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郭生白《論中醫的“衰落”與復興》

2007-3-27 17:35| 發佈者: jack| 查看: 1369| 評論: 0|原作者: 郭生白|來自: 北京天和潤物中醫藥研究所

摘要: 中醫的復興是必然的事。中醫的復興不是復古,一定是在發展中、進步中,以高能量的面孔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化渾厚博大的丰姿。中醫的復興已是萬事俱備,只待東風。春信已經發動,已是遙看草色了。只要盼來一夜春雨,一日 ...
  近幾年海內外人士對中醫的衰落發出感歎,希望搶救中醫的呼聲日高。關心中醫的人多方面求索中醫衰落的原因,並尋求中醫的復興道路。但也有人認為:中醫是落沒的,不科學的,其衰落是必然的,沒什麼可惜!而主張廢醫存藥的大有人在。
  關心中醫存亡的人在研究中醫衰落的原因時,第一個講到是餘雲岫,汪大燮之流的無知行為,至今還能在一些人的身上看到。第二是歸咎於現代科學主義與偽科學的幹擾。第三是社會運動與中西醫不平等的待遇等等。當然這三項並不是概括人們對中醫衰落所發出的抱怨。對這些關注中醫事業的言論無論什麼態度都是無可非議的。作為一個共和國公民,我認為:說中醫在衰落,不敢苟同。應該說是冷落。因為中醫走到今天的地步,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統天下,到八十年代的僅有一隅之地,並不是中醫的無能,也不是中醫學的過錯,而是因客觀原因被冷落了。在近代科學主義思想影響下,從社會到醫學界,特別是西醫,皆視中醫不及西醫。這是因為什麼呢?上述的三類原因都不是根本的原因。筆者認為,造成中醫被冷落的原因是戰爭!從民初的軍閥混戰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援朝戰爭,中印、中越之戰,大約三十年的戰爭,特別是十餘年的全民戰爭,需要多少醫生?當然是西醫!中醫在戰爭中是不能勝任的。培養醫生是戰爭的迫切需要。是戰爭製造了西醫這個寵兒。西醫隊伍的急劇擴大,在群眾中,社會上威信不斷上升,而中醫的影響卻日微。這其間,一切不利於中醫,幹擾中醫,以及不平等的待遇,都是在戰爭的影響中而出現的。以至演變到今天的局面。簡單地說:歷史的原因釀成戰爭!戰爭培養了對西醫的寵愛,發展了西醫的170餘萬人的群體。而中醫在全國人口平均數中大為下降。而且中醫處於西醫的領導之下工作。特別是培養中醫的教育體制,採用了西醫的模式,忽視了中醫成長的特殊規律。其結果,培養的西化中醫,使得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在工作中很大一部分自動改行,作西醫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在中醫臨床中,造成臨床效果降低,與對中醫的偏見,大部分青少年有病拒絕服中藥看中醫。這些現象看起來很像中醫是日暮途窮,山窮水盡。其實,這個現像是不足為怪的。由於往昔的原因導致了今天的結果,然而同樣會由於今天的原因導致明天中醫的繁榮!一切都出於需要,人民的需要。因需要而有中醫的興衰。
  中醫的復興與繁榮是必然的,是三方面原因所決定的。第一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五十年前,青黴素的發現,舉世歡呼,似乎是天來福音。之後是激素的問世,都曾引起社會的驚喜。僅僅五十餘年,發明抗生素的西方人,對抗生素、激素、化學藥物重新權衡其利弊之後,不得不對其醫學理念重新進行思考。在分析、還原中認識生命、保護生命的可靠性也要重新審視。因此,西方人首先發出“回歸自然”、“重視傳統醫學”的呼聲。這是西方人的覺悟。當然也是對醫與藥的覺悟。這種覺悟在不斷擴大,不斷深入,不斷延伸。人類已開始要用新的觀念,新的原則來選擇自己需要的醫與藥了!僅僅是半個世紀,抗生素、激素與化學藥便開始了淘汰出局的歷史。請注意:這決不是藥的錯。藥是理念的產物。重要的是理念!抗生素、化學藥是什麼理念?是在無限分割中認識生命,對待生命,(分析、還原法)的理念。他們把人體分割成細胞,再分割成分子,再分割為DNA……他們會這樣一直分割下去。這種理念必然是用對抗的方法來對待生命。這種理念與方法用來對待生命會如何呢?讓時間來告訴你吧!發明發展了西醫的西方人為什麼呼喚“回歸自然”、“重視傳統醫學”呢?這就是社會發展的結果,西醫發展的結果,也是中醫復興的必然原因。因為中醫從醫到藥,恰恰是最能滿足人類回歸自然的醫學。中醫必然會在歡呼聲中走向世界。當然,首先是在母國復興,以她自身的能力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無可懷疑,請拭目以待。
  中醫復興的第二個原因是中醫自身。中醫與農耕同時興起,成長於農耕社會。中醫從啟蒙到成熟是在自然思維中發展著,它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與“陰陽五行”在西元前數百年便已形成。“天人合一”與“陰陽五行”這個古老的概念已很難為人所理解了。用現在的語言表述就是:宇宙萬物自身與萬物之間是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相互變化而常新,終始嗣續而永恆,陰陽離合而生殺的交互運動中形成的平衡勢態。用這個理念思維來看待一切的生命,來看待人自己的生命過程。也就是說中醫是在宇宙萬物這個大系統中看待自己,在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看待人自己的器官、組織,個體與整體之間,此個體與彼個體之間等等的相互關係。中醫早在兩千年前便充分的運用了“系統”這個近代才開始認識的科學體系。中醫在“陰陽五行”中發現人體的系統構建的同時又發現了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並且認識了生命活動的自主性、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與守個性。這些對生命存在的基礎的認識是在“陰陽五行”中發現的,也就是說在無限整合中認識到的。這在分割理念中是永遠不可能有的。正是因為中醫有了這些生態理念,所以它對生理、病理的認識,在治療與方藥中形成了獨自的特點。比如中醫對病毒、病菌感染所引起的傳染病,並不是用殺菌滅病毒的藥物治療,而是用因勢利導的祛邪法,把病毒、病菌排除於體外而病癒。因此也很少有後遺症。一部《傷寒論》,一部《溫病條辯》,早已解決了傳染病治療問題。從近的說,20世紀50年代流行乙腦。蒲輔周先生治癒167人,沒有一例後遺症。03年非典中再次證明了中醫藥在傳染病中的優勢。在這裡我要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中醫藥不用殺滅致病生物的藥而能治癒生物病原體引起的疾病而沒有後遺症,又不產生抗藥反應呢?這就是中醫在生態大系統中認識了人體生命中的功能系統、控制系統、信息系統,並遵守了生命中的共生性、自主性、排異性、應變性原則。這是西醫用分解、還原的方法形成的無限分割的理念,用對抗的治療方法,所不可能理解的。這是在傳染病方面的中西醫差別。
  在內源性疾病方面怎麼樣呢?一個“六味地黃丸”,吃了上千年,不但沒有抗藥性,已經把治療範圍擴大到430種疾病。這應該怎樣看待呢?說神奇是不夠的!這應該說,是中醫的生態理念的特徵。在中醫方藥中,類似“六味地黃丸”的方劑很多。“一方多治”是中醫的特點之一。有一個與“六味地黃丸”相似的方劑,叫“天和強生合劑”,這個方劑對內源性多種疾病都取得較好療效。不會很久,中醫中藥對世界人民健康做出應有貢獻並被真正被世人認識,世界人會說:“感謝你,偉大的東方龍!”我想他們不會說:“我不要,因為你沒有和我‘接軌’!”
  我們講的“六味地黃丸”,“天和強生合劑”只是中醫園林中的兩株花木而已。生出任何奇花異果並不足以為神奇。可堪特書一筆的是生態理念思維。這就是我上面講的“天人合一”與“陰陽五行”的解讀。中醫在這個智慧的生態思維中定會不斷地綻放出一朵朵神奇之花。
  中醫復興的第三個原因是歷史條件。中醫在先秦漫長的歲月中緩慢的發展、成熟著。到漢代,經過六百年的太平盛世,出現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偉大輝煌。在唐宋金元明五個朝代均有所發展。到清乾隆年代,百年的太平盛世出現了葉天士、吳鞠通等溫病學的發展,對中醫影響頗大。而今我們進入21世紀的太平盛世,給中醫的復興提供了特殊的條件和機遇。
  戰爭使人民處於饑寒疾苦,傷殘流離的生活,從而發展了西醫。現今中國進入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安逸。高營養高脂肪的膳食,加激烈的競爭,再加化學藥物對人體的傷害,環境的污染等等,造成了大量的內源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亞健康等等竟然高達人口總數的70%之多!誰能治癒這些病?中醫中藥在治療內源性疾病方面有突出優勢,從理論到臨床是經得起檢驗的。並不是如某些人所說:“中醫盡可愈病,但不能以愈病之理喻人。”21世紀的中醫,是可以愈病,同時又可喻人以愈病之理的。
  中醫的復興是必然的事。中醫的復興不是復古,一定是在發展中、進步中,以高能量的面孔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化渾厚博大的丰姿。中醫的復興已是萬事俱備,只待東風。春信已經發動,已是遙看草色了。只要盼來一夜春雨,一日東風,中醫便會在五星紅旗下展出一片繁榮!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Archiver|手機版|大医传承 中医论坛

GMT+8, 2025-5-3 06:01 , Processed in 0.0586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