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百病
“良醫以治未病”(內經),意思是高明的醫生治沒有發生的病。病還沒有發生治什麼呢?這就是當人已經有了發病的內因,就開始治,把發病的內因消除了,病便不發生了。這就是我今天所談的“拒絕百病,切斷亞健康”。 “亞健康”是個什麼病?這個亞健康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美國醫生發現了這個病,可是所有檢驗手段都不能說明是什麼病,當然也沒有相應的治法。無奈何取名“亞健康”。其實,在中國這個病有記載至少一千八百年了,並有了成熟的治法。很簡單,完全可以進入常規治療。我說“切斷”是把造成亞健康的原因切斷,不發生此病了。 百病都是可以拒絕的。我們叫拒絕,拒絕與預防大不相同。預防是改變環境以適應自己,拒絕是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西方是在微觀世界中看疾病,中醫是在宏觀世界中看疾病;西方是分割理念,中醫是整合理念;西方是對抗法與取代法,中醫是利導法與自主法;西方是微觀醫學,中醫是宏觀醫學。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這裡不是比較優劣,是從自我審視中看出東、西方醫學的融合點與融合的必然性。中醫說:“風為百病之長”。俗語說“感冒生百病”。“風”是指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之類。因為這類病都是外源性疾病,是致病生物體侵入人體而引起的疾病,開始都有發熱畏寒、身痛、頭疼、嘔吐、咳嗽、噴嚏等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機體的自主性、共生性運動做出的排異反應,是機體本能對體內病理物排出體外的表現。此時應因其勢而利導,排除病理物於體外,則徹底痊癒。如果不知因勢利導排異而治,因發熱則用冷水、冰袋,或激素退熱;見疼止疼;見咳止咳;見嘔止嘔,如此等等,一味用化學藥對抗治療,壓制了排異反應,導致病理物不得排出體外,必然造成諸多後遺症。如咽炎、鼻炎、心肌炎、膀胱炎、腎炎、膽囊炎、肝炎……及亞健康等等。造成這些後遺症的原因就是違反生態規律的治法。張仲景謂之:“非其治也”。這種非法治療在中國古代也有,是不懂陰陽五行,不知生態規律的醫生所為。這便是世俗所說感冒生百病的根據。當然,我們要拒絕這些後遺症必須要先拒絕感冒。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