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湧吐排異法
(三)湧吐排異法 有人吃了有毒的飲食會引起嘔吐。這在生活中是很多人見到過的。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生命的排異本能系統的排異反應。我們發現有人服了毒藥時,醫生立刻用湧吐法,把胃裡的毒物排出來。這便是因勢利導法。 當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治療不當,病情發生變化,會出現如下症狀表現:“病如桂枝症,頭不疼,項不僵,寸脈微浮,胃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當吐之,宜瓜蒂散。” “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慍慍欲吐複不能吐,手足寒,脈沉遲,此胃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胷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胷中當吐之,宜瓜蒂散。”《傷寒論》 瓜蒂散方:瓜蒂1份(炒黃)、赤小豆1份,以上二味分別搗篩為散,合制之,取二克強。以香豉20毫升,同熱湯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合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家不可與瓜蒂散。 以上三條,是排異本能系統湧吐的排異反應。三條合成一條看,排異趨勢是很明白的。“胷中痞硬,氣上沖咽喉”,這不是要吐的表現嗎?“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惱怒欲吐,又吐不出,這是什麼?心下滿,想吃東西但不能吃,一吃便吐。無論從哪一種表現看,都是胃的排異本能想把病理物吐出來,而又吐不出來。 根據這個趨勢,用“湧吐法”把胃中的病理物排出來。這其中要說明的,是所謂“胷中”,實指胃中。為什麼張仲景說“胷中痞硬”、“胷中實”、“邪結在胷中”,連用三個胷字而不涉及一個胃字呢?這裡須詮釋一下。張仲景所指胷中,是病理物質在身體的胷部。胷在上部,器官組織中的病理物可以由胃排出。胃怎樣排出胷中組織的東西呢?大家知道,胃腺分泌胃液於胃中。胃腺分泌的胃液是從上部的循環血液中泌別而來,上部組織中的異物從胃腺分泌中進入胃中,湧吐排出體外。張仲景說胷中是有深層道理的。說胃中怎麼能使我們想到這些深層意思呢?事實正是如此。 吐法,自從張仲景《傷寒論》問世以來,一千八百餘年,在中醫廣泛應用,手到病除,效如影響。如中醫治療癲癇有用吐法,以排出痰液的;有宿食在胃中痞硬脹滿,吞酸疼痛,用吐法而愈的。因勢利導排異方法已定,妙用在心,不必一一記載。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