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郭生白《思考全民健康工程》

2007-3-27 17:33| 發佈者: jack| 查看: 1191| 評論: 0|原作者: 郭生白|來自: 北京天和潤物中醫藥研究所

摘要: 二十年以來,以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惡性腫瘤、腎功能衰竭等等慢性、功能性疾病發病率正逐年增長,有資料說2005年糖尿病發病人數達3500萬人。亞健康占人口總數73.6%!高血壓高達1.3億人。這些病為什 ...
  二十年以來,以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惡性腫瘤、腎功能衰竭等等慢性、功能性疾病發病率正逐年增長,有資料說2005年糖尿病發病人數達3500萬人。亞健康占人口總數73.6%!高血壓高達1.3億人。這些病為什麼居高不下,而又逐年增長?如果不急於拿出有效辦法,試問十年以後世界是個什麼樣子?不敢想像,又不能不想。在國內外早已有人在研究,年復一年的過去,病在年復一年的增長,研究的如何?至今不能不說仍在鬥而鑄兵。
  靜下心來想一想:2003年的“SARS”應該是給我們上了一課。這一課是什麼?誰來回答這一課的內容?如果有人說:西方醫學與中醫藥都與“SARS”交手了。鄧鐵濤先生用中醫藥治五十餘例全部治癒而無一例有後遺症。聯合國衛生官員說:中醫藥治SARS很神奇!然而為什麼這樣神奇?神奇不應該是這個事情的結束語。在下面有很多文章可寫啊!
  話說回來,這些大病,年年增長,是為什麼?原因何在?水有源,樹有根。這些疾病發生在什麼原因?發生在亞健康。根據什麼說發生在亞健康?根據《傷寒論》六經病的病理聯繫。在張仲景的臨床學中有理法可依,在臨床中有實例驗證。在這裡不細說。
  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腎小球硬化、癌症等等大病,發生于亞健康(這一點我另有專題論述),而亞健康又發生於何處?發生於感冒誤治。為什麼亞健康發生於感冒誤治呢?要說明白這個問題,必須說明白中醫是怎樣治病的,而後才能知道感冒這個病怎樣才是正治,怎樣是錯誤的治療。這個問題在中醫的陰陽五行衍生的生命五大法則中得到解釋,在張仲景的《傷寒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中都有實例可援。在這裡我簡單地說明一下。感冒之類是傳染病,是外界致病生物侵入人體,引起人體的排異反應,表現肌組織顫抖、畏寒發熱、身痛頭疼,周圍血管充血,吐逆,噴嚏,咳嗽氣喘。這都是排異表現,所以中醫有“因勢利導”而用“發汗法”、“解肌法”(出自張仲景《傷寒論》)、“透表法”(吳鞠通《溫病條辨》)。近兩千年來中醫對於病毒、病菌引起的感冒之類疾病一直成功地用發汗、透表法治療。上世紀五十年代蒲輔周先生在河北石家莊治“乙型腦炎”,零三年鄧鐵濤先生在廣州治SARS都是用“透表發汗”來排除病理物質而成功的。因此我說對感冒之類疾病只有用因勢利導的透表發汗才是正治。治癒沒有後遺症。如果用對抗的方法:頭疼身疼則止疼,發熱則冷水、冰袋降溫,或用化學藥物對抗症狀,必會導致病毒及病理產物不能排除,留於器官組織間造成後遺症。在這些後遺症中,最多的是亞健康及咽炎、鼻炎、心肌炎、氣管炎、膀胱炎、腎炎、膽囊炎……等等。這種誤治在漢代已有,張仲景謂之:“誤也”,“非其治也”。
  在後遺症中“亞健康”最為可怕,是前述所有大病發生的基礎。在近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六經厥陰篇中已有記載。本人在整理《傷寒論》時對“亞健康”發生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病等早已有所認識,在數十年的臨床生涯中久已清楚證實感冒誤治——亞健康——分泌系統、代謝系統、免疫系統疾病遞相發生關係。
  近些年來醫學界對這些慢性病發生的原因大都是在生活、社會、情緒中尋找,很少有人從人體自身中研究,雖然社會生活與人的情緒、習慣有關,但決不是主導原因,這是個外因與內因誰是主要方面的問題。亞健康是這些大病發生的基礎原因,無論在理論與臨床實踐都是一致的。最重要的是病理的同一病位從量變到性變的過程。
  這些大病的源頭已經清楚,預防與治療已經有脈絡可循了。從源頭做起,預防感冒、正治外源性疾病、拒絕百病、切斷亞健康與大病康復,這便是提出全民健康工程的依據。以下分別說明。

  1、預防感冒
  中醫的哲理思維是改變自己適應自然。這與改變自然適應自我是絕不相同的。中華民族的先民早已知道,大自然——宇宙萬物是一個相互依賴共生共榮的和諧一體,改造不得,我們只能改變自己順應自然。比如流行感冒毒株與氣候俱來,我們能改變氣候嗎?如果有一個自我膨脹的大人物要改變氣候,帶來的是許多物種的災難,而這些物種有些是我們生命直接、間接所依賴生存的。我們自己亦在受害者之中,不可以做。再如我們在居住環境中用化學藥物殺死毒株,這是可以得到暫時利益的。但長此以往,毒株在化學藥的對抗中,發生了生物的應變性,它改變自己,發生了對化學藥的共處能力。這就是說毒株發生更強大的抗藥能力,也是增強了對人體的危害能力。人類有了五十年的抗生素經驗,該明白這個道理了。
  中國人自古便是“天人和一”的萬物和諧理念,在與病毒的關係中是採取改變自己適應自然的態度。不用多說,十六世紀中醫的“人痘接種”便有力地說明了改變自己適應自然的真理。改變自己的方法,除了與病毒磨合發生自身改變外,還有一個完善自己的方法也屬於改變自己適應自然,那就是提升自身免疫能力。怎樣提升?張仲景說:“四時脾旺,邪不可幹”。預防感冒,疫苗接種是一對一的免疫方法。健脾養正是對一切疾病的防禦能力。防禦感冒應採取後者(健脾養正的方法已經完成另文發表)。

  2、正治感冒等外源性疾病,拒絕百病
  拒絕百病就是免生百病。中醫有句話說:“風為百病之長”。民俗也有句話說:“感冒生百病”。感冒為什麼會生百病呢?上文已說過,感冒誤治便會發生各種慢性疾病,因為病毒以及病理過程中的代謝物質不能及時排除體外,留於器官組織中,而排異反應已經結束,滯留下的有毒物質已不能外排,留於什麼組織,什麼組織便發生病變。什麼組織脆弱便留於什麼組織。所以,感冒的後遺症很多,而難限定身體的部位,但在臨床中所見有一定的範圍。在造成後遺症這個問題上與用什麼藥用什麼方法有直接關係。既然拒絕百病,就必須讓“正治”從理論、治療法則、方劑與藥物各方面有一個條理分明易於掌握易於操作的規範與程序,並且對所發生的各種後遺症同樣有一個符合生態的治療法則與方劑藥物,納入正治感冒的程序之中。這才可以談正治感冒與拒絕百病。

  3、切斷亞健康
  這是“全民健康工程”中的關鍵部分。在亞健康的前面,有防禦外源性疾病的一個保護體系,作為第一個保護層,在防禦外層的空隙漏入的病源物質是很少的,但會有!感冒發生了,有正治的理論與方劑,感冒很快痊癒,沒有後遺症發生。如果仍有少數治療不力的病例,會發生後遺症。但在正治感冒程序中有治療後遺症的內容,各種後遺症是不容漏掉的。即使不慎漏掉,切斷亞健康是絕不容許通過的。凡是亞健康,未發生的或是已發生的,都在這一層的過濾中治癒。如果這三層防禦仍有紕漏,一個亞健康發生了大病,最後還有大病康復治療。以上設有四層防禦,從無病防禦到有病防禦,從病因治療到大病康復,都是在中醫的生態理念下完成的。把大病發病率一年降下來,把在床病人人數降下來。五年降到50%是有把握的。

  實現這個全民健康工程並非容易。但如以下四項工作做好,我想在十年以內見成效應該是有把握的。

  1、中醫進社區
  中醫必須用自己的實力向人民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且是不可取代的價值。這就是把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腫瘤等等的發病率降下來,把“亞健康”切除掉,大病在床人數減下來。全民平均壽命增上去。這是中醫做得到的。我今天說得到也做得到。中醫與西方醫學不同,西方醫學理念是無限分割,進入微觀世界去看生命,用對抗、介入、取代的方法去對待生命。而東方則是用無限整合的理念,在宏觀世界中認識生命,用利導、應變、自主運動的方法來幫助生命。換句話說,西方醫學是改造自然適應自我,東方醫學是改變自我以適應自然。但我相信:理念不同,便不可有共同語言,也不可能有同一的方法,但二者存在相需互補的必然。

  2、中醫必須改變過去“小手工藝”的操作模式,把診斷、治療、方藥進入常規醫療模式。
  這並不困難,如果把中醫定位在“對症用藥”的水準上,有什麼症狀用什麼藥。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藥,一千個病人用一千個不同的方劑,外行人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也很贊同。其實,這些都是看到一個病的表面現象,並沒有看到病的本質。任何一個病,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無論中醫西醫都一樣。看現象容易,看本質難,能看到本質才能掌握疾病的普遍性的東西,這便是從對症用藥上升到更高境界。這樣的境界中自然可以進入常規醫療模式。比如說感冒有四類,可以用四個不同的方劑。而每種感冒又可以因這樣那樣的原因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又根據其變化設有應變的方劑。而診斷用藥都設置一定的標準。這便可以進入常規醫療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走遍全國各個社區,這也是走向世界的準備條件。

  3、中醫要程序化。
  沒有程序化的中醫臨床體系便不能實現中醫的信息化。沒有中醫的信息化便不能很快地實現全民健康計畫。
  中醫的程序化臨床並不困難。只要深諳中醫理論,又有豐富臨床積累便可以編制臨床程序。只是必須把中醫傳統的古老難解詞語用現代語言來表述,既容易明白又不失其原意便可以了。中醫的臨床治療程序在《傷寒論》六經病治療中已經存在範例。而且傷寒六經本身便是系統性很強的東西,其中最突出的是信息系統。信息定位之後,相應的便是治療系統,條理分明,一絲不苟。所以中醫實現信息化是非常容易的。第一是中醫的病理信息獲得不需等待這樣那樣的檢驗,便可以處方用藥,尤其是外感病患。

  4、中醫的信息化。
  中醫信息化對全民健康工程來說是很重要的。它的重大意義在於:很短時間便能把“醫學大家”的治病程序普及到全國各個社區中為人民健康服務。等於複製百萬個合格的中醫師。

  社區衛生機構必須向社區居民定時舉行健康講座,傳達衛生知識。向居民講解感冒發生百病的原因是因誤治。怎麼樣才避免感冒發生後遺症,把治療感冒可行、有效的方法、藥物教給居民,使居民有自療一般感冒的能力。讓居民知道拒絕百病從感冒做起,什麼是亞健康,亞健康的自測方法。重視亞健康、切斷亞健康便是防止大病發生的根本方法。只有居民認識了這些關係,才會有效地配合衛生機構實施全民健康工程。
  重視中醫治療感冒的生態理法,可以把許多疾病消滅在未萌生之前。治一例感冒的費用少則不過幾元,多則不過三、五十元。只要不留後遺症,不留亞健康,那麼這幾元、幾十元的價值是可以與幾千幾萬元相抵的。
  中醫進社區用實踐結果向人民證明自己的價值:把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及癌症等大病發病率降下來,把這些大病的在床人數降下來,把亞健康發病率降下來,把全民平均壽命提上來,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提高。這是中醫必須完成的歷史義務。
  在全民健康工程中,讓世人看到:中醫在繼承傳統中的基本理念與經典法則及數千年的文化精華,在發展中復興、繁榮!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支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春信已經發動,萬紫千紅的繁榮時刻即將到來。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Archiver|手機版|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GMT+8, 2025-5-3 06:32 , Processed in 0.02625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