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贅 語 當今人類面對生存的兩大危機: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與人體內環境的破壞。而破壞者是人類自己!拯救人類需要人類的覺悟。本世紀初人類的智者已在呼籲:“回歸自然重視傳統醫學”。為什麼要重視傳統醫學?很簡單,醫學也要回歸自然。請勿誤解,醫學回歸自然並不是科學的倒退。正好相反,回歸自然的醫學一定是沒有污染,沒有藥源性疾病,沒有醫源性疾病;一定是依據生命規律來保護生命,完善生命的;一定是對功能性疾病有超現代水準的;一定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醫學體系。這就是生命本能系統醫療體系。醫學的最終目的是治癒病。越簡單,科學涵量越高!鄧鐵濤先生治“SARS”50多例全部治癒,無一例後遺症,費用低,痊癒快,簡單。難道不是科學嗎?心肌梗塞三根血管,做三個搭橋,費用十余萬,成功,繼續吃藥,等待下一次搶救,這是科學。中醫用生命本能治療,服中藥,費用幾千元,停藥以後檢驗指標全部正常,不再用藥,爬山、游泳,痊癒。簡單,更是科學!瘜肉、囊腫、肌瘤、脂肪瘤、腺體瘤……不刀切,不化、放療。吃藥,腫物溶解了、排出了、痊癒了。費用低,不復發,簡單,科學不?…… 醫學如用臨床來表述,它的真實性也便是科學性。我相信《本能論》人人能看懂,人人能掌握,它一定是中醫的普及讀物。中醫從此不再神秘,是最平常的最實際的科學!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她,“大道無遮”是我的信念。 郭 生 白 2007年3月24日 序 宇宙間唯有生命是最完美最神奇的東西。所以生命科學也是最深奧難以測知的領域。試看西方諸發達國家的科技,可以登月,也可以在幾小時內毀壞了地球,但至今不能治癒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可見得生命科學在西方還是很落後的。我說西方落後於中國。 西方興起的現代醫學雖然依靠現代材料與技術用分割(或稱分析)的理念,進入微觀世界,把人分割為組織、細胞,又分割到細胞分子,並沒有找到人的生命。因為分子已成為沒有生命的物質了。生命到哪兒去了呢?這是個大問題。生命不在分割中,更不在物質分割中,恰恰生命發生在物質整合的過程中。生命在生命過程中,離開生命過程哪兒也沒生命!所以,分割到了組成分子的物質,沒有了生命,怎麼辦?於是又返回來,走整合的路了。於是出現“DNA”。“DNA”雖然有了生命,這個東西不過是生命的一小部份,不能說是人的生命。我想,不過是人“守個性”運動的一個部份。 中醫的生命科學出現于東漢建安之前,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已完美地用生命科學的理念與方法在臨床中應用了。生白先生的《中醫生命科學本能論》詳實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本能論》的面世,解開了中醫的奧秘之謎,中醫是怎樣治病,是怎樣治癒病,為什麼不用抗菌致毒藥物而能治癒病毒性烈性傳染病?又是怎樣治好了高血壓,糖尿病及腫瘤等許多的功能性疾病,已經明明白白地說明了其中的道理。《本能論》的問世,醫學中許多疑難的問題,許多的未解之謎都得到了回答。現今稱作“終身服藥”的病可以結束了。這必將引起世界人士的思考。《中醫的生命科學本能論》為什麼用一個自主性調節的方劑治癒高血壓與糖尿病及其數十個併發症?為什麼用一個自主性排異的方劑能治癒瘜肉、囊腫、肌瘤、脂肪瘤、腺體瘤等多種腫瘤?當然,本能醫療的神奇並不只是這一點。僅這個現象,便足以引起許多的思考:世界要重新認識中醫了。中醫的無限整合的理念與西方無限分割理念應該如何相融,中醫如何發展,醫學的路應該怎樣走?說到這兒,想起錢學森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中醫的奧秘一旦被發掘出來,將引起一場革命。”我不懂醫學,不敢妄言,《本能論》是否真理,自有實踐來驗證。 生白先生身在民間,嗜學如命,不喜名利,不求聞達,年屆八十,著書、治病、講學樂此不疲,不知老之將至。嘗言:一個經濟繁榮的太平盛世來臨,中醫復興的歷史機遇已經成熟,中醫必將被世界譽為東方第一大發明!為人類健康做出無古無今的貢獻!中醫是沒藥源性疾病、醫源性疾病的原生態沒被污染的淨土。人類已開始覺悟。西方的有識之士已呼籲:“回歸自然,重視傳統醫學。”中醫,全世界早晚來與你接軌! 昆弼于京華禪房 2006年10月 上 編 第一章 生命現象與本質 中醫有生命科學嗎?從內經問世以來誰說過中醫的生命科學?我回答說:“人的生死壽夭,風寒暑濕淫於外,喜怒哀思傷於中,正邪盛衰疾病進退…… 這些生命現象的背後是什麼?也就是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人是怎樣產生的?人怎樣會病、會治癒?人怎樣會不生病?人會青春常駐嗎?人會返老還童嗎?人怎樣健康長壽?…… 人在漫長的生命過程中產生了認識生命的願望。產生保護生命延長生命的要求。於是產生了醫學。中醫遠在農耕興起之時便開始醫藥科學的研究。據歷史的記載為神農嘗百草而興醫藥。這時已開始在研究生命科學了。 “中醫沒有生命科學”,這是不懂東方文化,也不懂中醫的人說的話。因為他是用西方人的眼睛來看生命科學。中國人看生命是在生命過程中看生命,也可說是在宏觀世界中看生命。而且中國人是為了保護生命,延長生命而研究生命。所以中醫的生命科學完全蘊涵在臨床醫療之中,沒有一部單獨研究生命科學的專著。這與西醫學的研究方法都截然不同。 西方在近代有了顯微技術之後,進入了微觀世界,開始用分割的理念與方法,在微觀世界中尋找生命。西方人把人體分割成組織,又分割為細胞,再分割為組成細胞的物質,沒有看到人的生命。中醫正相反,是在天人合一的宏觀世界中看到生命,也可以說是在生命過程中看到了生命。因此,中醫是用整合的理念看生命。最重要的是中醫的生命科學在臨床醫學行為之中,沒有一部專著。兩千年以來,中醫創造了數不勝數的臨床奇跡,被世人驚歎為神奇,但不能理解其所以然,是生命科學的內涵。舉其近者:上世紀五十年代蒲輔周先生在河北石家莊治療167例乙型腦炎,全部治癒,不留一例後遺症,而不是用的抗菌藥。這個神奇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醫學界的思考。本世紀零三年,鄧鐵濤先生在廣州治“SARS”50多例全部治癒,也沒留一例後遺症,也不是用的抗毒藥物,卻使世界感到驚奇,引起了世界對傳統醫學的重視。但仍沒有人說出這其中的奧秘。中醫有沒有奧秘呢?什麼是奧秘?難以測知的真理,便被人說作奧秘。中醫的奧秘是什麼呢?就是中醫生命科學的內涵!蒲鄧二位先生是用傳染病兩個治療案例,表現中醫的超現代水準。我鄭重的告訴您:中醫是森林,蒲老的“戰勝乙腦”與鄧老的“治癒SARS”是森林中的兩株樹木。您如認為這兩株樹為神奇,那麼治癒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腫瘤、亞健康……都是神奇的樹木。在中醫的本能醫學中每一個臨床病例沒有一個不是神奇的,但又無一個不是平常的、樸素的。這是為什麼?因為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正所謂“大道平常”,真理總是樸素的。 中醫自從什麼時候發現了生命規律,不容易考證。但中醫把生命規律本能完美地用於臨床,是東漢《傷寒雜病論》,至今已近兩千年了。而西方是在近五十年中發現了高分子核酸蛋白體與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能用外界的物質形成自己的身體和繁殖後代,並按照遺傳的特點生長、發育,在環境變化時常表現出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是西方人對生命的認識。現在西方人正努力把這個認識用在臨床。但成功與否,需要等待。 西方人對生命的認識是從微觀世界中觀察而來的。中國人對生命的認識是從宏觀世界中觀察而得來的。但西方人與中國人的認識有某些相似而不相同。如生命從哪裡發生的?中醫說“陰陽合德”或說“陰涵陽附”。什麼叫“陰陽合德”?什麼是陰,什麼是陽?陰與陽是兩種物質。陰是有形的靜物質,陽是無形的動能。這兩類物質的聚合變化,發生了生命,生命即存在了。這便是“陰陽合德”或稱“陰涵陽附”。一個精子與卵子的聚合,一粒雄性花粉與雌性花蕊的聚合不正是如此嗎!生命一旦發生,即開始“陰陽互根”運動。什麼是“陰陽互根”運動呢?陰陽互根運動就是生命運動,一個完全的生命現象。這個現象可以在人的一生中看到。從生命開始存在到生長、發育、盛衰、疾病、老死等漫長過程的生命現象,但現象是本質的反映,我們要看到生命的本質,本質是“陰陽互根”。什麼是“陰陽互根”呢?上面我們說到了陰與陽,這個陰性的有形靜物質,產生於無形的動能,而無形的動能又是產生於有形的靜物質,這樣循環往復地運動就是生命存在的本質。如果沒有這個陰陽相互生長的運動,就是陰與陽分離了。陰不生陽,陽也不生陰了。生命便終止了。所以中醫說“陰陽合德”則生命開始,“陰陽離決”則生命終止。所以生命的本質在“陰陽互根”。 生命的神奇是宇宙之間最難以思議的。我們的先人用四個字說出了生命的本質運動,這是中華先民的智慧。我們對這個大智慧怎樣去理解呢?這也要我們去用心思索才能不負先賢。我想具體地說一說“陰陽互根”為什麼是生命的本質運動。 生命存在於運動。這裡講的運動,不是指體育運動,是“陰陽互根”的運動。以人為例而說:人的生命存在,是因為“陰陽互根”的運動。比如,我每天要飲食呼吸,這是運動。我的心臟在博動,肺在張縮,胃腸在蠕動,腺體在分泌,我身體的每一器官、每一組織、每一個細胞都在統一調節之下各司其職地運動著,這些運動就是“陰陽互根”運動。為什麼說是“陰陽互根”運動呢?我們飲食呼吸,把外界的許多物質,糧食、蔬菜、肉蛋、空氣、水及其他的可食物納入體內,我們的消化器官在運動,在運動中分泌出消化液,在運動中傳導,在運動中分解納入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礦物質等等,而後又在運動中整合成我們所需的各種物質。這種把外界的物質分解又整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質,是在運動中完成了一個分解過程,又完成了一個整合過程,把外界物質變成了自己,正是“陰生於陽”。人的肌體與所需的一切物質,是由人體內的動能製造出來的。而人體內的運動又是產生于自己利用外界物為原料,經分解與整合而制出的能源,如葡萄糖、脂類、蛋類等營養物,這個過程是“陽生於陰”。這種無休無止的往復循環,陰生陽長的運動過程就是人的生命過程。所以,我們說:人的生長發育、盛衰、疾病、衰老與死亡是生命現象,而“陰陽互根”運動是人生命的本質。 第二章 生命本質的五大本能 “陰陽互根”運動是生命的本質。這個運動是個很神奇的運動。這個運動從“陰陽合德”開始。說具體的人,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的相合,於是便發生了陰陽互根運動。精子是陽性動能的載體,本身不可能發生“陰陽互根”運動。因為精子只是“陽”沒有根,在一定時間不能與陰相合便動能枯竭而消滅。精子一旦與卵子相合,開始了陰陽互根運動,生命開始了。我們要說的這個動能從那裡來的?是什麼東西主使的?源於人類繁衍的源動力,這個問題自古至今的回答只有一個“本能”,生命本能!任何一個生命都有這個“陰陽互根”的本能運動。一人一獸一魚一蟲一草一木…… 凡是生命物都有。這個運動是生命自己主宰的,是“陰陽互根”發生的這個運動,這個運動又發生了“陰陽互根”。這就是自主性本能。 這個自主性運動是非常複雜的,是很多器官、組織、細胞的不同功能各司其職而又協調有序地在高低、快慢、多少、強弱等等動態之中的和諧統一的運動。這就是說人體內各個器官組織細胞既是各自的個體,又是個共同的整體。各個體都有自己個別的運動,也即是各自的功能,又是和諧一致的完成一個共同的生命運動——“陰陽互根”運動。也就是每個器官組織的生命都是共同生存的。任何一個器官、組織、細胞是不能單獨生存的。這個自主性運動中有一個共同生存的運動,共同生存、共同榮枯、共同盛衰等共性關係。我們稱它為共生性運動。生命本能中有共生性本能。 “陰陽互根”的生命運動,是把外界物質納入體內發生分解、合成變化為自己的東西,同時把不是自己的東西也就是異己物排出去。這個過程簡單地說就是納入、變化、排出,三個環節。在這三個環節中,既然有納入有變化必定有排出。不可避免的會進入有害物質,無論是從口鼻、耳目或其他孔竅進入體內都會引起排異活動。凡是進入體內的有害物與體內自己產生的廢棄物都會從排異的通路中排出體外。如腔門、尿道、汗孔、口鼻、耳目等等。凡是有孔竅便有腺體,有腺體便有分泌,有分泌便有排異,形成一個排異系統。這個排異運動也是“陰陽互根”的本能,即排異性本能。 生命是最神奇的,陰陽互根運動是一個生命的神奇程序。生命雖有自主性運動、有共生性運動、有排異性運動本能,但這仍不能使生命存在下去。生命在漫長的過程中,多麼漫長?我們看到的有116年(妙智法師享116歲),聽到的就不說了。116年中116個春秋冬夏風雨寒暑之變、饑飽勞乏之苦、水火毒蟲之傷,許許多多自然變化與外物的傷害都是危害生命的災害、致病的原因,而生命如何保護自己呢?如果沒有生命自我的保護能力,所有的一切,包括醫學,都是毫無能為的廢物!生命的存在,幾十年甚至一二百年的生存只有生命程序中的自我保障的本能才是唯一可靠的能力。這個生存保障能力是什麼呢?一是陰陽互根的自主性本能;二是自主性運動中的共生性本能;三是自主性運動中的排異性本能;四是自主性運動中應變性本能。 應變性本能是什麼呢?就是生命在陰陽互根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種種變化,包括氣候、空間與時間的變化,外環境與內環境的變化,都用改變自己以適應自然的本能來保障生命的生存。這個本能稱之為應變性本能。 在陰陽互根的自主性運動中,共生性本能、排異性本能的運動,必然產生一個生命的個性。這是宇宙萬物生存的一個重要條件。宇宙之中有萬物,萬物是個相合依賴而存在,又相互制約而均勢的整體。所以萬物必須保持其個性。只要各自保持各自的個性,才有萬物。如果萬物失去了個性,萬物便成一物了。成為了一物便失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必導致最後滅亡,成為一個沒有生命的宇宙。 萬物之所以為萬物,是因生命的守個性造成了萬物各自不同。因為物各不同才能有生存的依賴條件,這是生命運動中的守個性本能。 萬頃森林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全世界的森林沒有兩株相同的樹木。世界60億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個性。這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如果60億人一個面孔、一個性質,這是個毀滅性的災難。正是因為守個性造成了萬物的不同,永遠的不同。因此萬物才成為萬物,萬物才得以生存。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是不可以複製的。守個性本能是生物遺傳嗣續的本能。 人的生存過程是可長可短的,但有一個問題值得認真的研究。人有沒有無病而終的?有西方人說:“沒有無病而死亡的記載”。西方人說的這個話是不能概言中國人的。可以說絕對多數人是病死的,只極少數的是無病而終止生命的。如2006年報紙披露的福建妙智法師,辟谷圓寂後三年開缸,身體不腐,頭髮、指甲在圓寂後仍能生長的這個案例,雖壽命僅116歲,不是很長,但可以說是無疾而終。中國文化中如妙智法師歷代都有,大都在釋、道兩家。這樣的例雖少,但無論多少,提出了一個醫學問題。屍體為什麼不腐?第二個問題:人為什麼生病?為什麼有的人不生病?病為什麼會治癒?又為什麼治而不愈?這幾個問題之中便是中醫的研究內容。 妙智法師留給我們的思考在下一章中討論。現在說人為什麼生病?為什麼不生病?及治癒、治而不愈這個問題。 人的生命系統,“陰陽互根”運動的自主性、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守個性五個本能便是生命的保證系統。這五個本能健全的人不會生病(意外傷害除外)。這五個本能之中任何一個不健全便是生病的內因。因為人的疾病不外是兩大類:一類是外源性疾病,這類疾病是外界致病微生物或非生物的有害物侵入人體時,引起的排異反應,這個排異反應過程,就是疾病反應現象。如傳染病及中毒之類疾病,屬於這一類。另一類是內源性疾病,內源性疾病是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的功能性病變以及功能性病變導致的器質病變。導致這類疾患的原因很多,如有害的生活習慣,長期的精神抑鬱與疲勞工作,長期營養不足與進食不合理,以及化學藥物損害等等。很多的違悖生命規律的行為都會導致組織器官的功能病變。 1、外源性疾病 凡是外源性疾病都是排異本能系統對外界致病生物體的排異反應。當外界致病生物侵入人體時,人體的排異系統開始活動,侵入的生物體被排異系統抑制而排出體外。致病生物體在人不知不覺中被排出體外,這是排異系統功能健全的人體。是不發生外源性疾病的原因。 如果排異系統功能有某方面的功能障礙,不能把致病生物排出去,而致病生物在人體大量繁殖,人體排異反應增劇這便出現了病理症狀。發熱(或惡寒)、身疼、頭疼、嘔吐、咳嗽、噴嚏等等症狀反應。這便是疾病發生了,怎麼辦?當然是治療。怎麼治?順其趨勢治療呢?還是逆其趨勢來治療呢?勢是什麼呢?病勢是病理表現出來的趨勢。對外源性疾病來說,病勢就是排異系統表現出來的排異趨勢。是由體表汗腺排異出體表呢?還是通過口把胃中的異物用嘔吐排出呢?還是從結腸中通過大便排出呢?…… 不論什麼病源體,凡是引起了病理過程,必然有排異反應。不論排異反應發生在哪裡,總會表現出它的趨向形勢。我們順勢利導,為排異本能提供有利的條件,引導排勢力排出病理物質,病便痊癒了。痊癒就是排異反應結束了。如果我們逆其趨勢行事,必會破壞排異勢力而不能把病理物質排出體外,排異反應或持續進行或停止作為,後果是什麼呢?如持續排異反應或受到破壞而結束,則是病情逆轉,後遺症必不能避免。這是因勢利導與逆勢治療的兩類結果。這裡重複說一句:因勢利導是順應生命自然規律的治療,逆勢治療時違悖生命自然規律的行為,太可怕了!這是生命本能決定的。 生命的排異本能對一切的傳染性疾病概無例外的要做出排異反應。但由於致病物質的性質不同而表現不同的病勢。醫生辨別病理趨勢的不同而決定不同的因勢利導方法。 “病勢”就是病理趨勢,是中醫在臨床中最重要的治療根據。掌握好病勢便可以知道這個病是什麼病種,便可以提供最符合生命規律的治法,便可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哪怕是遇到一個新病種,沒記載的病種,也可以從已知到未知,提供最佳的治法,得到最佳效果。例如2003年廣州鄧鐵濤先生治“SARS”就是證明。因為病勢是人體受到外界致病物傷害時,排異反應所趨的方向形勢。這不僅是排異系統在反應中的表現,還有所有涉及到的器官、組織功能以及它的“共生性”關係、自主性關係的綜合反應。辨認清楚病勢,是中醫臨床方法用藥的重要關鍵,與大將掌握軍機決策用兵相同。 2、內源性疾病 人的疾病除了外源性疾病就是內源性疾病。內源性疾病是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發生的功能性病變。功能性病變是很複雜的病。五臟六腑各器官組織都可發生功能性病理變化。但造成這些器官組織功能性病變的原因也是很複雜的。我們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傳染病誤治造成的內部功能性損傷;另一類是過激的情感鬱結導致的器官組織間的功能性障礙。這是兩個主要致病因素。無論什麼內因導致的功能性疾病又可以概括為“自主運動”性疾病。自主運動性疾病又可歸納為一條:“失律”。換句話說,失去了原來的運動節律。因為生命自一發生就開始了一動一靜的自主性運動,這個運動的節律是自始至終不變的。這個運動便是“陰陽互根”的生命運動。在這個運動中,人體各器官、組織都是協調統一的,各自為政而又相依相制的,動態的和諧一致的節律運動。節律的強弱、急緩都是根據生命活動需要而自主調節的。這個節律是不能失常態的,一旦節律運動失去常態便是功能性疾病。 功能從哪裡來的?從運動中產生的。沒有運動便沒有功能,運動發生障礙,功能便發生障礙。長期的功能障礙導致身體所需要的物質代謝障礙、供應障礙、利用障礙、合成障礙,這又會導致器質性病變。這個內源性疾病大都是功能性疾病,發病複雜多端,症狀表現複雜多變,但治療唯一大法是“自主性調節”。 什麼叫“自主性調節”,我在上面說過自主性運動。“陰陽互根”的自主性運動。這個運動是個“陽生陰長”的陰陽平衡運動。絕對的平衡是沒有的,只有動態的平衡。這個自主性的,動態的平衡是生命的最根本的狀態。運動能與能源物質的動態平衡,這個生命運動最本質東西,不可名。如非名之不可,那麼名之為:“生命能”。不知可否?生命之所以存在,是這個“生命能”在運動。它的自主性運動調節著自己時時出現的不平衡而複歸平衡。它的這種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能,便是生命能,只有生命才有這個“自主能”。 在內源性疾病中出現的功能疾病就是自主性一旦失去了在某一方面的平衡能。所以出現了病理變化,唯一的治療大法就是恢復自主性的調節能力。怎麼恢復呢? 既然已經知道生命存在於“陰陽互根”運動的動態平衡之中,生命能的平衡不過是動能與能源物的平衡。功能性疾病的自主性運動失常也不過是動能與能源物的不平衡。是動力不足呢?還是物質不足呢?用補法而已。 “陽不足,補之以氣;陰不足,補之以味”。換句話說:動力不足,補之以氣;物質不足,補之以味。這是用補的大法。補氣補味就是助陽與滋陰。 生命既然是陰陽動態平衡,調節這一動態平衡的既然是自主性運動,那麼我們已經知道自主性運動能自己從生命開始便已有調節陰陽平衡的能力。這就是說,生命程序是由自主性運動,自己完成的。明白了這些關係,我們不必擔心功能程序紊亂沒法收拾。我們只需要考慮生命運動中運動能不足還是能量物質不足就夠了。只要運動能與能量物質進入平衡,一切的紊亂都會被自主運動調節就緒而病癒。 自主性調節治療功能性紊亂的器官或組織恢復平衡,我們需要對罹病的器官組織的依賴與制約關係中,去利用共生性本能調節動能與物質的平衡。作一個比喻,歷史上有場著名的戰爭圍魏救趙。魏王命龐涓帶兵十萬圍攻趙都邯鄲,趙王求于齊國,齊王命孫臏領兵救趙,解邯鄲之圍。孫臏並不是陳兵邯鄲與魏軍交戰,而兵圍魏都大樑,魏軍奉命馳救大樑而邯鄲之圍遂解。這個戰例是說孫臏援助趙國是用依賴與制約關係而以不戰取勝的。醫學家治功能性疾病常常是用器官組織之間的依賴與制約關係成功的。我舉個實例對照一下,可以加深這種認識。治療吐血、衄血,無內熱,前醫用十灰散之類炭劑久治無效。病情緊急。余用大黃淮牛膝、阿膠一劑而止血。病人問:為什麼用止血藥不效,這個藥不止血而血止了呢?我回答:用大黃牛膝的意義是促進腸蠕動誘導血液下趨,降低上部出血灶的壓力血自止,血止一二日,出血灶癒合,自然不出血了。這個誘導法止血,與圍魏救趙的用意有一點近似之處嗎?在臨床上,尤其是功能性疾病,最需要用智慧去調節器官組織間的動能與物質的平衡關係。我們將在臨床中一一研究具體的方法。 3、併發性疾病 併發性疾病不論是外源性疾病與內源性疾病都是常常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併發疾病?發生了併發疾病又該怎麼辦?這是我們在這一章中要說的內容。 併發疾病為什麼會發生?前面說過,人體各器官、組織是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的共生性關係。某一個器官生了病會延及它所制約的器官、組織。這樣傳遞下去,就會發生許多的症狀,許多的疾病。併發疾病的原因還有另一方面:病理物的擴散,禍及相鄰相通的器官組織。具體的說“流行性感冒”為什麼常發生“肺炎”、“心肌炎”?流感如不及時把病毒排除出表外,而一味用激素、抗生素退熱,排異反應結束,排異本能受到壓制,病毒留在肺組織便發生肺炎,留在心組織發生心肌炎。病毒留在什麼器官組織,什麼器官組織必發生疾病。當然外源性疾病的併發性疾病很多,很複雜,這裡不過是舉一個常見的,簡單的實例而已。還有一句重要的話:流行性感冒如用排異法因勢利導,病癒極快,決無併發症性疾病。 在內源性疾病中,並發病表現得共生性法則更為明顯。例如高血壓與糖尿病二者就有一個明顯的共生關係。在臨床中我們每每看到糖尿病併發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腦血管病、以及周圍血管病、微血管病、周圍神經病、植物神經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等。這麼多的併發症疾病還不是糖尿病的全部。但沒有一個不是與原發病的器官組織相依賴、相制約的關係中發生的。比如說糖尿病與高血壓,糖尿病血中葡萄糖濃度過高,是營養代謝障礙,糖代謝依賴內分泌激素的調節。內分泌系統出現了障礙,依賴內分泌系統的代謝系統發病了。高血壓來自高血脂,脂肪、葡萄糖、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是同一個生物化學程序。它們的分解、合成、轉化、利用與儲存是受同一個分泌系統制約的。所以,糖尿病與高血壓,免疫性疾病常常是併發關係。我只是舉一簡單的例子,實際臨床中要複雜的多。全世界的醫學家對這個問題都困擾與無奈,病人痛苦不堪。我在這裡鄭重地奉告,中醫的本能醫學告訴世人:這些併發症的發生是因為人體生命運動的共生性本能所導致的。但是,用自主性調節治療,原發病痊癒過程中,所有併發性疾病都先後消失。比如糖尿病併發的高血壓、心臟血管病、脂肪肝、高血脂、周圍血管病、微血管病、潰瘍……,在血糖濃度恢復正常指標後,這些並發病都先後痊癒,不需個別用藥治療。這是生命的共生性本能決定的。當然,這也是中醫所特有的。不會用本能醫學治病的,是不理解疾病的共生共愈關係的。 4、應變性本能的臨床意義 應變性本能是人體在生命過程中改變自我適應環境的本能。如上文所說,大自然的風雨寒暑物候的變化,人體在時時改變著自我以適應變化。如寒冷天氣中,人體皮膚收縮,毛孔緊閉,以保護體溫,防其外散,或肌組織顫抖製造體溫,以適應環境。當氣溫升高時,除外周血管提高供血以溫差散熱外,汗腺擴張排汗平衡體溫。在沿海生活的人到西藏高原,發生缺氧反應。但在高原生活二年之後,適應了高原氣候。這是什麼原因?人的血色素由12mmg便成20mmg。改變了自我適應了環境。生活在東南沿海的人,到西北戈壁草原,生活在海南、臺灣的人到黑龍江流域都會改變自我來適應環境。這個能力就是應變性本能。這是應變性本能對外界環境影響應變本能。 應變性本能對體內環境同樣有改變自我適應環境的本能。不僅是人,任何生命中都有這樣的本能。人在生活中看到了無數這樣的現象。十六世紀中醫看到天花病毒感染發病後,人體在病毒內環境中,改變了自我適應了天花病毒的內環境。這個應變現象,使中醫把天花病毒引進人體,使人體發生應變,結果獲得了適應病毒內環境的能力。一百年後,英國醫生琴納改用牛痘接種。至今四百年,天花病在世界絕跡。這是中醫對應變性本能在臨床上的應用。宇航員上飛船登月對高空失重環境的適應,也是在較長時間訓練中改變自我的應變本能。這是人對應變性本能應用的又一實例。我們知道蟑螂對毒餌的耐受力,只須六代就可以完全適應。我們還知道,青黴素對致病菌抑制,僅五十年,藥量增加了80倍,而療效卻降低,人對藥害卻增加80倍。這是為什麼?細菌這個小生命也有應變性本能。致病菌的應變本能改變了自我,適應了青黴素環境。看起來,青黴素在醫療應用中惹出了一個大麻煩。這完全是對抗理念的線性思維,不理解得生命本能的結果。中醫治療致病生物引起的疾病就不是對抗理念。中醫知道萬物共生關係,誰都不能消滅誰,只能和諧共處。所以中醫用生命本能來維護生命。外源性疾病用排異法因勢利導把致病物排出去,病癒了,自己在應變中得到了完善自己的好處。 在動物世界中,我隨時可以發現新道理,生命本能原本是生命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中醫發現了他,並用它來保護生命已得數千年的驗證,臨床奇跡數不勝數,使一個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走過了多少次疫病流行,發展到十四億的族群,難道還用得著說這個醫學體系科學不科學嗎? 應變性本能自從十六世紀中醫發明人痘接種到今天四百餘年不僅世界天花絕跡,而且衍生許多疫苗,用來接種防疫。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應變性本能的應用,會從醫學中延伸到其他領域。如生物學中,熱帶的動植物與寒冷地帶的動植物互相遷移,抗病毒動植物的工程研究等等。 5、守個性本能 守個性本能是生物界保持互相區別的本能。有相互區別才能有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才能生存。生物的守個性是研究遺傳學的根據。我們在這裡不作更多的探討。 6、生命本能結語 生命中的自主性、共生性、排異型、應變性、守個性等五大本能已簡單介紹了一個梗概。我們再看一看中醫至少在兩千年以來是怎麼樣用生命本能在保護生命,把沉屙痼疾起死回生的。被尊為醫聖的張仲景是最早把生命本能系統用在臨床,出現神奇,成為萬世師表的。在張仲景的臨床記錄中我們看到一格嚴格的立法,而且法外有法,又是法無定法。一切是以自然為法,絲毫沒雕琢之氣。雖然沒說一句生命本能,而處處行為都是絲絲入扣於生命本能。我嘗思想張仲景為什麼不用生命本能立法,而用三陰三陽六經立法?而今我才明白:這就是兩千年的時間距離造成的文化變動,歷史的原因。那個時代中只能用陰陽消長變化的六經來表述。而今我們大多數讀者不大會明白陰陽消長,而會明白本能,古人、今人在表述、理解兩方面都是有差別,有距離的。請看:讀《傷寒雜病論》的人多少萬?讀中醫經典的人多少萬?為什麼對中醫是怎樣治癒病的道理卻沒有人說出來!鄧鐵濤、蒲輔週二位先生為什麼不用抗毒藥而能治癒病毒性傳染病?說神奇的有,說中醫不科學的也大有人在。甚至近百年總有人想消滅中醫,中醫不被理解,學中醫、懂中醫的人在減少。現今,有些有識人士在呼籲搶救中醫,同時又有人在網羅群眾企圖消滅中醫。這其中也有中醫難學、難懂,不能把愈病的道理告訴人明白的原因吧。我寫《本能論》的目的,正是為了這些原因。把中醫自古至今是用了超出現代醫學的生命科學本能系統在治病,在歷史的神奇療效上繼續推出神奇。把中醫的理論變得人人能懂,人人能學,療效人人能知道,變神奇為平常。成為群眾的醫學,成為世界人的醫學。我深信:真理總是樸素的,大道平常,大道無遮攔!換句話說:中醫是人人能明白的平常道理,這個道理是任何勢力不可掩蓋、不可阻擋的!中醫必將在自己祖國首先實現“全民健康工程”!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以太陽、少陰、陽明、太陰、少陽、厥陰為六經,把複雜的、多變化的傳染病納入其中,對認識病因、病位元、病性、病勢使學者有了一個法度。建立一個完美的辨症治療體系,為後世臨床醫學做出巨大的貢獻。我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研究《傷寒論》到七十年代整理、出版《傷寒六經求真》,到九十年代研究陰陽五行。零五年寫《陰陽五行新解》,零六年開始寫《本能論》,前後六十年,始悟到中醫的生命科學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發明!看到了這個生命本能原來是中華醫魂。知道了什麼是中醫,什麼不是中醫。中醫是完全依據生命的自然規律治病,一切不符合生命規律的醫療行為不是中醫!中醫是生命科學,是自然科學。當今世界人士已經覺悟,人類必須回歸自然,醫學也必須回歸自然醫學之中。人類覺悟開始了!這是個大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有病的地球上,同時也生活在一個對藥源性疾病、醫源性疾病與功能性疾病無能為力的醫療體系中。我們十四億人口中,亞健康者占70.6%,高血壓一億五千萬,糖尿病六千萬,腫瘤三至四千萬人,而且正在逐年遞增!我國80% 的人不健康,這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這麼多年卻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解決人類當前面臨的健康問題,只需一個全生態的沒有藥源性疾病、沒有醫源性疾病而治癒一切功能性疾病的醫學體系。世界各個醫類之中,只有中醫是用生命科學的自然規律治病,是最能符合人類當今需要的醫學體系。我相信:中醫的生命科學內涵被揭示出來以後,人人看得懂中醫,人人都明白中醫是怎樣治好病的,人人都可學得好中醫。中醫的沒有藥源性、醫源性疾病,而且對功能性疾病神奇的療效的現實,必將切斷亞健康、把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等被認為終身服藥的疾病治癒,實現全民健康。必將得到世界人的歡呼。我相信:“大道無遮攔”!這難道還有人不愉快嗎?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