一類是感應信息,如心率、喘息、食欲、性欲及血壓、血糖、血脂的調節,“生命本能系統活動中器官、組織的共生性運動,應變性活動中的多器官、組織的和諧運動等等,都是感應信息。我不可能把這兩類信息一一列舉出來,因為太複雜,太多了!如果有朋友衹承認神經傳導,否認感應信息,我要問:是甚麼東西傳導給神經的呢?你不會說是神經傳導神經吧!據我所知,長期生活在物質世界的人,衹知道物質,不知道宇宙中還有非物質的“能”存在。這樣的人非常忠於物質世界誰說有非物質存在,誰就是他的敵人!就說是形而上學!是唯心論者!因為他是100%的唯物論者!我說這也不算毛病,很正常,與我們一樣正常。我想起來一個小故事,與本題目說無關也沾邊兒。
  我兒時有一個小友,他先天性高度近視。秋夜晴空,衹看得見月亮,看不見星。我們告訴他天上有星辰。他說:“有月亮,我相信,說有星星我不信!誰說我也不信,你們騙我!”我們長到十幾歲時,我問他:“看見星星了嗎?”他說:“天上根本沒有星星!我怎麼會看見星星呢?”
  回來繼續我們的話題。
  信息網絡最早是從人的生命本能開始建立的,最早認識生命系統信息網的是中醫,就是“經絡”。而且會用生命信息保護生命的也是中醫,比如“針灸、推拿、按摩”治療。我們共同看一看這個生命信息網如何完美。
  經絡手、足各有六條。雙手各有六條,三條自胸通向手,另三條從手通向頭。雙足各有六條,三條自腹通向足,另三條自足上頭。雙手、雙足共十二條經,六條自雙手經胸入頭;六條自雙足經腹入頭。十二經加任、督二脈,總匯合點“百會”。十四經脈形成一個相互交通的大環經脈大環又由無數的孫絡連通成一個相互交通的大網絡。試看,這樣一個精密細微的信息網絡除了人的生命能系統中,哪裏會有呢?這十四經脈為甚麼總匯在頭呢?因為頭是生命信息的中心樞要。頭上有接收信息的器官一切聲、色、光、象、氣、味……等等信息會被頭上的眼、耳、鼻、口、舌接收器捕捉到送達信息中樞去處理。信息中樞可傳導到胸、腹、手、足,任何一個組織,再由本能系統作出指令。信息中樞有儲存信息、記憶信息的能力,並有能力隨時可以調出任何一條儲存的信息聽用。這個複雜精密大信息系統所需一切能量消耗、軟件、硬件都是生命自己用自製的生命物質自己製作的,這就生命能系統的一部分——生命本能息系
  
  中醫用生命信息治療許多疾病,這已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事了這就是針、灸、推、拿、按、摩、點、刮、砭石……等等方法。盡人皆知,經絡針灸在臨床中創造了許多奇跡但經絡為甚麼能治病呢?
  我們知道了生命本能信息系統,那自然就可以解釋經絡針灸治病的神奇了。信息是甚麼?信息系統是甚麼?是傳遞生命過程中各個局部的活動情況到處理中心,處理中心根據各局部組織的情況發出指令,保持生命活動的和諧常態。如果信息系統中任何一條傳導通路或感應通路阻滯或不暢,勢必引起某一局部的活動失常或障礙,這便是疾病。上述針灸、砭石、推拿……等方法可以使信息通道恢復敏感,使下達指令上傳信息,通而暢之,則障礙、阻滯消失,生命活動恢復和諧生態,便是經絡針灸的治療作用。總之,信上達下通,保持系統敏感性、通暢性。
  臨床中信息系統是中醫認識疾病的唯一根據。中醫的脈象、舌象、色象、聲象、體象、物象、意象,都是信息系統由內及外對疾病信息遞。
  許多疾病反應在循環系統,出現脈的不同現象或浮、或沉、或遲、或數、或弦、或細、或滑、或澀……
  多疾病反應在分泌系統,出現舌苔、津液的變象,或薄、或厚、或黃、或乾、或膩……
  色、膚色、語言聲音、坐臥姿勢、自我感覺、情緒變,都是內部信息的傳遞
  這些都是中醫望、聞、問、切的根據
  比如,脈象“浮”,表現橈動脈淺出,循環向體週圍組織供血增加,體溫升高,頭疼我們知道了,這是外源性疾病,是向體表排異的趨勢
  再如,舌苔薄白而乾,脈象弦細這個脈象顯示動脈血管收縮,失去調節能力。舌苔顯示唾液分泌稠唾液,很少分泌稀薄唾液,反應分泌調節失常,可以判斷為內源性疾病
  諸如此類,這些內部傳導到外部的信息,成為中醫認識疾病的唯一根據
  中醫用針刺左右對稱的穴位,受針者左右感覺強弱不同,是有病的信息左右穴位針感相同,是病癒的信息。如施針者刺病人穴位“不得氣”(刺入穴位,如魚吞鉤,肌組織收縮把針緊纏住為得氣),如針刺入豆腐是病已嚴重至極的信息。
  中醫認識生命信息系統已幾千年之久,中醫利用生命信息治療疾病也有幾千年歷史。今天提出一個生命本能信息系統,並不是突然的如果感到突然,那是對中醫不瞭解。
1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本文導航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jack 2014-6-28 12:16
第6頁添加“一、甚麼是疾病?”“二、甚麼是中醫?”,為了目錄方便。
引用 jack 2014-6-28 09:08
第16頁“1. 清下法:”改為“1. 清下法”。
引用 jack 2014-6-27 18:55
第28頁1處“于”改為“於”。
引用 jack 2014-6-27 18:52
第20頁2處“什”改為“甚”。
引用 jack 2014-6-27 18:46
第34頁2處“塑制”改為“塑製”。
引用 jack 2014-6-27 18:44
第27頁“合制之”改為“合製之”。
引用 jack 2014-6-27 18:41
第9頁“塑制”改為“塑製”。
引用 jack 2014-6-27 18:39
第8頁“複制”改為“複製”。
引用 jack 2014-6-27 18:37
第5頁“複制”改為“複製”。
引用 jack 2014-6-27 18:36
第3頁“複制”改為“複製”。
引用 jack 2014-6-27 18:31
第30頁14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29
第28頁19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25
第27頁1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24
第26頁4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22
第25頁31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18
第22頁3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13
第19頁6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11
第6頁1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09
第5頁6處“症”改為“癥”。
引用 jack 2014-6-27 18:06
第4頁4處“症”改為“癥”。

查看全部評論(34)

Archiver|手機版|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GMT+8, 2024-4-29 08:38 , Processed in 0.0257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