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郭生白《感冒來了到底用麻黃湯還是桂枝湯?》

2010-12-1 00:00| 發佈者: jack| 查看: 1369| 評論: 0|原作者: 郭生白|來自: 《BABY AND MOTHER》2010-12

摘要: 本刊在前幾期,請郭老講述了如何應對感冒發熱的方法,引起了很多苦於奔波在醫院途中的媽媽們的強烈關注和反響。不過,媽媽們覺得宿食發熱容易判斷,效果甚好,可是,對麻黃湯與桂枝湯,還是不甚了了。針對此問題,郭 ...

  本刊在前幾期,請郭老講述了如何應對感冒發熱的方法,引起了很多苦於奔波在醫院途中的媽媽們的強烈關注和反響。
  不過,媽媽們覺得宿食發熱容易判斷,效果甚好,可是,對麻黃湯與桂枝湯,還是不甚了了。針對此問題,郭老對兩種湯方做了系統的原理介紹,讓媽媽能夠對這兩個方子輕鬆判斷,正確運用。

  “麻黃湯”是張仲景《傷寒論》 的方劑,發高燒、畏寒、顫抖、不出汗的感冒,要用“麻黃湯”發汗法。
  而發熱不甚高,畏寒也很低,時而出汗時而無汗,是普通常見的感冒。因為時而有汗,所以不能用發汗法,只能用解肌法——“桂枝湯”方。
  麻黃湯與桂枝湯都是排異法。因為人的排異本能向體外排出異物的趨勢不同,我們就用不同的方法順勢利導。麻黃是發汗的藥,能使汗腺分泌汗液,但必須與桂枝同用方能發汗。因為麻黃還有一個利尿的作用。如果與桂枝同用必發汗;如果與甘草同用或單用,就可能利尿。醫生必須熟悉藥物的配伍發生的效用。
  麻黃湯的目的是開放汗腺,分泌汗液,所以要麻黃、桂枝同用。桂枝湯不使汗腺分泌,因為時有汗出;汗腺的開合正常,分泌也正常。只是汗出來了,不能持續。不能持續有汗,便不能持續排異。不能持續有汗的原因是體液不充足。桂枝、白芍是通血脈的藥,能使血循環加速周轉流通。生薑、大棗、熱稀粥都是增加體液的。這是個補充體液幫助本能系統排異的方法。仲景稱麻黃湯為發汗法,稱桂枝湯為解肌法,都是順勢利導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Archiver|手機版|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GMT+8, 2025-5-3 06:39 , Processed in 0.01997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