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郭生白《陰陽五行新解》

2010-12-3 00:00| 發佈者: jack| 查看: 5082| 評論: 0|原作者: 郭生白|來自: 百度文庫

摘要: 中醫為什麼會從冷落中復興?中醫為什麼會影響世界醫學?中醫是怎樣愈病的?“陰陽五行”是什麼?為什麼中醫與“陰陽五行”靈肉交融?對這些問題,我陋不自揣,試圖以現代人的思維、以現代人的觀念、以現代語言表述一 ...
一、陰陽五行是什麼?
一、陰陽五行是什麼?
  
  陰陽五行是哲學,是人文哲學?是思維哲學?是生命哲學?且不必討論,先看清內涵再說。它具有哲學的一切特徵,即無定論性、宏觀性、普遍性、抽象性,古今中外哪一個學者也不可能說出陰陽五行屬於哪一個領域。軍事家研究它用於制勝強敵,中國的兵法崇尚“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者為上”(如墨子之“非攻”篇);以“ 一戰而勝者為中”(如“圍魏救趙”)。這種軍事思想是從哪兒來的?陰陽五行!墨子與孫子不過是用了五行中“依賴”與“制約”關係發生的“變化”而已。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論天下三分之策,同樣是陰陽五行中的依賴與制約構成的三角關係。赤壁戰敗,曹操逃命華容道,諸葛亮深知關羽不會殺曹操而特令關羽赴華容;諸葛亮為推卸不殺曹之責而命關羽立軍令狀。為什麼?如殺曹則破壞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鼎足形勢,蜀國便無存在的依託,這是在政治上運用陰陽五行。此外,經濟學家研究陰陽五行可有富民強國之策;廚藝家研究陰陽五行可以調和眾口。今天我重新解釋陰陽五行,是為了中醫用以療疾養生。陰陽五行是無定論性的,可以從任何方向解釋。
  古人從金木水火土五行衍生出五方、五色、五氣、五味、五穀、五果、五蔬、五畜、五藏……配以生、克、制、化,形成一個有秩序的“五”的關係。近代學者郭沫若先生認為“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先民不滿於神權統治,提出這個原始的“原子說”,認為宇宙萬物是五種物質組成,以反對神權統治(《十批判書》)。對於幾千年以來的文化遺存,人們有不同的認知,這是很自然的事。一切解釋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於讀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可也。
  我對陰陽五行的解釋,是從什麼方向去認識的呢?《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有一段講陰陽五行的話:“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生殺之本始,變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這段話說得好極了,指出了研究陰陽五行的方向,說明了陰陽五行的內容,而且斷言為醫不通曉陰陽五行是不可以的。
  所謂“五運”,便是五行。古代五運與五行同指五項運動。運字不用說,“軍”在走動這不是運動嗎?行字為彳亍組成,彳讀音CHI,在甲骨文為腳、脛、股相連之象,意為向前邁步;亍讀音“CHU”,意為止步。一邁一止即向前移動。所以說運與行都作運動解。
  “陰陽”在這裡的意義很明確,陰為靜態,為具象有形質的東西;陽為動能,是無形質、無象的東西;而陰陽是普遍對立而又統一的。陰陽這個東西在運動,五項運動(五行)。
  “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這是說陰陽五行運動乃大自然的運動規律,這個運動規律是萬物的綱紀,而用金水木火土代表萬物。如把金水木火土看作是五種物質,無論如何你也說不通生殺變化的深邃內涵,只有金水木火土代表萬物才能說通。
  金水木火土不是五種物質,而是五項運動,所以稱“五運”、“五行”。金不是金銀銅鐵,水不是氫二氧一,木不是松柏楊柳,而是宇宙萬物的五行運動。什麼運動呢?自然之規律的運動、萬物之綱紀的運動、生殺之本始的運動、變化之父母的運動,你說什麼運動符合這些條件呢?
  我們先認知一下什麼是道?《說文解字》解作:行走的道;那麼宇宙萬物行走的道又是什麼呢?用現代語言說,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裡,自然萬物生、死、盛、衰變化的運動規律,就是天地之道。
  什麼是綱紀呢?“綱”是一個大網的綱繩,提起綱,不論網有多大,就一目不少地舉了起來;“紀”是制絲人把絲的每一端都歸於一紀之中,只要握住紀,絲無論多少,便被提了起來。
  “萬物之綱紀”,這裡是指五行陰陽運動把宇宙間紛繁複雜萬萬千千的事物歸納在五行運動之中,萬物的生死盛衰一切變化的發生,一切發生的根據,一切變化的原因,盡在五行陰陽運動之中。反過來說,我們掌握了五行陰陽運動的規律,便瞭解了萬物生死盛衰變化的由來與根據。我們看到,陰陽五行運動的規律,是生命由生到死的變化規律。
  這是《內經•天元紀大論》告訴我們的。《天元紀大論》的作者是誰,不可知,但說的這話,是有根據的,是對五行陰陽深邃的概括論斷。這是陰陽五行的研究方向,是可信的。從先秦至今,研究陰陽五行的學者很多,說法也不盡相同。古人的研究是古代人的智慧。我們今天不能亦步亦趨按古人的足印走,而要繼承,發揚。繼承,不是復古;發揚,則要有新內容,起碼要用現代人的思維、現代人的語言去表述,用現代人的觀念去認識生命與生命過程。我想,陰陽五行應該是大眾可以理解的陰陽五行,應該是現代人的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大自然的運動規律,是萬物的綱紀,是生命的根本,是一切生命生死盛衰變化的原因。這不是生命科學嗎?宇宙萬物的生死盛衰變化的根據既然歸納為五大運動,那麼這五大運動是什麼呢?我們在研究了前人的見解之後,認識到陰陽五行運動是宇宙萬物之間的普遍規律——陰陽離合而生殺、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相互變化而常新、終始嗣續而永恆,是五大運動的均勢平衡狀態。
  天地之常道,即生命的常態,可稱生態。在生命的常態之中,也即生態之中,表現出生命的自主性、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守個性五大生命能力。這是陰陽五行運動在生命過程中形成的保障生命的本能,是醫學家研究陰陽五行所追求的目標。作為醫生,必須通曉陰陽五行與生命五大本能,因為這是生命生死盛衰變化的根本;掌握了這個根本,你便掌握了生命生死盛衰變化的權衡,這其中有取之不盡的認識生命的智慧,所以《天元紀大論》說:“可不通乎?”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Archiver|手機版|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GMT+8, 2025-5-3 21:11 , Processed in 0.03112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