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發表於 2012-8-31 13:03:43

《生命本能系統論》作者 郭生白

《生命本能系統論》
作者 郭生白

蔣 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應是序言,恰似檄文,實乃檄文也。)
  近十餘年來,我拜訪了300多位文化大家,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所見文化大家,因年事已高,交談的話題,大多是以回憶往事為主。對未來要做的事情,絕大多數是對自我的一生總結以及做好尚未完成工作的掃尾,以求達到圓滿地劃上一個句號。
  令我吃驚的是,今年84歲的郭生白先生,我們在一起所談話題,卻與眾不同,他基本上不關心昨天所做事情,而是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今天和明天正在做或準備大幹一場的中醫文化事業上。他似乎忘記了年齡,真的是不知老之將至、老之已至。可以說,他比年輕人還年輕,他比雄心勃勃的人還雄心勃勃。他說話時,那種自信的神情; 他聽你說話時,那種反應之迅捷、抓你說話的關鍵字之準確,你會突然有一種感覺,眼前的這位老人家,是不是隱瞞了年齡,他根本不像84歲。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對複雜事物的判斷速度以及對未來要大展宏圖的憧憬,和年輕人完全一樣,怪不得他的眾多弟子們,在和我談起郭老的幹勁時,無人不大加佩服。所以,我說:郭老不是84,郭老剛剛48。寫到這裡,我猛地想到三國時期的曹操所寫的一首詩《龜雖壽》,詩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郭老是當代歌以詠志、壯心不已的中醫文化大家,談到中醫的當下處境,談到他的在天之師——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時,他會落下熱淚,有時竟然會泣不能語。他在即將出版的《生命本能系統論》這部扛鼎之作中寫到:
  “父親把兒女從醫院裡背出來,因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而含淚回家等待死亡。兒女因無力支付高昂的費用,而帶父母走出醫院!他們心裡在想什麼、要說什麼?一個高血壓病,從吃降壓藥直到心腦血管病,然後搭橋,作支架,而後是等待下一次的搶救……一例糖尿病,從吃降糖藥到注射胰島素到尿毒癥透析,錢用完之時,便是生命的結束。一個癌症的發生,意味著無錢治療等死的悲劇上演,或是家破人亡的落幕……我們的親人被無辜地奪去了生命!寫到這裡,我在流淚……我願同天下患者同聲一哭!”
  不見生白老,不知中醫好。見了生白老,有病不怕了。郭老用自己的生命狀態,用耄耋之年罕見的精氣神,完全證明了中醫文化的偉大,他告訴他的弟子們,他要輕輕鬆松地工作到100歲,他還有很多復興中醫的事情要做。他用一生的臨床實踐和對醫聖1800年前所著《傷寒雜病論》的潛心研究,向今天的醫學界提出兩大問號。這個問號是什麼呢?
  2010年8月5日的晚上,我與郭老在北京石景山區松林公園他的住處促膝深談,談到興奮處,他站了起來,從桌子上的一個紙袋中,抽出一張紙送我,只見紙上寫道:“人自身本有一個防疾愈病的能力系統,我們為什麼放棄不用,而去求救有毒的化學藥與手術刀呢?難道這是智慧嗎?這卻是醫源性疾病與藥源性疾病的根源。”
  正是這兩個問號,促使他創造性地總結出了《生命本能系統論》,他提出: “中醫自《傷寒論》問世以來,因為讀懂它的人很少,且在《傷寒論》的解讀中又發生了眾多流派,各持一得之見自立門戶,各逞一家之言。以致中醫理論蕪雜而不系統,有些理論概念不清,隨意性、模糊性都很嚴重。理論如此,而行為也無不如此。中醫常因此招人恥笑。中醫不是完美的,也正因為其不完美而才能完美!”
  “五十年的痛苦思考,中醫從《傷寒論》中走出一個‘生命本能系統理論’。‘本能系統論’詮釋了中醫的核心思想。對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施治、治未病、模糊理論、不可複製……種種質疑都給予了圓滿的回答。並且在對傳染病及慢性功能性疾病的治療上產生了令西方醫學難以置信的臨床效果!你能想像嗎?一劑藥就能使一個流行性感冒痊癒,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及其所有併發症一張方劑便可治癒,並且其所有併發症也隨之消失,發生系統痊癒效應。”
  “生命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命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是不可改造、不可對抗、不可替代的!要用順其勢而利導的方法,這些病都可治癒。而且是像中國的兵法一樣‘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中醫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只要調節本能系統這樣一個方劑,所有的原發、繼發的疾病便可完全消失。大自然是最真實的,我治的是系統的障礙,它還我的是系統的障礙消失。系統的障礙消失,就是系統的疾病全部消失!原來人類千年追求的夢想,今天出現了。”
  郭老對當代中醫文化的傑出貢獻正在於此,他是理論聯繫實際,走知行合一道路,他在中醫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勇敢地面向前方,提出了“生命本能系統論”這一富有時代氣息的獨特觀點,這一論點是對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繼承和發展。
  郭老生于1927年,他這一生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多災多難、而又波瀾壯闊。我想,自古以來的規律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沒有東漢建安時期的傷寒病流行,哪裡會有《傷寒雜病論》巨著的誕生。如果沒有清朝乾隆年間溫病的流行,也不可能有大醫吳鞠通《溫病條辨》、葉天士《溫熱經緯》兩部名著的問世。
  今天的中醫再次面臨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和亞健康等慢性功能性疾病的挑戰,還有國家和個人都無法承受的醫療費用。面對這一時代難題,郭老知難而上,繼《傷寒六經求真》出版之後,又寫出了《生命本能系統論》這部重要著作,在中醫跌入谷底、正隨著中華民族復興而崛起的關鍵時期,這部著作的現實意義、歷史意義,則顯得十分重要。而郭老也正因為這部著作的特殊價值而成為這個時代中醫文化弘揚的代表性人物。其眾多弟子正像弘法的傳教士,必將人類的瑰寶——中醫,傳播到億萬人家,以普度眾生。
  為此,他近期又與國家文化部主管的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展開合作,創始了我國第一家在國家一級公募基金會基礎之上的以完全傳播中醫文化為宗旨的公益慈善專項基金——本能論基金,用現代的、源於西方的基金會制度,去推動中醫文化公益事業,並開展免費的師帶徒教育,像孔子那樣,他要培養3000弟子、72賢人。同時還要開展對世界醫學難題即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的攻關治療,並對家庭困難的患者予以免費。他更著力於“生命本能系統論”思想在更大範圍的傳播,以切斷亞健康的發病源頭,使亞健康者恢復到健康狀態而不留後遺症,並把目前高昂的醫療費用降低數十倍以上,為徹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做出貢獻。他反復強調:今天,中醫一定要站出來,攜手自己的同胞走出健康危機,讓同胞們認識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中醫的偉大,不要自毀江山、自毀萬里長城。
  有一天,郭老告訴我,他近期要南下廣州,拜訪2003年戰勝“非典”的功臣——中醫泰斗鄧鐵濤先生,並拜訪在北京的經絡醫學大家祝總驤先生,以共商中醫文化大業。我想,鄧老、祝老、郭老的“中醫三老”這次聚會,將不僅是當代中醫史上的一段佳話,它更具有在中醫危機中力挽狂瀾、砥柱中流的象徵意義。
  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之年,這100年,中華民族的護身符——中醫,飽經滄桑,劫難不斷,內憂外患,屈辱至極。可以講,到2003年“非典”肆虐、全國恐慌,才使中醫絕處逢生,否極泰來。我們要感謝“非典”,2003年是中醫崛起的里程碑。更要感謝2009年到2010年的“甲流”,“甲流”讓中醫養生成為時尚風流。還要感謝2011年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這一時空,使我們有機會冷靜反思。我想百年之中那些謾駡、詆毀、甚至要消滅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不肖子孫,不論現在他們身在何處,都應當面對祖先的靈魂懺悔或應面對黃河、長江洗心革面。否則,總有一天,不肖子孫們將像秦檜那樣,被鑄成跪著的可恥之像,面對岳飛的滿江紅,遭13億中國人唾駡。消滅中醫者,必被中醫消滅。動此邪念者,必遭殃。這就是歷史的無情規律。
  醫者,易也。易者,《易經》也。8000年前孕育的《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總根,她是萬經之首,是眾典之元典,是中醫之聖母。這參天巨樹的年輪,知天地之運行,通古今之變化,明生命之本能,其早已閱盡萬年的暴風驟雨、電閃雷鳴。蚍蜉撼樹,不自量力,談何容易?無非是幾隻蒼蠅碰壁,嗡嗡叫。
  祝願郭老雄雞一唱天下白!祝願《生命本能系統論》像春霖一樣生機無聲而潤萬物!


蔣 曄(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2010年8月11日於北京頤和山莊


序  言

  《生命本能系統論》已脫稿十年。今天面世,有幾句話獻給諸位朋友。
  本能系統理論在醫學臨床的十年時間中看到了許多現象,自然也會引起許多思考。我之所見,我之所思,告訴大家。我之所見當然也是人人之所見。我之所思,未必是人人之所思,但一定是絕對多數人的所思。
  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一個大危機是健康危機。據本世紀零三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世界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五是不健康的。這個不健康數字是逐年遞增而來,還會逐年上漲!目前主導醫學——現代醫學已經明白地表現出無能逆轉了!這是人類最大的頭號問題!這個問題絕不是等待一個基因夢而能解決的,所以世界科學大家早已開始研究生命科學。二十年前錢學森先生已提出“生命科學的系統醫學研究”,西方的科學家們也已在研究系統醫學,我本人是在二十年以前注意到這個問題。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這個問題的方法有所區別:西方人是用現代系統論來解釋生命;而我卻是用中國的傳統哲理來解釋生命,從生命中發現了生命本能系統。僅僅是這一點,我們走在了西方人的前頭。我感謝我們的祖先,願我們的子孫年年跪在黃土地上禮拜創造了中華文化的先人。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領先世界認識了生命!
  《生命本能系統論》從哪裡來的?來自《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從哪裡來的?來自《易經》。《易經》來自哪裡?《易經》是陰陽之道。陰陽之道是陰陽離合消長運動的規律。陰陽是運動。運動即“能”與“物”的合一“態”。“天人合一”觀使我們知道陰陽合一是生命。陰陽是“能”與“物”。
  《傷寒雜病論》是怎樣生出一個“生命本能系統”來呢?《傷寒雜病論》是本什麼書?歷代的傷寒論學家,千年千家都是糾纏六經是什麼,都是在六經之中做的文章,給六經找出處。從不站在六經之外看六經,這正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在傷寒六經以外看傷寒六經,是中醫用汗、吐、下、和治病的方法系統。汗、吐、下、和是一般性方法,在這個一般性方法系統中,有許許多多具體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在臨床中治病是神奇無比!我們不難看出:排汗、湧吐、大便、小便,都是人體本能。人體本能與疾病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張仲景使我們產生的思考,是《傷寒雜病論》指給了我們思考的線索:方藥是因法而定;法來自理;理來於道。道是什麼?道是陰陽離合,陰陽消長。陰陽是動能與物質。生命是“陰涵陽附”,生命的自然過程是“陰陽互根”。在我們民族的根文化中,我們認識了生命,認識了生命的自然過程,認識了生命的本能系統,認識了疾病。中華民族的根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大自然的合一性與陰陽五行的和諧性,這使我們認識到人自己怎樣對待自己,怎樣保護自己,我們怎麼樣對待疾病!
  疾病是什麼?疾病是我們自己的本能活動。我們怎樣對待疾病就是怎樣對待自己。有人用刀切、用毒藥來對待疾病,結果是死亡!我們是順應生命本能活動,因勢利導,結果是生存!難道還不知道什麼是醫學嗎?
  《本能系統論》與傳統中醫不是粘貼。本能系統醫學是傳統中醫的發展,是本能方法系統發展而來的生命本能系統醫學。本能系統醫學因為觀念的改變,帶來了許多問題概念上的改變。比如說,什麼是“疾病”?怎樣是治病?僅這個小小的問題,就會引起醫學治療方法的一場地震!比如:外源性疾病的汗、吐、下法,簡單、便捷、廉價、愈病迅速,不留後遺症。這比抗生素、化學藥物,無論是在健康品質,或醫療成本、藥物成本方面都優越的太多。特別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肝硬化、風濕類風濕、紅斑狼瘡等等功能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都在自主性調節中痊癒,而且出現的是“系統效應”。什麼叫“系統效應”?我所說的“系統效應”是臨床上的一種現象。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梗阻、脂肪肝、前列腺肥大、脂肪瘤……這些症狀表現很多,但都是脂肪代謝發生障礙造成的系統的症狀。一劑“化脂湯”,不增不減,萬人一方,最後上述症狀完全消失而病癒。這個現象在西方世界是沒有的,只是在本能系統醫學才能有這個效果,我們稱它為“系統效應”。
  再如糖尿病。糖尿病除了併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病以外,高血脂所發生的血管病,及免疫性疾病,風濕、類風濕、紅斑狼瘡;病毒性肝病;潰瘍……種種並發病,無論多少,只須一劑“生化湯”,不增不減,萬人一方,最後糖尿病及其所有併發性疾病完全消失。再如:各種不同質的腫瘤,從息肉、囊腫、脂肪瘤、肌纖維瘤、細胞瘤……無論什麼質的腫瘤,無論生於什麼器官組織,無論數量多少,都是一劑“排異湯”,都會在排異本能系統中溶解,再由胃腸腺、腎腺分泌而出,由大小便排出。這一類現象很多很多。在現象上看,好像是治療一個高血壓,把血管系統、分泌、代謝系統的病患全部治癒了;治療一個糖尿病把糖尿與其它併發性疾病全部治癒了。出現分泌、代謝系統功能恢復正常活動,當然血管系統因脂肪粘附、沉積的情況得到清除了,那麼三個系統的症狀都因此而消失。這種現象都發生在一個“化脂湯”或“生化湯”或“排異湯”治療中。它不是用降壓藥降壓,用降脂藥降脂,用降糖藥、胰島素降糖,心絞疼用止疼藥,心率快用慢心率藥,心率慢用快心率藥,前列腺病用治前列腺的藥……有一個症狀便加一個藥,甚至有同時吃二十種藥的人。這種治療方法,是現代醫學的常規治療方法。這個方法是一對一的,只看一個一個的局部,不考慮這些局部表現的整體是什麼,只知道每種藥都有一定的毒性,不關心這十幾種藥的毒性合起來會給病人帶來什麼後果!多少年以來,藥源性疾病到處是,人人見到,人人都在忍受著,天天在重複著,醫者沒有錯誤,患者習以為常!
  現代醫學的這種線性思維,道理極其淺顯,極容易被人所接受。但人人都在承擔著一個藥源性疾病、醫源性疾病、終身服藥的後果。
  現代醫學與系統醫學在臨床上的兩種方法、兩種思維,相比之下,人人都會有自己的結論!

  本能系統醫學對醫學提出了許多概念的改變,我在這裡講幾個,請諸位參考一下。

  一、什麼是疾病?
  就是我們怎麼樣看待自己的疾病。這個問題很少有人說。好像是一提疾病,大家都明白,是個不用講的問題。我看不是。我本人是在七十歲以後才明白什麼是疾病的。什麼是疾病呢?疾病是人的生命自然過程中,一個本能系統保護自己的過程。比如:病毒性感冒,發燒39℃以上,畏寒顫抖、頭疼、身疼、腰疼、喘而無汗。出現這些症狀是什麼原因?系統醫學認為這是我們的本能系統向外排病毒的表現。要發汗,就要提升體溫,提升體溫就要肌肉顫抖生熱。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本能活動。這就是疾病!疾病就是我們自己保護自己的活動。我們怎麼樣對待疾病呢?怎麼樣對待疾病就是怎麼樣對待我們自己。如果不管一切,不懂疾病,不知道發燒是為什麼,就用冷水、冰塊、激素先退燒,會怎麼樣?必然傷害人的本能排異能力。使疾病轉為肺炎!肺炎是什麼?仍然是我們的本能排異活動。再用單純退熱的方法,不懂疾病是什麼,不知退燒結果是什麼,病人必死。這個病例死亡,醫生從來沒有承擔過責任!
  我想再講一個腫瘤病。肺癌、肝癌、腎癌、淋巴癌……無論發生在什麼部位,數量有多少,也無論什麼良性、惡性,這些東西,在生命自然過程中,都一樣屬於應該排出去的異物。而且我們本能系統有這個能力。那為什麼還生腫瘤呢?因為排異通路有障礙,也可以說是升降出入活動發生障礙。這不是大病,通開就好了。早發現,腫瘤消化在無何有之間。晚發現,我們本能系統中分泌出酶體來把腫物溶解,由排異通路排出體外。根據我們自己有升降出入之能與內外開放之體,組成了一張方劑:“排異湯”。這個方法已使用十年,臨床所見:無論息肉、囊腫、脂肪瘤、肌纖維瘤、各種細胞瘤,也無論生長在任何部位,也無論數量多少,一劑“排異湯”,溶解、消失了。怎麼會這樣簡單?這是認識了疾病是什麼。疾病是我們自己的本能活動,是我們自己的自然過程。我們怎樣對待自己呢?我們要順應生命的自然規律,順勢利導。這是我們對待自我的永遠不能動搖的態度。如果我們用刀子割自己,用毒藥毒自己,那是不認識疾病是什麼。把疾病假想成一個敵人、一個獨立的東西,用刀割去,用毒藥毒死它。它是誰?它是我們自己!為什麼自從手術開始用刀,到今天,多少年?六十年不只吧,為什麼千萬千萬次地重複著刀割自己、毒害自己!有治癒的嗎?六十年重複著同一個錯誤,多少無辜的生命……這不是任何人的錯誤,我們需要覺悟,記下這段悲痛的醫學史吧!
  我今天在此鄭重地說:什麼是疾病?疾病是我們的生命本能活動。我們怎樣對待疾病就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用刀用毒藥對待疾病,我們自己承擔了刀與毒藥的傷害。用順應自然規律、順勢利導的方法,我們得到了生命的和諧。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疾病,知道了疾病是我們的本能系統保護自己的活動過程。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醫學。

  二、系統醫學改變了疾病的概念,確定了中醫的概念。
  在臨床上出現了系統效應,一方多病,萬人一方,解釋了一病多方,統一了多元的辨證體系。
  中醫、漢醫、國醫、傳統醫學、原創醫學,這些稱謂都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說中醫太泛。中國有漢醫、蒙醫、藏醫、苗醫……都是中國醫,四個民族醫誰能代表這個國家呢?而且現代醫學在中國居於主導地位。傳統、原創都不可,四個民族醫學都是傳統都是原創。所以中醫的概念至今確立不成。生命本能系統的發現,上承《易經》、《陰陽五行》的哲理思維,下接《傷寒雜病論》的方法系統,以順應自然規律、因勢利導的方法,使生命本能活動恢復自然和諧過程。我想這應該是中醫的概念。這既承接了傳統,又說明了自身的本質內涵,又與世界上任何醫類有了根本的區別。中醫是否可命名為“中國系統醫學”。
  “中國系統醫學”是對人體生命本能系統的認識,在臨床中看到疾病的本能系統的活動。是依據本能系統活動的趨勢,用順勢、助動的方法恢復其本能系統活動的自然和諧過程。系統醫學的行為因為是認識系統,助動系統恢復系統的和諧,所以療效也是系統的效應。如前面說的,治療高血壓、高血脂,一劑“化脂湯”把高血壓、心血管、腦血管、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肢體震顫、老年性癡呆、語言意識障礙、肢體麻木、疼痛……全部治癒。這是個什麼現象?這是個生化系統、血管系統,系統功能恢復正常活動的系統效應。這個系統效應,在糖尿病及其所有的併發性疾病中同樣是系統效應,就是“生化湯”一個方劑將糖尿病及其併發性疾病全部治癒。系統效應在系統醫學的臨床中,是普遍現象。這個現象是發展了傳統醫學的一方多治和一病多方的系統性特徵。
  只說這個系統效應,這是人類數千年的夢想,夢想有一張藥方、一個藥能治癒十幾個、幾十個病。正當人類面臨空前的健康危機中,這個夢想成為現實。這是系統醫學對人類的貢獻。一切的藥源性疾病、醫源性疾病從這裡消失。
  一千八百年來,中醫《傷寒雜病論》問世出現了方法系統“六經辨證”,受“六經辨證”的影響,出現了“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因辨證”等等。一千八百年,中醫不斷地在探索辨證治療的方法。但六經辨證以外,沒有完整的方法系統。這是因為六經辨證的本質意義——生命本能方法系統並沒有被認識清楚。儘管你如何模仿,形式是可以相似,但沒有一個可以成為完美的方法體系的辨證法。所以後來,這些辨證方法,只能是各行其是、互不相通、自立門戶,形成中醫的多流派,理論蕪雜,隨意性的東西越來越多;形成三、四個流派看一個病,有三、四個說法,寫出三、四個不同的方劑,一個能治病,個個能治病,一個不能治,個個不能治。隨意解釋,給中醫無端添了許多垢病。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醫界即有人提出統一辨證法。歐陽琦教授與我討論過這個問題。五十年過去,統一辨證法沒有人提起了。本能系統醫學的出現,七個辨證法在外源性疾病與內源性疾病的方法系統中合而為一了。中醫從此而易學易用,複製容易,週期縮短。這是系統醫學出現後發生的內部變化。
  系統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改變的同時,必將引起相關的服務模式、製藥工業的轉化,種植、採集、加工行業的改革,並且使一些偽科學退出,產生醫藥經濟結構的變化。一個強大的系統醫學體系,製藥、向外輸出等等都將對社會思想、國民經濟發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系統醫學給予世界人民健康的同時,健康會成為和諧理念的載體,為世界人民樂於接受。中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大國,更是以文化大國的形象屹立於世界!
  《本能系統論》今日付梓,深望天下朋友不吝賜教。

郭生白 謹識
于松林園三胡堂2009年8月15日


第一篇 生命本能論與系統醫學

  中醫是生命本能醫學。這句話兩千多年沒有人說過,但中醫兩千年前已有生命本能系統的科學內涵。二十年前錢學森先生說“科學的最終是生命科學”。這句話,在當時影響並不大。在此前,“中醫研究院”這個研究中醫的核心機構想掛上一個“中醫科學研究院”的牌子,按道理說應該順理成章,但竟有人不允許,說中醫不是科學。這樣便把“科學”二字刪去了!這是對一個大國文化的極端蔑視!帶有文化消滅的味道!
  中醫最晚是在兩千六百年前就認識了生命,在一千八百年前就開始形成了生命本能醫學。這就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內經》、《靈樞經》與《傷寒雜病論》。這已經是中醫認識生命以後,把生命能應用於臨床了。所以一千八百年來,中醫創造了無數的臨床奇跡。
  在中醫學中,對生命的認識是從“能”來認識的。我們是從“生命能”中看到生命。因為沒有“能”怎麼會有生命呢?我們是從生命能態,才知道有生命。這就是說,生命是附在形體的能;沒有能就沒有生命;什麼是生命能,什麼就是生命。
  什麼是生命能呢?
  中醫沒有直然說出生命的具體的本能,但中醫高度概括地說出了生命來自于“陰涵陽附”,這就是生命合成。“陰陽互根”,這是生命過程。“升降出入”,這是生命本能。這三句話說出了生命的全部。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世界醫學發展到今天,哪一個民族的文明,哪一個民族的醫類有這麼完美的生命科學!這需要我們來詮釋一下。我愚不自揣,用現代語言詮釋一下,向天下賢達請教。
  “陰涵陽附”,什麼是“陰涵陽附”呢?陰是什麼?陽是什麼?陰與陽為什麼要涵要附?這些問題說不清楚,就不會知道生命是什麼。
  宇宙間有千千萬萬種物。歸納起來,只是兩類:一類是靜態的、有形質的可以看見的“物”;另一類是無形質、看不見的“能”。這兩種物質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條件下相互吸引而發生“物”涵入了“能”,“能”附入了“物”,生命發生了。我們看動物的精子與卵子的涵附,看植物雄花粉與雌花粉的涵附。
  但是,“物”與“能”在宇宙間都是兩類:“物”有“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能”有“生命能”與“非生命能”。“非生命物質”是自然生成的。“生命物質”是“生命能”自己用外界自然物變化、改造自塑的依附物,這是“生命物質”。“能”在宇宙中也是兩類。一種是“非生命能”,這個“非生命能”與“生命能”大不相同。“非生命能”是在物質的分裂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質的分裂變化停止,“能”便消失。這個“能”是簡單的,是不自主的。“生命能”是系統的自主性“能”。為什麼是系統“能”,為什麼有自主性呢?大自然給了生命一個複雜的“能”系統。我們不知道是為什麼。因為不是複雜的“能”系統就不可能成為生命。這個複雜的“生命能”系統是我們看到的,而不是想到的。我可以說與大家,與大家一起看這個生命能,是不是複雜大系統。
  “生命物質”既然是“生命能”自己攝取了外界物質又加以變化,製成塑造自己依附的形體,排出了異己的廢物。試問:這個“能”系統有多大,多麼複雜?我們以人為本位來講,在“陰涵陽附”與“陰陽互根”的生命觀中,我們從中看到了十一個大的“生命能”系統構成了“生命能”的巨系統。我們分別討論“生命能”中的“自塑自我系統”、“自我修復系統”、“自我更新系統”、“自我複製系統”、“個性傳遞系統”、“自主共生系統”、“應變性系統”、“自主排異系統”、“自主調節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意念能系統”,這十一個生命本能大系統。

  一、“自塑自我”本能系統
  我們說過生命能必須附入生命物質才能顯示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物質是生命能系統攝取外界物質分解變化來塑制的自我依附物。宇宙之間一切的生命都有這個“自塑本能系統”。人的“自塑”本能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本能系統。我們看人向外界攝取的物質是很複雜的。植物的根葉花實,動物的筋骨皮肉,禽類、魚類、介類、菌類……幾百種吃的東西。要分解、轉化、合成自己再排出廢物,要多少個程式才能完成這麼大的複雜工程?而且哪一天,哪一個時間,攝入哪一種物質,攝入多少,都沒有一定的時間和種類,因為分解、轉化、合成不同種類的物質,要分泌不同種類的化學物質,分泌多少,轉化、合成多少,都要一定的量,而攝入的物質卻沒有一定的類別,也沒有一定的數量,是完全不定的。而且機體活動的多少,需要的多少,也完全是不定的量。那麼這系統的活動程式,則極為複雜。而且,自塑的形體有骨、膜、髓、筋,皮、毛、膚、發,心、肝、脾、肺、腎、腸胃、經絡、血液、津、精……一切不同組織,不同結構,不同的物質,要用的構築材料有幾百種、幾千種,直至今天不知道多少。僅僅是一個“自塑”本能便如此龐大複雜,更何況生命本能又在不斷地更新自己。此外,生命本能中有一個生存本能系統。我們說生命能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這巨大的複雜的生命能系統自己塑造了自己複雜的形體,形體涵入了生命能,而生命能附入了自塑的形體。這是中醫的生命觀,即所謂“陰涵陽附”。
  什麼是生命?“陰涵陽附”。什麼是“陰涵陽附”?生命能系統的“自塑本能”便是“陰涵陽附”。

  二、“自我修復”本能系統
  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自塑本能”,從中我們看到生命能系統有自我修復的本能。用我熟知的道理來說自我修復本能:一個建築團隊有自己製造建築材料的能力,又用自己製造的材料建築了一幢大樓,這個建築團隊一定有修復這個建築物的能力。自塑與修復有一差別——自塑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修復是已經存在而破損的復原,所以我們要分開來講。
  自我修復本能系統,會把我們身體形質在受到傷損後修復起來。比如,我們被刀槍器物傷害了皮肉筋骨,乃至內臟器官組織傷害都可以修復。這包括器物傷損與潰瘍癒合修復。這是生命本能的自我修復系統。比如胃腸及其他潰瘍的癒合,肺結核、肺膿腫、肝膿腫之類的疾病,生命本能都是可以修復的。比如糖尿病的潰瘍不癒合或其他慢性功能性疾病造成的潰瘍不癒合,都是這個自我修復本能系統的本能障礙。只要提升自我修復本能,自可痊癒。如果不瞭解生命科學是做不到這一方面治療的。本能系統醫學體系對這個問題,能做的是順應本能,為修復系統排除障礙。比如修復機體組織需要“修復材料”,這並不是我為病人提供高蛋白、高營養食飲。因為本能系統不是用雞蛋、牛羊肉去修復,是用生命本能系統自己製造的材料去修復自我。我們應該先注意到營養物的分解、轉化、合成、利用的能力如何,運輸這些“修復材料”的通路如何等等。本能是不可能改變的,因為它是自然形成的“道”。“道”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自然規律。障礙是可以發生也可以排除的。我說的人體修復材料都是生命物質。飲食攝入的任何物質都是非生命物質。修復自體是用生命物來修復,不是非生命物。因此我們第一應關心人體製造生命物質的那個生化程式。要用自主性調節使一個生化系統程式正常運行。第二是生命物質的輸送是不是通暢。這就是我們對修復自體的根據。方劑便是生白生化湯,生白陽和湯。

  三、“自我更新”本能系統
  “自我更新本能”與“自塑本能”是並列的生命能系統。因為自塑系統在建築自體所用的材料,都是生命物質。生命物質之所以是生命物是它自身有升降出入的運動本能。比如人體的細胞是要攝入營養,也要排出廢物,它也有生、長、壯、老、死的生命過程。用這類生命物質建塑的人體是許許多多的細胞,那麼細胞的生命就是人體的生命,細胞的死亡也是人體的死亡。人體生命如果要生存100年,細胞的生命只能存活一個月,那麼100年中身體細胞要更新1200次。如果沒有自我更新系統,生命是暫短的,或者說不可能有完整的自塑過程。
  “自我更新本能系統”,是生命歷程自始至終的“陰陽互根”活動。“陰陽互根”與“陰涵陽附”是中醫對生命的最根本的認識。在“自塑本能系統”中我們闡述了什麼是“陰涵陽附”。“陰涵陽附”只是生命的發生,而“陰陽互根”則是生命的存在。“陰陽互根”是什麼?“陰”是發生于“陽”的物質;而“陽”又是發生于“陰”物質的動能。“陰”與“陽”就是這樣互為發生的根本,這樣不斷迴圈互生的過程成為生命的過程。而“自我更新本能系統”是生命本能合成了有生命的物質,塑造了自己的形體;而形涵入生命能,發生了生命。生命能不斷地合成生命物質去更新那些衰老的、殘傷的生命物質。也就是用新合成的有活力的生命物不斷地把衰老、損傷的生命物替換下,循環往復地你生了我、我又生你的過程,這就是生命過程。
  “自我更新本能系統”是生命存在的“能”系統,自我更新本能系統不斷地更新著生命物質,生命物又不斷地發生著生命能,這就是生命存在過程。如果“自我更新本能”衰退,便是生命的衰老。我們都看得見老年人齒搖發落,皮糙肉萎,目昏耳聵……這是我們從外觀上察覺到的“自我更新本能”的衰退。但是我們也看得見年逾八十、九十,甚至百歲的老人,耳聰目明,身強體健,膚潤肉豐,神清氣足,思維敏捷,精力充沛,這是“自我更新本能系統”沒有進入衰退。
  “自我更新本能系統”是自然壽命長短的根據。人生的長壽之道就是保養“自我更新本能”的健運。自我更新系統使生命不斷地延續,去舊生新。

  四、“自我複製”本能系統
  宇宙之間一切生命,都是生命能與生命物質的相互涵附而發生。生命既已發生,就必須生存下去,這是自我更新本能系統的運行。宇宙間的生命從遠古到今天,不知經過多少億萬年代,我們得見它們,都是因為生命的“自我複製”才能使生命嗣續地永恆存在下去。沒有“自我複製”生命只有一代便會絕種。
  生命的自塑、生命的更新、生命的複製,這是生命生存的全過程。每一個過程都是本能活動的結果。
  生命本能系統,千萬不要把它看成是機械性的活動,唯有生命本能的活動是有感情的,特別是高級生命動物的人。如果我說本能系統是有感情的“能”,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本能活動的感情內容。比如,在人的自塑本能、更新本能活動中,非生命物被攝入合成生命物質的程式中,要不斷地攝入,也就是要三餐飲食。如果一天不攝入會怎麼樣?饑餓!兩天不飲食又怎麼樣?非常饑餓!這會不會發生感情活動:饑餓!苦啊!尋找食物!三天沒飲食,食欲升高到極點,這個時間的食欲看到什麼東西都是可以吃的。大家都會知道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我們的敵人在楊將軍的胃裡看到的是什麼?草,和一些不能吃的東西。這時的楊將軍是什麼感情?當人饑餓的時候會不會有感情活動?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知道:本能活動中會有感情活動的。如人在饑餓的時候沒有感情活動,就不會去尋覓食物。如果饑餓時發生很強的感情變化,不僅是尋覓食物,而且對正常認為不能吃的東西,產生了很強的食欲;把青草、樹葉吃到嘴裡還真感到甘甜清香!這就是本能的感情。而且,這種感情變化越強烈,越說明本能系統的健運。
  在“自我複製本能系統”的活動中帶有很重要的感情成份。比如一個生命能系統複製出來(精子),必須與生命物質(卵子)相遇才能發生相互涵附,成為複製的新生命。二者怎麼能相遇呢?我們知道生命能與生命物有自然地合一性。而合一性又是什麼呢?是相互吸引。生命的相互吸引是什麼?是感情。成熟的男人與女人在感情上有相互吸引的本能。從生命意義上看這是本能。這個生命本能活動,絕不是什麼道德、倫理、宗教的說教所能消滅的,壓制它、扭曲它可以。我們也不妨在動物身上觀察一下,禽類、家畜、野獸,有沒有雄性與雌性爭鬥咬殺的?沒有,它們都是相互吸引。大家看過少數民族的鬥馬嗎?兩匹雄馬相遇,旁邊如果有一匹馬小姐,兩匹雄馬便爭鬥起來,必有一勝一敗方休。如果沒有馬小姐,兩匹雄馬也未必爭鬥。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生命為種族的永恆存在而有的本能。這種本能的活動,就是“性”活動,首先是求偶的感情。中華民族的先民早便知道這個意義,所以,一部《詩經》開篇第一章便是“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不是相互吸引在求偶嗎?

  人,首先是動物。在動物世界一是爭食,二是爭偶。一切的爭鬥、咬殺都是為了這兩件事:一是生命存在,一是生命永恆。人,自從有了文化,離開了動物。人在性本能方面,有了道德、倫理、宗教等等約束,有了規範,這是為了社會的平安,因此也出了抑制生命本能的反應。我們看到寺院中僧人群體,與皇宮中後妃帝王群體,平均壽命是最短的。這是為什麼?一個群體是高蛋白高能量的膳食生活;一個群體是低脂肪的素食生活。二者生活不同,平均壽命都很短。看來不關飲食,而是另一個原因:性抑制。性抑制為什麼會短壽呢?我本人臨床觀察,性壓抑,產生煩惱、思慮,這種感情刺激會發生分泌障礙。這就導致了內部環境的變化,久而久之便是疾病。如果長期處在這種精神狀態下,即使治療得當,也是揚湯止沸。怎麼辦?應該是釜底抽薪,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有朋友問我:“你知道現在的離婚率有多高嗎?百分之五十以上!你怎麼看這問題?”我說:“好!該離就離,離了就好!”朋友說:“你怎麼這樣看呀!”我說:“七十年前,離婚是一件很少見的事。但因為婚姻壓抑而生病死亡的很多。而現在正好是把以前的死亡率變成了離婚率,你說是好事壞事?”社會解放了婦女,婦女人性的自我解放,為什麼不是好事情?從生命本能看,也就是從“自我複製本能”看兩性,有很大的感情成份是屬於本能系統的部份。

  由此,我們必須知道生命本能的內涵之中有感情的活動。感情的活動本身也是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感情活動,生命本能便是殘缺的能系統。我們不能把非生命能與生命能等同看待。生命本能因為是生命,生命不能沒感情。我看植物也是有感情的。植物在自我複製的本能活動中,會用各種炫麗的色彩妝扮出花朵,分泌出香甜的花蜜引誘招攬昆蟲來作媒,幫它們兩性相交。無論動物植物,無論豐富簡單,感情都發生於飲食與性或者說來于生存與複製本能。

  五、    個性傳遞本能系統
  個性傳遞本能,也是我們認識生命的一項重要內容。宇宙萬物之所以是萬物,就是因為物種都有自己的個性。正是因為千千萬萬不同的個性,萬物之間才能有相互依賴而生存的條件,才能有相互制約而均勢的結構和相互變化的依據。以至於六十億人沒有兩個相同的面孔,萬頃森林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正是因為萬物萬象,才有五彩繽紛的天地、七彩流動的雲霞、萬紫千紅的春天!
  如果萬物不是萬象而是一象,必然會因失去依賴而滅絕。比如,牛羊依賴草而生存。沒有了草,便沒有了牛,也沒有了羊,凡依賴草而生存的動物都因為沒有草而滅絕。沒有了食草動物,又會有食肉動物的滅絕。有的失去依賴而死亡絕種,有的失去制約而膨脹,膨脹的生物又會因缺乏生存所需依賴的條件而導致另一種受制約的生物滅絕。於是,一個繁華的世界便陷入了死亡的大劫難。
  宇宙萬物萬象,是大自然不知多少萬億年間生物與生物磨合出來的生存結構,人是不可以干預的。如果在大自然中,有一個物種因人為而滅絕,結果是可怕的。如果是自然選擇,並不可怕,自然必會有另一種生物來補充這個空檔。

  六、應變本能系統
  應變本能系統是生命自我保護的本能。應變性本能有改變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我們常見的是人在風雨寒暑、春夏秋冬季節氣候改變時,人體改變自己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能力。比如,突然遇到寒冷環境,人體會立即皮膚收縮,毛孔汗腺收緊以防體溫散失,同時使肌組織發生顫抖提高代謝以產生體溫,以防禦寒冷。如果遇到溫度升高的環境,人體又會開放皮膚毛孔,汗腺分泌汗液,把體內溫度放散出來,以調節自體的溫度。這是對環境溫度的應變本能。我們對生命的應變本能——改變自我以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在微觀世界中的觀察特別能證實這個性質。比如,生活在北京的人遷居西藏高原,海拔提高四千公尺,最初有缺氧的高原反應。但生活過兩年以後,北京人適應了高原氣候環境,我們對這位北京人做一次血常規檢查,結果血色素由原來的130g/L升到200g/L。這是微觀世界中我們看到應變本能改變自我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

  應變性本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會改變自我適應外環境,也有改變自我適應內環境的能力。四百年前,我國“天花”病流行。中醫利用應變本能,把“天花”患者痘瘡脫落的瘡痂,乾燥研製成粉末,讓健康兒童搐入鼻內,進入呼吸道,使病毒在人體內引起人體的應變性反應,改變了自己,與病毒磨合成和諧共處。這個方法在一百年後被英國醫生琴納學走,改為牛痘接種。四百年後的今天,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天花”在世界絕跡。以後,用痘毒引起的應變反應,開創了病毒接種預防病毒性傳染病的方法。
  應變性本能反應在臨床上有一個常見的普通現象,就是服用或注射化學藥和生物藥產生的抗藥性。什麼是抗藥性呢?為什麼會產生抗藥性呢?
  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西方醫學的大師們不能解釋這個問題,當然也不可克服這個問題。這是西方醫學的缺陷,或者說錯誤更正確些。
  什麼是抗藥性?就是人體對這些藥產生抗拒、不接受。為什麼抗拒呢?人體本能知道,這些藥對它是外來的傷害,於是便產生了應變反應:改變自己以適應有害物的傷害。人體本能產生對抗化學藥物的物質,於是化學藥、生物藥的藥理作用越來越低。這個醫生便越來越提高加大用量,最後生命本能的極限敗在大量的化學藥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應呢?這涉及到醫學上的一個根本問題。簡單地說,你這個醫學是怎麼對待生命的?你如果是尊重生命,順應生命的本能規律、自然規律去幫助、利導生命本能,永遠也不會發生抗藥性。如果你違悖著生命本能規律,你去改造、干預它,取代它,怎麼會不對抗呢?生命能系統有改變自我適應環境的能力。比如:生命本能排汗,從汗腺通路排出有毒異物,於是提高體溫,經營發汗。這個醫生見發熱,於是用物理降溫、用化學藥降體溫,體溫降低了,排異本能反應被鎮壓了。你說能不發生對抗嗎?生命本能在對抗傷害它的藥物!如果你生物藥進入人體內去抗毒、制菌,生命本能同時受到抑制,能不對抗嗎?為什麼中醫中藥數千年使用到今天沒有一個是對抗的呢?因為中醫用藥是以順應生命本能趨向,因勢利導的思維方法,所以永不對抗,永不產生抗藥力。
  “應變性本能”的內容極為豐富。它的改變自我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處處可見。上世紀初,剃頭的師父因常年站立工作,用鋒利的剃刀在人頭皮飛動,只落頭髮不傷皮膚,須站得穩,十數年之後生成兩隻大腳。木工師父因手推大刨床,力量發於雙手,十數年後生成兩隻大手。善於思考的學者,因常年常日的思維,都有一個發達的大腦。武術家常年鍛煉拳擊功夫,都有抗擊打的能力,拳腳都有超人的力度!身體筋肉的堅實,動作反應的神速準確,都是長期在特定的環境中自我改變適應環境的本能變化。這個現象我們還可以在國內國際奪標的運動員們身上看得見。無一不是應變性本能活動的結果。

  應變性本能,動物有,植物也有。越是高級動物,應變性本能越完善,生存能力越強,壽命也越長。
  應變性本能在醫學上的意義:一是可以預防疾病;二是可以培養人的特別能力或某種能力,如運動員及太空宇航人員,或適應某種特殊環境的能力;三,化學藥物對人不良後果的改變或改變對激素的依賴等等。
  我想,人類對自身本能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一定會讓生命越來越完美,後來的智者哲人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跡。

  七、          共生性本能系統
  什麼是共生性本能?無論是生理活動還是病理活動,都不可能沒有共生性本能活動。從最簡單的生理活動說,我們吃個燒餅,一口咬下來,在嘴咀嚼,舌頭攪動,唾液分泌,味蕾興奮,不斷地用芝麻香、麥粉香、肉末香刺激食欲。嘴的開合,牙齒的嚼咀,唾液腺的分泌,舌的攪動配合默契,共同完成吃燒餅活動。多少器官、組織共同活動?這其中缺少了哪一個也吃不成燒餅,別的食物也吃不成。這是一個極簡單的共生性活動。
  隆冬時節,我們看見一個老人衣服單薄、雙臂抱肩、蹲蜷地上、面色青白、全身發抖、牙齒相碰……我們知道這個人很寒冷,於是我們把大衣脫下給老人穿上。儘管寒風依然在吹,老人卻面色泛紅,顫抖停止了。從這個現象中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人遇到寒冷,皮膚收縮以保存體溫,肌組織顫抖以提高體溫,血壓升高以向身體周圍血管提高供血。皮膚收縮、汗腺關閉、肌肉抖動、血壓升高、增加供血等等活動同時發生,共同禦寒。皮膚、汗腺、血管、血壓、迴圈……多器官組織的協同運動是為什麼?為禦寒。這個多器官、組織的協同活動便是共生性本能。
  酷暑中,赤日爍金、火雲流焰,渴欲飲水、汗流浹背、頭汗如淋、氣出如喘……這些現象也是共生性本能系統的傑作。當外界氣溫升高,體內產生的熱量不能用溫差散出時,本能系統必然要調節體溫以適應外界環境,於是便提高血壓、擴張外周血管、開張汗腺、加速排汗,以發散體溫,喘氣呼出也是肺利用呼吸散熱,這是一個多器官組織的協調活動,這同樣是共生性本能系統的應變性反應,也都是共生性本能的活動。
  這是生命活動中的共生性,我們再看看病理性活動中的共生性。
  我們不慎吃進有毒的食物,毒物入胃立即引起嘔吐;如果胃中有毒物進入腸道又引起下痢、腹痛或發熱。這個現象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我們的生存本能系統中有排異本能,每當有毒物入胃入腸都會引起排異的反應,在排異反應中有共生性本能的活動。比如嘔吐反應:胃在強力收縮的同時,膈肌發生劇烈收縮,而食道卻為這個活動發生自下而上的張弛傳遞運動,於是胃中的食物立即湧出,毒物吐淨,嘔吐立止。毒物進入腸中,則腸腺分泌加強,蠕動加劇,直腸則發生自上而下的張弛傳遞,使大便噴射性地排出,在排便時也有膈肌收縮活動。這多器官組織不同的運動,有序地協調,共同完成一次排便,這就是共生性運動。
  對這個共生性運動的認識,在臨床中有極重要的意義。比如:在流行性感冒中,病人高燒,體溫在39-40℃或以上,全身寒戰,頭疼、身疼、骨節疼、氣喘……這是因為什麼?這個現象的本質是什麼?這是個感染後的排異反應。因為全身肌組織顫抖是在提高體溫,為排汗提供條件;脈搏浮淺而脈率快,這是循環系統為排汗而對周圍血管大量供血,這為排汗提供了兩項必須的條件。只要排出汗來,將病理物排出體外,即病癒。但是,汗不出,這個排異反應就越強烈。因體溫過高而喘氣,中醫在共生性本能系統活動中看到:汗腺不分泌汗液,汗孔不開張,沒有參與共生性活動,所以出現這個現象。
  中醫因為有了對共生性本能的認識,就制訂了用麻黃湯治療的方藥。麻黃的作用是促進汗腺分泌,開張汗孔發汗,並促進泌尿利小便,桂枝通血脈,杏仁發汗定喘,甘草為和緩藥。喝下麻黃湯便排汗。一排汗,病毒及病理物排出體外,病即愈。病癒是排異反應的結束。在排異反應中是共生性活動。
  再舉一個慢性病例,腫瘤。無論發生在任何部位,無論發生了幾個,也無論是息肉、囊腫、脂肪瘤、肌瘤、腺體瘤……其原因都是排異系統發生障礙。排異系統會發生什麼障礙呢?我們知道,人體排異通路是大便、小便、排汗,全身任何一個孔竅都有腺體,有腺體便有分泌,有分泌便有排出異物的機制。
  全身任何器官組織間的異物(主要指生命代謝過程中的廢棄物)都必須經由這些孔竅排出。分泌系統(全身所有內分泌與外分泌)、循環系統的職能,是把各種生化酶運輸到各個需要的組織中去,同時把各組織細胞間的廢物運出,再由代謝系統排出體外。在排異系統活動中,必須有這些功能系統共同的、自主的、和諧的、有序的良好關係。如有一個系統的職能器官組織不協調,便會發生障礙。
  我們在腫瘤臨床中,不論惡性、良性,一律採用自主性排異法治療,一律著眼於本能系統的共生性活動,對不協調的系統、組織、器官,則使其恢復共生性關係。共生性關係恢復,便是本能系統的恢復。體內的腫物便會在內分泌生化酶的作用下溶解,時時在溶解。循環系統對內分泌組織充分供血,內分泌組織充分分泌。循環系統把生化酶帶給腫瘤組織,再把溶解掉的異物帶到外分泌腺泌出,再由代謝系統排出體外。這期間,腫物的發生、腫物的排出,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依靠多系統、多器官組織的共生性活動實現的。如果我們不認識共生性本能,便不會認識排異系統,當然也不知道腫物的成因,也不知道腫物的治療方法。
  這是我對共生性本能的簡略說明。

  八、    排異本能系統
  “排異本能系統”發生在“自塑”與“自我更新”活動中。它就是排出身體器官組織中廢物,保持機體組織的純潔性的生存本能。如果沒有排異本能,機體組織中的廢物堆積得無處不有,而這些生命廢棄物都會成為有毒有害物質。生命便不能生存。試想:如果七八天不排大便會是什麼感覺?二十天不大便怎麼樣?不用說,不大便是不能生存的。
  排異系統決不是一個結腸一個腎的大小便,結腸與腎不過是體內異物向外排出的一個開口而已。排異本能是一個系統。腸內的腸腺、腎中的腎小球,聯繫全身的迴圈網路,迴圈網路聯繫著器官組織的每個細胞,每個細胞自膜到核兒都聯繫著微循環。每個細胞間的營養送來,廢物排出,都是從迴圈輸送到腸腺、腎、汗腺,以及全身各個外分泌腺體,經分泌排出體外。大便、小便、排汗、嘔吐、出血等等方式都是排異方式。這是一個排異系統,不是一個器官,一個組織的功能。而是多器官、多組織的有序的運動的結果。那麼這個多器官、多組織協同在一個程式中完成一個系統活動,是什麼力量進行這樣一個複雜有序的活動呢?這就是生命的共生本能系統。
  排異本能系統每日每時的工作就是身體器官、組織的更新活動,一時也不能停留的工作。所有組織細胞間的異物必須排出來,絕不可有留存的異物。這便是排異本能的職責。所以,凡是進入體內的東西,除去生命需要的物質以外,全部屬於被排出去的異物。
  例如:有毒有害的食物進入胃中,立刻引起嘔吐,進入腸道引起腹瀉。嘔吐是怎麼發生的?腹瀉又是怎麼發生的?有人說是胃粘膜與腸粘膜引起刺激。為什麼凡是有毒、有害的東西便引起刺激,無毒無害的東西便不引起刺激呢?嘔吐,胃的劇烈收縮,膈肌同時高度收縮,腹肌也同時強力收縮,唯有食道與咽受大力擴張,有毒物噴射而出,又同時額上汗出,眼淚湧出,口腔唾液流出,這些是同時發生的。試問:這是怎麼組織的如此緊密配合的一次活動,這樣有秩序!是哪一個器官組織的?心肝脾肺腎?大小腸膀胱膽?胃自己?顯然都不是。沒有這樣一個器官!我們更要知道:無論是嘔吐,是腹瀉,都有腺體的劇烈分泌。這就是說:在嘔吐、腹瀉的同時,還有分泌系統、循環系統的參與。總之,一次嘔吐或一次腹瀉,不是簡單的一個胃、一個腸的能力所及,而是一次多器官、多組織的排異活動。組織這次活動的是排異本能系統!如果沒有排異本能系統,人是不能生存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痛苦的死去。我們的排異本能系統在排異過程中,是不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治病?我說是。西方醫學之父,希臘人希波克拉底,早在二千四百年前便說:“人的本能是病人的醫生,而醫生是幫助病人的本能的”。您看,今天的西方醫學走到哪兒去了!
  我舉出這個小例,目的是要說明白:人的一切本能都是生命的一部份,最好的醫學是生命本能最好的幫手。一切壓制、破壞、取代生命本能的行為都是傷害生命的殺手!深望我的朋友們常常記在心中,不可或忘!
  排異本能系統是一個系統,不是一兩個通路。每一個孔竅都有腺體,每個腺體都聯結迴圈,而迴圈網路聯結著全身每一個細胞。每個細胞都通過這個網路與體外世界相通。我是想說,每個細胞間的異物都可以排到體外世界上來!而且,在身體中自己產生的異物與外界侵入的異物,都會通過對外通路由排異系統排出。有的東西,不能從孔竅中排出,便直接從迴圈末梢以出血的方式排出。如塵沙入目;竹木刺入肉;以及有的病毒;體內的敗血,等等。這些問題由醫生來觀察,認識排異的能勢趨向,提供因勢利導的幫助。
  感冒這個病有好多種,我們常見的有五種,是五種不同的致病物——病毒——引起的不同的排異反應。為什麼不說是病,而說排異反應呢?這個問題是個新問題。本能系統被認識以後,對從前一直稱為病的人體現象:我們看到了凡是人體外部進入體內的有毒有害物質,都會被人體的排異系統排出來。在排出異物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異常反應,我們何不稱它為排異反應呢!不是比較更貼近事情的真實嗎?
  我們現在說這五種致病物質進入人體會引起五種不同的排異反應。我們一一說來,大家看為什麼會是不同的反應,進一步認識排異本能系統。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這樣一種病毒會引起這樣一種反應。我們不需要認識病毒的編碼,因我們並不想去殺死它。我們知道:病毒與我都是宇宙間的生物,誰都消滅不了誰。我們消滅不了它,正如它們消滅不了我們。我們有應變本能——改變自己適應生存環境。病毒也有應變性本能,它也能改變自己適應生存環境。所以,西方醫學用化學藥物消滅病毒、病菌,數十年的時間,抗生素用量增加了上百倍,而病毒病菌的抗藥力增加的更多,人的中毒量也相應增加。不得不放棄這個藥而另覓新藥。我相信:這種征服自然的理念是錯的!這種消滅、殺死的方法是不會成功的!但由對抗理念轉到和諧理念不是件容易事。好在西方也在研究生命科學,祝他們早日成功!
  我們不用殺死、抑制等對抗方法,是因為兩個問題:一是對抗方法會使毒株、菌株產生應變性,變得越來越強大,結果適應藥物環境。二是我們用化學藥與毒株、菌株在我體內作戰,即使我殺傷了敵人,但我自己也同時受害。這個方法不足取!而我們還有一個排異本能系統。這個系統的本身職能就是排出體內異物的。自生命開始,在自塑、更新自我中便是把體內異物排出,而且從未停止過。同時每當體外異物進入體內時便作出排異反應,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我們為什麼不去順應生命的自然規律,去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排出異物於體外呢?這就是中醫對流感的方法,也是中醫對一切外源性疾病的方法,更是中醫區別于西方國家醫學的重要特徵之一。

  排異本能是一個系統,是把體內異物自主性地排出體外的一個系統,不是一個方法,也不是任何外力的行為,完全是生命自主的。但是我能看得出來:異物在身體周圍組織的,排異本能會在汗腺中排出來;有的病毒不能從汗腺排出,排異本能便在迴圈末梢微血管排出,我們可在皮膚上看到出血點或丘疹;有些異物在上部,排異本能便以嘔吐形式排異;有害物在體內器官、組織,排異本能從大便排出;有的異物是液體的可以從尿排出。
  有人提出:在體內器官、組織中的異物怎麼排出來呢?我回答說:生命一開始便有自我更新的本能系統。身體內,器官組織中死亡的細胞是怎麼樣排出來的呢?我想,這些死亡的細胞以及有害廢物會進入微迴圈中,再從大循環進入腺體,如腸腺、胃腺、汗腺……經腺體分泌在胃腸道、膀胱、汗液排出體外。這升降出入的本能,在這個內外開放的人體,自從生命發生開始的自我塑制、自我更新本能活動就是以排異系統通過這個路徑向外排出異物。所以,排異系統對待一切進入體內的有害物都會以這個方式排出異物。
  我們認識了生命的排異本能系統。我們再看中醫是怎麼治病的,我恍然大悟:原來中醫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認識了生命本能,而且順應生命本能的趨勢,用利導來説明本能系統,排出異物。自《傷寒雜病論》問世以來,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方法”。當然,任何一個科學理論都是“方法”來體現的,用“方法”來驗證的。我們對排異系統中的一般方法和具體方法各舉一二例與大家共識。

  (一)發汗法
  發汗法是排異系統中的一個一般性方法。發汗法是排異本能系統對侵入體內的有毒有害物的排異反應。當有毒物質侵入體內時,排異系統便提高體溫,加強體周圍組織供血,增強汗腺分泌,經營一次排汗把有害異物排出體外。但因為汗腺分泌出現障礙,雖然體溫升到38℃以上,全身肌組織繼續顫抖製造體溫,汗仍不能出。這種情況,中醫看排異的趨向是向外排汗,但汗腺不分泌,於是順應排異的趨向,用通血脈、促汗腺分泌的藥物幫助排異本能發汗。汗出,異物排出體外,病癒了。仲景稱為“發汗法”。
  發汗法的代表方劑是:
  (1)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麻黃發汗、利小便,佐以桂枝則發汗。桂枝通血脈。杏仁祛痰止喘咳。甘草緩急。
  (2)葛根湯: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3)大青龍湯: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大棗。
  (4)小青龍湯:麻黃、桂枝、芍藥、甘草、乾薑、細辛、五味子、半夏。
  (5)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炮)、細辛。
  (6)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甘草。
  以上是排異法系統的發汗法。

  (二)解肌法
  解肌法也是排異系統的一個一般性方法,與發汗法並列為解表方法。其共同處為都是從身體表面汗腺中排異。發汗法是在身體無汗的排異趨勢中,用促進汗腺分泌的方法排異出表的。而解肌法是在排異反應排汗,汗出而又止,汗時有時無的趨勢中用的方法。這是根據什麼呢?發汗時有時無是身體的體液不足,不能持續排汗,因而異物不能排出。仲景用通血脈增體液的方法順應排異本能趨勢。為了區別於發汗法,稱為解肌法。解肌法的代表方劑為桂枝湯。
  (1)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熱稀粥。(這個方劑中桂枝溫通血脈,芍藥舒緩血管,甘草緩急,生薑大棗熱稀粥增加體液,充實體表供血,以順應排異趨勢)
  (2)桂枝加葛根湯方:桂枝、芍藥、葛根、甘草、生薑、大棗。熱稀粥。
  (3)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桂枝、甘草、芍藥、生薑、大棗、厚樸、杏仁。熱稀粥。
  (4)桂枝加附子湯方: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附子(炮)。
  (5)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桂枝、甘草、生薑、大棗、附子(炮)。
  (6)桂枝去芍藥湯方:桂枝、甘草、生薑、大棗。
  (7)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湯方: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茯苓、白術。
  (8)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方:桂枝、芍藥(加倍)、生薑(加1/2)、人參、大棗。
  (9)麻黃桂枝各半湯方:麻黃湯的二分之一,桂枝湯的二分之一,合為一方。
  以上是解肌法,舉例說明:解肌法與發汗法都是向體表通過汗腺排異的方法,但不盡相同。為什麼不同呢?因為排異的趨勢不同。我們看到了,知道了:不同的排異趨勢就要不同的排異方法。方法是根據排異趨勢而制定的。這個做法我們叫“因勢利導”或“順勢利導”。在以後我們所說的許許多多的方法,都是“因勢利導”的方法。

  (三)透表法
  透表法與發汗、解肌不同。發汗法、解肌法都是從汗腺分泌排異。透表不是通過汗腺分泌排出異物,而是從微循環出血排異。這是病毒本身特性決定的。我們是順應自然規律的理念。我們知道:一切生命都有本能特性。我們沒有必要去改變生命的特性。比如:有的毒株只在血裡生活,不在液中生活;有的則不在血中只在液中。比如:麻疹、腦炎、帶狀皰疹……之類,只在血不在液。這些毒株也是要從體表向外排異,但是不能用發汗法。為什麼透表不能用發汗呢?透表誤用發汗會有什麼結果呢?我們是因勢利導,是根據排異趨勢而決定用什麼方法。透表法是根據排異反應是從微循環出血排異的。如果用發汗法發汗,汗出則體液喪失,血液濃度升高,不利於迴圈,迴圈不利則給排異增加了障礙,會造成死亡。所以,透表與發汗不可稍有差錯。透表法舉例:
  (1)銀花連翹牛蒡牡丹湯方:銀花、連翹、牛蒡子、牡丹皮、桂枝、赤芍、桃仁、紫草、甘草。
  (適合流行性感冒有咽部充血腫疼者。有發熱畏寒或無明顯畏寒發熱者均可服用。)
  (2)銀翹湯方:銀花、連翹、牛蒡子、紫草、板藍根、桔梗、牡丹皮、甘草、赤芍。

  (四)吐法
  所謂吐法,也是排異本能系統因勢利導的方法之一。不是我們使人吐,是人的排異系統要吐出異物,而發生了障礙吐不出。我們看到了障礙在哪裡,順勢利導,這個方法叫做吐法。
  吐法排出的異物是在胃中、在膈以上的組織中的異物。膈以上的組織怎麼會從胃中吐出來呢?這與體內組織的異物可以從結腸排出來一樣。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人在自我更新中,身體任何一個組織,一個細胞都會從身體內排出異物。身體是內外開放體,升降出入自主。排異法是生命固有的本能。嘔吐,是我們看到的本能排異活動。吐法,是我們因勢利導的方法。
  瓜蒂散方:瓜蒂、赤小豆。

  (五)下法
  下法是用通大便的方法實現排異目的的方法。下法是排異系統最豐富的方法。這是因為排異本能系統有把全身內部組織的異物排出來的能。比如:汗法的排異限於體表組織;吐法的排異限於膈以上組織,而下法排出的是全身內部組織的異物。因為下法涉及的面廣,而且在臨床上又權衡輕重緩急,因此排異系統的下法方劑便產生了許多變化。下面我們由輕到重舉例說。
(1)       清下法:
  清下法是清除內部還沒有結成硬屎的異物,用通便的方法,排出異物。這是下法中的輕劑,習慣叫清法。清便是清除的意思。說清熱是因為身熱退去了。實際是清除了異物,高熱才退去了。
  ①   白虎湯方:知母、石膏、粳米、甘草。
  ②   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石膏、粳米、甘草、人參。
  ③   瀉心湯方:大黃、黃芩、黃連。
  ④   附子瀉心湯方: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⑤   生薑瀉心湯方:生薑、黃連、黃芩、人參、半夏、乾薑、甘草、大棗。
  ⑥   甘草瀉心湯方:甘草、黃芩、黃連、人參、半夏、乾薑、大棗。
  ⑦   半夏瀉心湯方:半夏、黃芩、黃連、人參、乾薑、甘草、大棗。
  ⑧   梔子豉湯方:梔子、香豉。
  ⑨   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甘草、香豉。
  ⑩   梔子生薑豉湯方:梔子、生薑、香豉。
  ?   梔子厚朴枳實湯方:梔子、厚樸、枳實。
  ?   梔子乾薑湯方:梔子、乾薑。
  ?   茵陳蒿湯方:茵陳、梔子、大黃。
  ?   梔子蘗皮湯方:梔子、黃蘗、甘草。

(2)下法
  ①調胃承氣湯方:大黃、甘草、芒硝。
  ②小承氣湯方:大黃、枳實、厚樸。
  ③大承氣湯方:大黃、芒硝、枳實、厚樸。
  ④大陷胸湯方:大黃、芒硝、甘遂。
  ⑤小陷胸湯方:栝婁實、半夏、黃連。
  ⑥桃仁承氣湯方: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甘草。
  ⑦抵當湯方:大黃、桃仁、水蛭、虻蟲。

(3)和下法
  ①大柴胡湯方:柴胡、黃芩、半夏、生薑、白芍、枳實、甘草、大棗、大黃。
  ②柴胡加芒硝湯方: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芒硝。

(4)下淤血法
  ①大黃牡丹皮湯方:大黃、芒硝、牡丹皮、桃仁、瓜子。
  ②下淤血湯方:大黃、桃仁、蟅蟲。

(5)利尿法
  利尿法是排異本能系統排異方式的一種。存在組織中的液體廢物本來是通過腎而排出體外的,因泌尿系統出現了障礙,水液廢物瀦留在組織中不能排出而出現了種種反應。利尿法是順應本能排液體異物的方法。在《傷寒雜病論》中利尿的代表方劑舉例如下:
  1、苓桂術甘湯方:茯苓、桂枝、白術、甘草。
  2、豬苓湯方: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3、苓桂甘棗湯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4、五苓散方:豬苓、茯苓、澤瀉、白術、桂枝。
  5、茯苓甘草湯方:茯苓、甘草。
  以上所舉是排異本能系統的排異方法與排異方劑的一部份。從這些方法中,我們要看到些什麼呢?可以看到幾個問題。
  一、我們看到了排異本能系統的真實性。舉世皆知人體是由有生命的細胞組織構築而成。細胞的生命更替保存了人的生命。生命的自我更新本能系統自然有一個出入程式:進入的是非生命物質;進入後改變為生命物質;排出的仍是非生命物質。所以我們稱為異物,叫它排異。由於這個排異系統的存在,保持生命的常新與不受外物的傷害。無論是從體表面排汗,由胃分泌而湧吐,由腸分泌而排便,由腎泌出而利尿,由迴圈排出而出血……體內的異物各從其近便而排出體外,使生命恢復常態。這是我們看到排異系統對生命的保護性。
  二、排異本能的方向性是什麼?排異本能是一個系統的排異程式。一身內外相通,上下相通,左右相通,有升有降,有出有入,以信息交互連結,自主性運動的能態。排異系統根據異己物質所在的部位,從近便的通路排出。所以,我們要根據排異本能趨勢,向體表,向汗腺,向皮下微血管,向大便、小便,向吐,向出血……等方向而順勢利導,萬萬不可違悖!
  如果有人問:排異本能,誰看見了排異本能?你根據什麼說排異本能是存在的生命系統?你怎麼向我證明排異系統是實在、實有的東西呢?我看不見的東西,我不相信它存在行不行?我對他說:隨便。信不信由你。看見的東西是存在的,我看不見的東西只要存在,看不見也是存在,我承認它存在。你看不見的東西,我能看得見。我們說排異本能是看不見的無形無質的能。您可以看見這個人發燒,排出汗來,病沒了。有的通一次大便,病好了。再加上我上面舉出排異系統的方劑,都證明了排異系統的存在,與排異系統的神奇!這些方劑是實現排異本能的終端證明。我想每位元朋友都會在方劑這個終端中認識到生命本能排異系統。這個排異過程便是排異系統可以看得見的能態。
  我想說一個與排異本能系統相關的問題。我們怎麼能知道排異本能的排異趨向呢?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識別排異趨向,我們就不能用順勢利導的方法去幫助排異本能。
  人體生命本能中有一個信息系統。這個信息系統就是我們常說的人體的“經絡”系統。是這個系統把排異本能系統中一切的排異行為過程從內部傳遞出來許多的現象,如脈象、舌象、體象、聲象、色象、意象、物象等。這些現象傳遞出來的信息,便是排異本能趨向的信息。生命信息是一個系統,不僅是傳遞排異信息。信息系統我們在下面有專題研究。

  九、    自主調節系統
  “自主調節系統”,是生命本能中一個重要的系統。比如說,生命活動從自塑本能到自我修復、自我更新、排異、應變,這些系統活動是在一個大程式之中。這個大程式中各個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活動,以及每個本能系統內部多器官、組織之間的活動上下、內外、左右、縱橫、高低、消長、強弱、進退中的升降出入的均勢平衡,都是自主調節系統所主宰的。自主調節系統就是這樣一個系統。
  我看到了這個自主調節系統,在中醫的典籍中也有關於這個系統的文字表述。中醫說:“命門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三焦為相火之用,分佈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遊行天地之間。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腑,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這段話正好是對自主性調節本能系統的表述。不過千年前後的語言文字變化,使表述的語言文字也不同了而已。“命門”是什麼?是第十四椎下,兩腎中間處,中醫稱為“命門”。為什麼要把此處稱為“命門”呢?如果要給“生命能”找尋一個出處,證明“生命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就把此處作為了生命所來之門。生命是從這個門來的。為什麼定為這兒而不是別處呢?我想應該是這個原因:當精子帶著生命能進入卵子形成生命的時候,胎兒攝入母血來塑制自我。母血由胎盤吸收,從一條管子進入兒臍。兒臍有一管接十四椎下麵,由一管與肝門相通,另一管與腎相通。母血由此入肝進行分解、變化、合成生命物質,所余異物儲留在腸中。進入迴圈中的液體廢物,由腎濾出由此處還出兒臍,從胎盤排出,母親代為排出體外。由這個過程看,十四椎下是先天期中人在“自塑”過程中物質出入的門戶,似乎生命的“能”是從這兒來的。因此,稱此處為“命門”。這是中華民族先哲的意思,我們明白即可。這是“命門”一詞的內涵。“相火”是什麼?為什麼說“命門”為“相火”之原?“命門元氣”是什麼?為什麼說“相火為命門元氣之用”?
  “相火”是指推動生命活動的動力,就是推動生命活動的“生命能”。因為相火是源出於命門的“元氣”的“用”。“用”是什麼意思呢?“用”是與“體”相互對應的概念。比如,翅膀是體,飛翔是用。元氣是“體”,“相火”是“用”。為什麼把“用”稱為“火”呢?“相”又是何意呢?中醫把“能”稱為“火”是因為二者有很多屬性相同:一、能與火都是無形體的;二、能與火都發生熱量的;三、都是消耗物質的;四、都是看見活動而來去無蹤跡的。“能”與“火”有著這些共性,所以古代人稱“能”為“火”未必不是智慧。至於“相火”的“相”字,是對“君火”而言。“君火”指先天的“生命能系統”。中醫說:“命門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有天地之後而有“相火”的用事。“君火”是先天的生命能系統。“相火”是有了形體,有了器官組織之後的能系統。因為“相火”的功用是五臟、六腑、營衛、經絡的總領。如果沒有五臟、六腑、營衛、經絡,當然也就沒有其總領。總領是“相火”的功用,“相火”的用是“三焦”。我們換個表述方法,就是生命能在先天叫“元陽”,在後天叫“相火”,“相火”的功用是“三焦”。“焦”是什麼意思?“焦”是“火”的功用產生的“象”。看一看:一個無形的“火”會不會把有形的物質“焦”化。我們看到了“焦”,就是看到“火”的“用”。這種命名用詞只有漢文字才有可能這樣美妙。太美妙了!
  我們知道了“焦”的意義,那麼為什麼用“三”來說“焦”,“三”是什麼意思?說這個問題必須從“相火”說起。“相火”即是生命本能,推動一身器官、組織生命活動的能。而一身上下左右的器官不同,功能不同,一切活動都是“相火”的功用。很複雜,而且又是一個調節系統,表述很困難。如果把“相火”這個生命能系統分為上中下三部份,就方便了很多。所以,把“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我們再看看“三焦”的表述:“三焦為相火之用,分佈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遊行天地之間,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上下、內外、左右之氣;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號中清之腑。”三焦分佈命門元氣,是三焦把生命能系統分佈到全身各器官、組織、細胞。人體像一個天地,三焦無所不至,無所不在,遊行在這個天地之間,主宰這個自然體的升降出入,在這個自然體中一切的器官、組織的上下、左右、內外功能的調節。上焦的攝入,中焦的運化,下焦的排出,都是三焦的主宰。但是三焦是一個中清的器官,沒有形體,沒有器質的。也就是說三焦是沒有器質的生命能系統。什麼能系統呢?一切器官、組織功能的升高、降低、排出、攝入,以及上下、內外、左右的調節功能。從中醫經典的論述,我們可以說:這是中醫對“自主性調節”本能系統的認識。

  自主調節本能系統的臨床意義
  自主調節本能系統在臨床上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人體生命過程中,一切器官、組織的功能障礙,程式紊亂,都會在自主調節本能的活動中恢復常態。我們怎麼會知道自主調節系統有這個能力呢?我們都可以看得見。
  我們的體溫調節:當氣溫、室溫,只要是身處的環境溫度超過我們體溫時,調節系統便會排汗散熱平衡體溫。當身處環境溫度過低時,我們的調節系統便會收縮皮膚保存體溫,或肌組織顫抖製造提高身體溫度以平衡體溫。這是自主調節本能系統時時在活動著。
  我們的肢體、思維活動是需要營養來維持的。比如:葡萄糖、氧以及其他物質,供給這些物質的是血循環。我們在停止活動時,對這些營養物質的需要量少,供給相對降低,迴圈相應降低,心率降低;當我們劇烈活動時,如運動員競技時、我們感情激動時,我們需要的營養物質量大大增多,迴圈量相應增強,心率提高,每分鐘可達130-180次以上。這是自主調節系統對供血的調節。
  我們在生活中常有饑飽勞逸。當我們飲食豐美而充足時我們會有較多的富營養食物攝入,我們除去活動消耗尚有大量的營養盈餘,我們的調節系統會存儲起來。這就是調節系統把大量葡萄糖變化成脂肪,貯存在臟器間與皮下脂肪庫內。當我們攝入營養不足,又要大量活動、大量消耗時,調節系統又把貯存的脂肪游離出來變化為葡萄糖供給體能活動需要。這是調節系統對營養物質的調節。我們只舉出葡萄糖與脂肪的調節。在這個營養調節系統應包括脂肪、葡萄糖、蛋白質,各種維生素,以及其它微量物質。這個本能調節系統調節著一切營養與活動消耗關係的均勢平衡。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系統。如果這個系統發生了障礙,許多的生存問題都會發生。比如:生命物質合成利用發生了障礙,人體的“自我修復本能”降低,身體要發生潰瘍不能癒合,傷損不能修復,許多疾病都會發生,而不能痊癒。如風濕、類風濕、紅斑狼瘡、硬皮病、過敏性疾病等等。營養物質的合成利用發生障礙,必然活動能力低下,精神萎靡,出現衰老、短壽;又可發生高脂血、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等等。我只不過是舉兩個病例來說明“自主調節系統”中的一個代表性疾病,實際直接與間接發生的疾病會很多很多!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我們共同看一看:
  脂肪攝入太多而利用太少,勢必把脂肪儲存起來。久而久之,脂肪會大量進入血液,造成高濃度脂肪血。脂肪便會粘附在血管壁上,滲透入血管組織,血管腔變狹窄,特別是微循環發生障礙,血管組織通透性降低,細胞組織供血不足,細胞饑餓,長期得不到營養便會餓死!“生命本能系統”中的“共生性本能”使心臟提高供血能力,保障細胞的生存。於是心臟提高血壓,以滿足供血的需要。這是高血壓發生的原因。血壓是因為保障細胞不會餓死而升高,組織不會缺血性壞死。高血壓本身是病嗎?吃降壓藥是有好處的嗎?每一個人都會明白!擴張血管降壓是錯誤,所以把一個簡單的病搞成“終身病”、“終身服藥”是個歷史的悲哀!
  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同是營養物脂肪與葡萄糖的轉化、利用發生障礙而致病。葡萄糖不能利用,大量葡萄糖進入血中。血中糖濃度超過標準便會從腎泌尿中排出。體內糖在紊亂的程式中又會變脂肪,因脂肪轉化過程中進入血液又會造成高血壓的機制,發生高血脂、高血壓。由此,分泌功能疾病,代謝功能疾病,蛋白質降低又發生免疫功能疾病。一個循環系統中大血管病、周圍血管病、微血管病,其併發性疾病蜂起。是多少個病?
  這些病為什麼都不能治癒?其實不是不能治癒,而是沒有治癒的方法。生命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命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是不可改造,不可對抗,不可取代的!要用順其勢而利導的方法,這些病都可治癒。而且是像中國的兵法一樣“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中醫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只要調節本能系統這樣一個方劑,上面所有的原發、繼發的疾病完全消失了。大自然是最真實的,我治的是系統的障礙,它還我的是系統的障礙恢復常態,就是系統的疾病全部消失!原來人類幾千年追求的夢想,今天出現了。
  自主調節系統對人體的穩定性是一個動態的調節穩定。比如,我們的器官、組織,五臟、六腑,都不是把一團肉放在胸腹腔內,而是用韌帶組織系在脊柱間,以系膜相連,有次序地佔據各自的位置。但這些器官、組織又必須不斷地在自動、被動地活動中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中穩定存在。例如:體操運動員的鞍馬、空翻、跳高、舞蹈、拳擊等等劇烈運動,內臟肝、腸必然被動地在上下左右活動,但當運動停止,各臟器各就各位穩定在自己的位置,沒有絲毫移位。再如:今天中午我吃下五大碗炸醬麵,重量2000克,我的胃並不下垂。昨天我兩餐沒有吃東西,我的胃也並沒上提。這是什麼力量這樣神奇?這是一個自主性穩定調節系統。這是我們醫生在臨床上看到的胃下垂、肝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腸套疊、腸扭結,以及肌無力等等疾病的致病原因。有人對這個問題說是神經衰弱所致。我說為什麼會神經衰弱?當然這是回答不出的問題。因為不瞭解生命本能系統,不瞭解自主調節本能系統。這是我要說的“自主性調節本能系統”。

  十、    生命本能信息系統
  生命本能系統中有一個信息系統,早已被中醫所認識,而且應用了數千年。只可惜“無緣對面不相識”!
  這個系統就是中醫的“經絡”。對於針灸,建國以前,外國醫生根本不承認。就如他們說人參沒有藥用價值一樣。我們對此問題是什麼看法?也許是人人不盡相同吧。我本人是這樣看: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是愚昧的,一根毫針能治病是不可能的。後來知道了針灸,又要找到經絡這個東西,也就是找到這種物質。我以為:宇宙之中,並不是只有人看得見、摸得著、有形體的物質一種東西。“能”就是另類嗎?“生命能”又是一類嗎?有物質、沒物質關係到存在與不存在嗎?
  中醫“經絡”,我們在本能系統中重新認識,便是信息。或者說實際是信息,古代人稱呼為經絡。我們共同看一看,這是什麼?

  “經”是什麼?可以解釋為“徑”,路徑;或者是“經過”。因為經與“絡”相連,最好是作“路徑”解釋。“絡”是相聯繫,像網路一樣。再看中醫《素問》怎麼表述:“手之三陰,從胸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經脈專注,周流不息。”這是什麼?手六條路徑從胸走到手,從手走到頭。足六條路徑與手經相接連,從手走至足,又從足走至腹。在經之間有絡相連。這是個什麼路?不是血循環,不是什麼液體的通道。是什麼呀?是信息網路。相通的東西是什麼?物質?什麼物質?我說是“感應”。“感應”是什麼?“能”,“生命能”!
  人是一個複雜的生命能系統,沒有一個強大的精妙準確信息系統是不可能的。我們看到了植物的信息系統,動物,不論高低級動物都有一個信息系統。向日葵有沒有信息能?捕蟲花有沒有信息能?魚群在水中游,烏鴉、鴿群、蝙蝠群在空中飛。誰見過它們相碰撞過?最靈敏的信息能,我看是感應。
  我們說說人的經絡。
  針刺合穀穴,可以止牙疼。而且是左合穀對右側牙,右合穀對左側牙。你說是神經,我說是感應。你用解剖給我看。我不敢說你把神經切掉會如何,因為醫學可不能拿人做實驗。我說:刺百會治脫肛。這也可以用神經解釋嗎?針刺可以發汗,也可以排大便,利小便,可以催吐,可以治口苦、耳聾,治心悸,可以治結膜炎,慢性胃炎,腸炎……許許多多的疾病,都是可以用神經來解釋嗎?我想:不是用什麼物質傳導的問題,而是不能否認信息系統的存在。
  生命信息系統有兩種信息傳遞方式:一種是神經傳導,一種是感應。神經傳導的一類都是受意志調控的,比如我們肢體活動與語言、飲食活動之類的信息。另一類是感應信息,如心率、喘息、食欲、性欲及血壓、血糖、血脂的調節,本能系統活動中的器官、組織的共生性運動,應變性中的多器官、組織的和諧運動等等,這些都是感應信息。我不可能把這兩類信息一一列舉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太複雜,太多了!如果有朋友只承認神經傳導,否認感應信息,我要問:是什麼東西傳導給神經的呢?你不會說是神經傳導神經吧!據我所知,長期生活在物質世界的人,只知道物質,不知道宇宙中還有非物質的“能”存在。這樣的人非常忠於物質世界。誰說有非物質存在,誰就是他的敵人!就說是形而上學!是唯心論者!因為他是100%的唯物論者!我說這也不算毛病,很正常,與我們一樣正常。我倒想起來一個小故事,與本題目說無關也沾邊兒。
  我兒時有一個小友,他先天性高度近視。秋夜晴空,只看得見月亮,看不見星。我們告訴他天上有星辰。他說:“有月亮,我相信,說有星星我不信!誰說我也不信,你們騙我!”我們長到十幾歲時,我問他:“看見星星了嗎?”他說:“天上根本沒有星星!我怎麼會看見星星呢?”
  回來繼續我們的話題。
  信息網路最早是從人的生命本能開始建立的,最早認識生命系統信息網路的是中醫,就是“經絡”。而且會用生命信息保護生命的也是中醫,比如“針灸、推拿、按摩”治療。我們共同看一看這個生命信息網路的完美。
  經絡手、足各有六條。雙手各有六條,三條自胸通向手,另三條從手通向頭。雙足各有六條,三條自腹通向足,另三條自足上頭。這是十二條經。雙手、雙足共十二條經,六條自雙手經胸入頭;六條自雙足經腹入頭。六條自足入頭。十二經加任、督二脈,總匯合點:“百會”。十四經脈形成一個相互交通的大環;經脈大環又由無數的孫絡連通成一個相互交通的大網路。試看,這樣一個精密細微的信息網路除了人的生命能系統中,哪裡會有呢?這十四經脈為什麼總匯在頭呢?因為頭是生命信息的中心樞要。頭上有接收信息的器官。一切聲、色、光、象、氣、味……等等信息會被頭上的眼、耳、鼻、口、舌接收器捕捉到送達信息中樞去處理。信息中樞可傳導到胸、腹、手、足,任何一個組織,再由本能系統作出指令。信息中樞有儲存信息、記憶信息的能力,並有能力隨時可以調出任何一條儲存的信息聽用。這個複雜的精密大信息系統一切能量消耗、軟體、硬體都是生命自己用自製的生命物質自己製作的。因為這是生命能系統的一部分——生命信息處理系統。

  中醫用生命信息治療許多疾病,這已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事了。這就是針、灸、砭石、推、拿、按、摩、點、刮……等等方法。盡人皆知,經絡針灸在臨床中創造了許多奇跡。但經絡為什麼能治病呢?
  我們知道了生命信息系統,那自然就把經絡針灸治病的神奇解釋了。信息是什麼?信息系統是什麼?是傳遞生命過程中各個局部的活動情況到處理中心,處理中心根據各局部組織的情況發出指令,保持生命活動的和諧常態。如果信息系統中任何一條傳導通路或感應通路阻滯或不暢,勢必引起某一局部的活動失常或障礙,這便是疾病。上述針灸、砭石、推拿……等方法可以使信息通道恢復敏感,使下達指令上傳信息,通而暢之,則障礙、阻滯消失,生命活動恢復和諧生態,便是經絡針灸的治療作用。總之,信息不過是上達下通,保持敏感性、通暢性而已。
  臨床中信息系統,是中醫認識疾病的唯一根據。中醫的脈象、舌象、色象、聲象、體象、物象、意象,都是信息系統對疾病信息傳遞的由內及外。許多的疾病都反應在循環系統,出現脈的不同現象:或浮、或沉、或遲、或數、或弦、或細、或滑、或澀……很多疾病反應在分泌系統,出現舌苔、津液的變象,或薄、或厚、或黃、或幹、或膩……也有很多類出現。面色、膚色、語言聲音、坐臥姿勢、自我感覺、情緒的變化,這些都是內部信息的傳遞。這些都是中醫望、聞、問、切的根據。比如,脈象“浮”,表現橈動脈淺出,迴圈向體周圍組織供血增加,體溫升高,頭疼。我們知道:這是外源性疾病,是向體表排異的趨勢。再如,舌苔薄白而幹,脈象弦細。這個脈象顯示動脈血管收縮,失去調節能力。舌苔顯示唾液分泌粘稠唾液,很少分泌稀薄唾液,反應分泌調節失常,可以判斷為內源性疾病。諸如此類,這些內部傳導到外部的信息,成為中醫認識疾病的唯一根據。中醫用針刺左右對稱的穴位,受針者左右感覺強弱不同的,是有病的信息。遇到左右穴位針感相同的,是病癒。如施針者刺病人穴位,“不得氣”的(得氣的針刺入穴位,如魚吞鉤,肌組織收縮把針緊纏住為得氣),如針刺入豆腐的是病已嚴重至極的信息。
  中醫認識生命信息系統已久,上至幾千年。中醫利用生命信息治療疾病也有幾千年歷史。今天提出一個生命信息系統,並不是突然的。如果感到突然,那是對中醫的不瞭解。

  十一、意念能
  我想與諸位說我們的意念可發生“能量”。我先聲明一點:我說的“意念能”絕對與所謂“特異功能”毫無關係。如果是千萬人沒有、只你一人有的功能,那有什麼普遍意義呢?大自然中有多少萬種動物,為什麼只給那麼少的幾個人生有這樣、那樣的非常奇特的功能呢?而且引起了許許多多的爭議!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想議論,浪費大家的時間。我本人是敬而遠之。我說的“意念能”,是諸位可看見、感到,而且人人可以體驗的。
  意念可以看得到嗎?意念怎樣會發生能量呢?“意念能”可以看得見嗎?這些問題都是很簡單的問題。你想什麼,人看不見。就是你的意念,別人看不見。你的意念能也看不見。“意念能”與其它能一樣看不見。必定是能依附在物質上,我們看見了物質的能態,才看見了能。我們看見的是“能態”。我感到了、見到了“能”的存在。“意念能”這個東西,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體驗著,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而已。我說一個大家有共同感覺的“意能態”。唐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為什麼路上行人欲斷魂呀?為什麼清明雨紛紛會這樣傷人的情緒呀?這是為什麼呀?不用說,杜牧本人在想什麼?清明時節正是掃墓時候,自然思念故去的父母親人,又值陰冷雨濕的天氣。意念所發生的是路上行人的極度傷情,使這麼多人傷情的“能”!千餘年來杜牧的一個意念發生的能量是如此悠久、深刻、普遍!我再說一個“意念能”。蘇東坡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語,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蘇東坡一個悼念亡妻的意念,產生了千年以來多少人一讀一行淚的能量!難道我們還會不承認意念產生能量嗎?明末愛國將軍史可法與揚州共存亡,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剛烈堅毅殉國,不是意念能做出這光照千古的事蹟嗎?明末洪承疇松山被俘絕食殉國的決心卻在美色的誘惑下降清了。洪承疇百萬雄兵統帥,是被什麼力量擊潰了?意念能!這一類的意念能所發生影響,有很多是影響了歷史的事例。諸葛亮的空城計,那諸葛先生製造了司馬將軍的一個意念,使司馬退兵了。這與用美人使洪承疇產生了一個意念,洪大將軍投降了一樣!古往今來,在各個領域都有用意念能達成什麼目的的智者,今天中醫為什麼不能用意念在臨床上發揮作用呢?我有很多經驗,證明意念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發生過消極的和積極的影響。我見過許多病人,在檢查確診為癌後,立刻面色蒼白,站立不穩,不能行走,吃不下,睡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手術,化療,死亡,前後不足三個月。另有一農民,檢查確診為癌後,堅決拒絕治療,談笑自若,如無其事。我問他:“你怕嗎?”他說:“不怕!怕什麼?人有生就有死!早晚是一死,心驚肉跳地怕著死,不如高高興興地死,活一天樂一天。”我問他:“你為什麼不治呢?”他說“哎呀!要幾十萬元我花不起。我不能為賭一條命傾家蕩產,還要給兒子留下一輩子還不清的債。賭輸了還是家破人亡!算了,我沒那麼大罪!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吧!活一天樂一天吧!”結果,這個農民至今還活著,已經十七年了。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用一句話說:害怕、恐懼、憂慮的,沒有痊癒的癌症;放鬆、樂觀、向上的痊癒的是多數。這就是意念能的臨床意義。

  這有什麼道理嗎?為什麼恐懼、憂慮的癌症患者必死?為什麼樂觀放鬆的病人多愈呢?有這個事實必有這個道理。
  癌是怎麼發生的?我說是我們在“更新自我”的過程中一些死亡的細胞、衰老或不健全的細胞與其它不健康的物質,因排異系統障礙,這些東西必會堆積在一個不通行的地方,形成一個腫物。一旦形成腫物,如果再排出去,必須由生物化學酶來溶解腫物,然後通暢了排異系統的通路。腫物的形成與腫物排除都在本能系統的活動中。
  我們知道:生化酶的分泌與不分泌,受到情緒的影響。憤怒、憂慮、恐懼這些意念的刺激會使分泌停止或降低,會使生命的信息系統發生障礙。腫物的溶解與排出發生障礙,腫物是有增無減。反此,情緒放鬆,信息通暢,分泌活動增強,生化酶泌出(如水解酶、裂解酶……),腫物得到不斷地溶解,不斷地排出,而最後消失。在本能系統理論中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情緒真的能影響分泌嗎?我們還是講人所共知的故事吧。記得民族英雄岳飛對士兵說:“臨敵有唾液可咽者是勇士!”有過恐懼經歷的朋友知道:當恐懼時口腔是乾燥的。憂慮的人、恐懼的人、憤怒的人,都沒有食欲,為什麼?唾液及許多消化液都極少分泌或無分泌。分泌腺不分泌是因為降低了運動。這怎麼會有食欲呢?勉強吃下去,胃口也會脹懣難受。

  恐懼、憂慮、憤怒這些意念都能成為刺激,導致病理變化。而平靜、喜悅都對生命活動發生良性影響。這是“意念能”對器官、組織功能性的影響。我可以向大家說:“意念能”是可以對人的生命活動發生積極和消極兩種影響的。我見到過也調查過許多九十歲以上的健康老齡人。無論是養尊處優或是饑飽勞碌,無論是高脂肪高營養或是粗糧素食都有一個好情緒,所以都是健康長壽的。我們能不能把“意念能”引進醫療與養生中來,列入藥物療養、飲食療養、經絡導引療養、意念情緒療養,療與養合一,四位一體的立體醫療體系?這是可行的,是必然要整合為二十一世紀的立體醫療的醫院形式。這個模式的醫院我一定在有生之年興建。

  結 語
  我們認識了本能,解決了人與自己的關係。我們認識了人與社會,解決了人與人的關係;我們認識了生命,是為了要解決人自己的問題,就是人怎樣對待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這就是養生與醫療的內容。當我們還不懂生命的時候,我們有很多事是自己做錯了而還不覺得!當我們知道了生命是什麼,我們也發覺了我們錯了什麼,我們的親人被無辜的奪去了生命!我寫到這裡,我在流淚!我相信有很多人讀到這裡也會與我一樣流淚的。我們的同胞2003年調查已經95%是不健康的(國際衛生組織調查)。這是我們的過錯嗎?這是誰的過錯?試問:近百年為什麼要三次消滅中醫?奉告那些消滅中醫的好漢們:昨天也許你不知道自己是幹了什麼事,今天也許還不懂,明天你會知道的!95%不健康的人是什麼原因增長到這麼高位數?人類不久便會明白!你也會明白!




















第二篇 認識疾病

  一、   什麼是疾病
  我們怎麼樣看待疾病呢?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必須說清楚。過去,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東西。認真說:並不是說得出來。那麼什麼是疾病?我們說的不是疾病的外在表現,比如說發燒、頭疼、高血壓、高血糖、腫瘤……不是這些。我說的是疾病的內在本質,這就不是容易回答的了。可是,如果不瞭解這個本質的內容,你就不知道怎麼樣治,怎麼樣是正確,怎麼樣是錯誤,這非常重要。
  疾病是生命過程中一個非常態的現象。為什麼說是非常態現象呢?因為生命的正常狀態是沒有疾病的狀態。醫學家們對疾病大多是從外在現象上認識,極少在本質上講病。所以,就出現各種各樣的認識方法。當然,見仁見智者有,而逞異標新者也有。於是就出現了七個辨證體系:最完美的應該說是“六經辨證”體系。這是辨證施治的奠基者,可稱辨證之祖。其次,“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因辨證”等等。七個辨證體系形成七個流派,七家不同的理論,不同的治法。兩千年來,中醫在這個七個流派、七個辨證體系影響下,沒有統一的方法、統一的理論。因而出現了五個醫生看同一個病,會出現五個不同的說法,五個不同的治法,五個不同的方劑。這個問題常被人作笑料說。我說這並不是錯誤,是歷史造成的結果。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有學者要統一辨證法。談何容易!至今半世紀過去,沒聽見有什麼統一辨證法的動靜!
  統一辨證法是必然要統一!當初多流派是因為沒有統一的理論,學者們從多方面去探索的結果,是必然的過程。但統一的理論又談何容易。理論的多元不是誰下一道命令便可統一,必須要在一個大的發展中,出現一個完美的、更容易明白、容易掌握、行之有效的、更準確的方法自然會取代那些有缺陷的、模糊難懂的、不好掌握、效果不確定的辨證體系,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發展。這不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可以實現的。
  今天我們怎樣看待這七個辨證體系呢?我不願在這篇文字中評價它們,我只說怎樣看待它們。過去我們不能認清它們,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它們中間,只看到它們不同。如今我們站在它們之外,它們上面,看明白了。正如詩人教我們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我站在了生命本能的高度再看,六經辨證體系是最完美的,但有一定局限。其他都是在各自的方面不完整的、各有所偏。站在生命本能系統看人的疾病的來路和去路,我們自然知道怎樣去認識疾病:從來路上看它如何來,這是辨證法;從去路上看它如何去,這是治療法。你看到了嗎?辨證治療原來是這麼簡單!簡單,“大道至簡”!莊子告訴我們的,明白了——“大道至簡”。
  生命本能系統中有一個排異系統,這個系統是把一切外界進入的異己物排出體外,以保持生命的穩定性。另一個是自主調節本能系統,這個本能系統是對內部功能性活動發生障礙時自主地調節到恢復常態,以保持生命活動的正常秩序。整個生命過程中只是這一外一內兩個方面時刻在守衛著生命。這明顯地告訴了我們,病就是從這兩個方面發生:一是從體外來的,還需要由排異系統排出體外;一是從體內發生的,需要由自主調節系統自行恢復。這就明確了:一是外源性疾病,根源於外界,還出於外界,我們便稱它為“外源性疾病”;一是根源於人體內部發生的,需要內部自行調節,我們稱它為“內源性疾病”。這就是我根據生命本能,把一切大大小小的辨證體系為什麼統一的原因。我們已經不是從疾病現象去認識疾病了,而是從生命本能系統來認識疾病了。
  對疾病用本能系統來認識,用本能方法系統來治療,收到的是系統效應。這是我們今天中醫的發展,是對中醫辨證方法體系的統一,中醫對疾病的認識更精確、更簡單、更有效、更容易懂、容易掌握,是中醫上升到生命系統科學的認識方法。




  二、外源性疾病
  1、什麼是外源性疾病?
  凡是人體外世界的致病物質,無論致病生物與非生物進入人體引起的排異反應,叫“外源性疾病”。
  什麼是排異反應呢?我在第一篇的“自主排異本能系統”中說過,外界的一切致病物進入人體後,信息系統傳導到排異系統,引起了排異系統把致病物排出體外的活動,這種活動是排異反應。這反應是什麼樣子呢?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它是排異反應呢?我們要有一個外源性疾病的界定,這個界定就是各種各樣的排異反應的共性。共性是許許多多的排異反應,不論有多少差別,但它們有共同的表現。我們只要看到這個排異現象便知道它是排異反應,因為這個現象是所有的排異反應的本質。

  1、         外源性疾病的界定:
  甲)發熱、體溫升高
  這是外源性疾病最具有共同性質的體象。因為發熱是人體機能活動超常的反應,是器官、組織機能亢進的表現。人體的機能、器官、組織活動,本來是在和諧穩定的狀態下活動,這是一個基礎代謝狀況,為什麼會突然亢進呢?這就是人體在對進入體內的異己物做出排除活動。這是個多器官、多組織的協同運動,是自主排異系統的反應。所以,凡是體溫升高、身體發熱的表現,就是外源性疾病的界定。
  如果身體不發熱,是不是外源性疾病呢?或者說,外源性疾病有沒有身體不發熱的呢?有,極少。一是沒有明顯的發熱,但這人的基礎體溫是多少?如果略高於基礎體溫,至少不低於基礎體溫,仍要以外源性疾病界定,需要參看脈象、舌象、意象等其他指標而後界定。另外有辨別真假性質的標準。
  乙)發熱惡寒
  發熱是體溫升高,惡寒是體溫升高的同時畏寒,甚至是全身肌組織顫抖,牙齒抖動作響。這個熱型是外源性疾病的一個最具典型性的熱型。為什麼體溫升高,甚至高達40℃還會畏寒呢?肌組織顫抖是為什麼呢?當我們處在低溫寒冷的天氣中,肌組織顫抖是製造熱量提高體溫以禦寒,而今天體溫高到40℃時反而肌組織顫抖還要製造熱量,為什麼?這正是我們要瞭解的內容。
  我們知道:體內溫度升高,應變性本能系統要排汗調節體溫,汗出後體溫平衡了。熱而畏寒,不正常。熱而汗不出,仍要肌組織顫抖自我增高體溫,為什麼?是因排汗,汗不出,所以提高體溫,製造一次排汗。目的是在用排汗來排異。凡是發熱惡寒的體象,都必然脈象浮淺,這是迴圈器官向體周圍組織供血增強的表現。發熱惡寒是以汗排異的典型熱型。
  丙)發熱惡熱
  體溫升高而喜歡涼爽、厭惡溫暖,叫發熱惡熱。這個熱型是體內發生的排異反應。是排異系統提高代謝,對體內的異物以分解、代謝的形式或從大便、或湧吐、或以排尿、或以出血等等通路排異。發熱惡熱本身只在說明是體內器官組織提高代謝排異的信息。在這個高代謝的反應中,我們要觀察排異系統的趨向是什麼?是哪一個代謝通路有障礙,給以利導。
  丁)寒熱往來
  這個熱型是先惡寒,感到寒冷,甚至顫抖,但體溫不高。這樣發冷一時,便逐漸冷感消失,繼而體溫逐漸升高,但體溫升高時冷感消失而開始喜涼。這樣寒熱交替發作稱為“寒熱往來”。這個熱型的發熱是在排汗後才退熱的。雖然汗排熱退,但並不是病癒,“寒熱往來”還會一次一次地重複發作。
  這個熱型是個什麼排異過程呢?排異系統要從汗腺排異,體溫不足以支援排汗,則先發冷顫抖提升體溫。當體溫提高以後,汗排了,異物排出了,熱也結束了。
  這個熱型為什麼會這樣呢?排異反應發熱汗出,異物排出,反應結束。但是,排異系統是個多器官、多組織的和諧活動。這其間,共生性系統、信息系統,必須是和諧的生命狀態。然而,這個排異反應卻因為器官之間升降出入有所障礙,需要自主調節後才能完成排異。這就是寒熱往來多次反復的原因。這是一個特殊的熱型,有一個特殊的脈象,在說明著功能性障礙,就是脈弦細,而不是脈浮象。

  戊)日晡潮熱、晝熱夜涼、夜熱晝涼,長期低熱,都有各自特殊的根據,我們在這裡,暫不一一介紹。
  熱型(體象)、脈象、舌象、聲象、物象、色象、意象都是本能系統傳導的生命信息。我們必須七象合參,不可以偏概全。這樣才能得到生命本能系統的活動趨向,而因勢利導。

  3、外源性疾病經典案例
  下面所舉案例是我對《傷寒雜病論》中與清?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的幾個病例,用生命本能系統理法的詮釋。希望大家能夠對外源性疾病排異法理解。
  排異是一個系統。因為致病異物本身是不同的物質,所在的人體部位不同,引起的排異反應不同。也就是排異本能的趨向不同。當然利導的方法也不同。比如,發汗排異、解肌排異、透表排異、湧吐排異、清腸排異、下法排異、攻法排異、利水排異、逐飲排異、破血排異、瀉心排異……等等,都是排異,方式不同,形成一個排異系統。我們這是講病與人體本能之間的交互關係:致病物是怎麼來的;致病物進來之後,排異本能是怎麼對待這些致病物的;信息系統是怎樣把排異本能的意志告訴我們的;我們收到信息又是怎樣説明本能系統的。生病、治病,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這樣說,應該容易明白吧。生了病治好病,本來是個很簡單的事,可以使人人明白。我不贊成弄得神神秘秘,玄玄虛虛,看來很深奧,實際似是而非,以未知來解釋未知,以為是知,實則是糊塗。你明白了應該怎麼治這個病,你便也明白了不應該怎麼治。怎麼治能好,怎麼治是壞!這是我所希望的!
  1.                                            排異出表法:
  ①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的症狀表現是:“發熱惡寒(體溫升高到39℃以上),全身顫抖,頭疼,身疼,腰疼,骨節疼,無汗而喘,脈浮而緊。”
  這是《傷寒論》表述的流行感冒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知道,這是病毒感染。發熱,體溫高達39℃以上,全身肌組織顫抖畏寒,這是肌組織在製造熱量提高體溫。為什麼要提高體溫?要發汗,要從汗腺代謝出病理物與機體代謝物。這是排異系統對侵入機體的病毒發生的排異反應。頭疼,是外周迴圈血流增強,血壓相對增高,血氣外趨上趨,出現的充血性頭疼,這是因為不能排汗。身疼、腰疼、骨節疼痛,是病理代謝物質在組織中堆積,得不到代謝而發生的反應。又因為汗不出,體溫升高,肺以急促呼吸向外散熱,形成喘。脈浮緊,是外周血管因加強迴圈而浮出肌表。這一切都是為了排汗而發生,因為汗不出而持續不解。這個趨勢應該是很明白了:欲排汗而汗腺不開。
  排異系統“欲排汗而汗腺不開”。張仲景因勢利導用發汗法。為什麼用發汗法,而不用殺滅病毒的藥?張仲景深深懂得生命科學。用殺毒殺菌的藥到我們體內殺毒,殺死了病毒也殺死了我們自己。中國哲人講“投鼠忌器”。而且,用殺的方法,不僅我們自己受害,在生命的應變性本能中,病菌會改變自己以適應毒藥環境,那是更為可怕的結果。50年前的青黴素,使用到今天,出現的結果可以證明。張仲景對生命科學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宇宙萬物是相依賴、相制約的共生關係。人與自然是和諧共生,而不是你死我活。排異本能系統已明顯趨向排汗,只要汗出來,病理物隨之而排出,排異反應結束了,病便痊癒了。病的症狀表現消失了。發熱惡寒脈浮的本質是不是排異反應?
  “因勢利導”是張仲景治病的大法。為什麼叫大法?法是法則,大法則,普遍應用的法則。醫學用,軍事用,治國用……大禹治水也是用“因勢利導”而成功。張仲景治病一生都用“因勢利導”,因為這是個大智慧。流行性感冒“因勢利導”用發汗法,用麻黃湯主治。生命以發汗排異是不是人類的防病、愈病系統?
  麻黃湯方:麻黃15克、桂枝30克、杏仁15克(研)、甘草13克,上藥用水500毫升,浸20分鐘,煮沸,微火煮30分鐘,濾汁,渣再加水200毫升,煮沸,微火煮30分鐘,濾汁。二次汁混合,溫服二分之一。溫覆取汗,要求全身有小汗,不可汗出如水流漓。汗出太多,病必不愈。要求微似有汗,保持十餘小時,必熱退、神清、身和而病癒,餘藥不必再吃。這個病只要汗出周身而不過分發汗,一服必愈。如汗出不如法,或汗未出,則病不愈。
  麻黃湯主藥麻黃的作用是“發汗”。桂枝的作用是溫通血脈,開腠理,解肌發汗,助麻黃。杏仁祛痰,發汗,是肺組織的排異藥。甘草和中緩急。總之,這個方劑是發汗劑,但必須用於沒有汗的症狀。如病勢有汗出的症狀,絕對不可用。謹記!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性感染病,為什麼不用抗毒藥而用發汗劑呢?這是我們要說明白的問題。因為,病毒侵入人體,生命本能的排異系統已經做出反應——欲發汗排異。所以用發汗的方劑,一次汗出,病理物質被汗腺分泌排出體外,病癒。如服麻黃湯不如法,汗不出,必不能愈,因為病理物質沒被排出來。
  這個治法簡單明白,是按照生命規律,因勢利導的方法治療。麻黃湯是治流感的第一方劑。凡是流感身無汗的,都可以根據病勢考慮用麻黃湯發汗排毒。這張方劑組織得非常嚴謹:麻黃開汗腺,促汗腺分泌;桂枝溫通血脈開腠理,協助麻黃。因為汗是從血液中分泌出來的,沒有周圍血管的充足供血,汗是分泌不出來的。杏仁這個東西,我們單吃十數粒之後,吐痰很滑利,治咳喘很有療效,顯然有利於肺組織的排異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有發汗的作用。這三味藥以麻黃為主,桂枝為輔,杏仁為佐,甘草和中緩急,不失為天下第一發汗劑。

  流行性感冒發熱惡寒、身疼、頭疼、無汗而喘,醫生用發汗藥麻黃湯而治。服下藥後,出汗或沒出汗,鼻出血幾十毫升,病癒了。這在臨床上並不鮮見,然而這是什麼道理呢?
  張仲景對流行感冒發熱、衄血,區分了如下三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八九日不解, 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這一條是說八九日以後發熱惡寒身疼的表症仍在,這是當發汗的,用麻黃湯。服下麻黃湯後,仍發熱心煩,目暝,甚劇者,必衄血。出血了,病解除了。這個病例是吃了麻黃湯而衄血,病癒。為什麼?鼻粘膜出血,也是排異反應的形式之一,同樣有排異的效應。
  第二種情況是“脈浮緊,發熱,身疼,無汗,自衄者愈”。這是沒經吃藥,而自然出血的病例。沒經任何藥物治療,鼻出血數十毫升,病癒了。什麼道理?排異系統促使鼻粘膜出血,病理物質排除了。
  第三種情況是“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這一例是因為當發汗而沒有發汗,所以導致衄血。衄血以後,病沒解,仍發熱惡寒,無汗身疼,於是用麻黃湯發汗治療。
  以上這三種情況說明了一個問題,即流行性感冒用麻黃湯發汗而愈。如果沒有發汗,衄血也可以病癒;吃過麻黃湯與沒吃麻黃湯都可衄血而病癒;沒吃麻黃湯衄血而病不愈的,仍要用麻黃湯。
  麻黃湯是發汗,發汗是排異,衄血也是排異。流行性感冒必須排異才能痊癒,不排出異物則不能愈。衄血在流感病中,有醫家稱為“紅汗”,意思是與發汗等同看待。
  ②流行性感冒併發症
  《傷寒論》: “脈浮緊,發熱身疼,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所謂“項背強几几”,是指項背肌組織僵直,俯仰都疼痛。這種身體發熱而畏寒畏風、不出汗的病例,簡單地說,就是上述用麻黃湯的症狀而併發項背肌僵直疼痛的病例,這在流感病中是常見的。怎麼治呢?用麻黃湯加葛根、芍藥,名叫“葛根湯”。
  葛根湯方:葛根40克、芍藥20克、麻黃15克、桂枝30克、甘草20克、生薑30克(切)、大棗12個(切),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黃、葛根20分鐘,去白沫,入餘藥煮30分鐘,濾汁,再加水200毫升,煮20分鐘,濾汁。兩次汁相合,溫服二分之一。溫覆取微汗,如同麻黃湯將息法。
  麻黃湯是張仲景制的第一發汗排異方劑,是流感唯一的發汗劑。此證是流感用麻黃湯的病勢,卻合併了項背肌僵直疼痛,可以在發汗劑中加葛根40克、芍藥20克和生薑、大棗。葛根行津液通諸痹,所以對項背肌組織是通行津液、解痙的第一藥。芍藥通血脈、解急,與甘草合用,緩急通血脈。生薑大棗助津液。四味與麻黃湯相合,在發汗排異中解除項背肌組織僵直症。概括為一句話:流行感冒合併項背肌僵直,仍以發汗排異為主,兼解項背僵,用意仍在排異。
  ③流感併發水氣病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論》)
  小青龍湯方:麻黃42克,芍藥、桂枝、甘草、乾薑各40克,細辛20克,五味子、半夏各100毫升。以上八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內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渣,溫服200毫升。(不可摩仿使用)
  “水氣”是什麼病呢?中醫有“水飲”病。水飲即是“水氣”。在這個病例中,“心下有水氣”是併發症,是這個病人的宿疾。這個人有水氣病的宿疾,當感染了流行性感冒,引發了“水氣”病宿疾。“水氣”是組織中停瀦的液體。這液體從組織中滲出來,發生很多症狀,如幹嘔、乾咳、下痢、噎、喘、小便不利、少腹滿等等症狀,都是“水氣”所導致的。比如,肺組織中有水氣,時有滲出液,引起咳嗽。肺組織有水,呼吸因缺氧而急促喘息。食道組織有水,自感吞咽有噎的感覺。結腸有滲出液,當然有下痢、小便不利、少腹滿的症狀。這些都是因為水液得不到代謝,導致小便不利,水液下趨而少腹滿。所以,幹嘔、喘、咳、噎、下痢、少腹滿都是水氣為病,這些症狀不必都有,有一症便是有“水氣”。
  流感併發水氣病,仍以麻黃湯發汗排異。併發的水氣病用乾薑、細辛、五味子、半夏散水氣,用小青龍湯。小青龍湯仍以麻黃、桂枝發汗為主,細辛通九竅利百脈,散水氣助麻黃發汗。乾薑、五味子、半夏都是治心下水氣的藥。下痢是乾薑、五味子所主的水氣下流。嘔、噎用半夏、乾薑逐心下的水氣。
  流感發熱身疼無汗,必須發汗排異方可痊癒。如其人有水氣病,則很難發汗。凡有水氣的人,水瀦留於組織中,代謝有障礙,汗不易出,麻黃、桂枝難以發汗成功。加細辛、乾薑,汗自可排出。細辛辛溫通九竅利百脈,助麻黃、桂枝發汗,從汗液散發水氣。後人議論說:“大青龍行雲布雨,小青龍倒海翻江。”
  以上是流感併發水氣病的典型案例。大法仍是排異——發汗是排異;從汗中散發水氣也是排異。
  ④流行性感冒併發裡熱
  《傷寒論》:“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這個例證也是麻黃湯發汗的病勢。但這個人是“不汗出而煩躁”。“不汗出”與上例“無汗”不同。“無汗”是身上無汗。“不汗出”是發汗而汗不出,可見汗腺分泌障礙很深,所以用“大青龍湯”。大青龍湯用麻黃湯加麻黃一倍,生石膏100克,生薑、大棗。因為吃發汗藥汗不出,所以倍用麻黃,加薑、棗以增加體液,加生石膏以清解煩躁。這一病例中的煩躁是因發汗不出,裡熱而致煩躁不安。大青龍湯是古今發汗最峻猛的方劑。總之,最重要、最急切的,還是發汗,排異出表。汗出則病癒,汗不出必致病情逆轉。
  大青龍湯方:麻黃3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研)、甘草20克、生薑30克(切)、大棗12個(切)、生石膏150克(碎)。以上七味用水1500毫升,先煮麻黃20分鐘,去沫,入餘藥煮30分鐘,取汁500毫升,分溫二服。服第一次藥後,溫覆取微似汗。如汗出多,用溫粉撲身。一服汗出,停服第二次藥。汗不可過多,如水流漓。汗出太多,煩躁不得睡眠。
  大青龍湯是古今發汗的第一峻劑,是針對發汗而汗不出的,所以加倍用麻黃發汗。雖然是汗不出,用發汗峻劑,但仍要求“微似有汗”,而且叮囑汗出不可多。萬一汗出多了,需用溫粉撲身。溫粉相當現今撲粉。撲粉全身,目的是遮汗孔避風的意思。
  在這個例證中我們看出,發汗的意義在排異而不在發汗。所以我們必需掌握這個分寸——既要用發汗法排除病理物,又要不過發汗傷津液,防止病情逆轉。方劑命名“大青龍”,意義是龍能行雲布雨,發汗如天降雨水。“小青龍”意為龍能倒海翻江,亦是治水之意。
  ⑤傷風感冒
  這個感冒的症狀是:“脈浮緩,頭疼,發熱,汗出,惡風、”“澀澀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傷寒論》
  這個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不同。
  其一,這個感冒發熱比流感溫度低些,一般不過38℃左右,畏寒的程度也輕。流感是全身顫抖,重衣重被仍寒冷顫抖。這個感冒是微寒,有風才感到寒冷,所以叫“惡風”。
  其二,流感身無汗,這個感冒是時有汗時無汗。所以有人對這個病的症狀摩狀表述為:“澀澀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翕翕有一開一合的含義,淅淅、澀澀都是陣陣發作的意思。這種感冒不像流感那樣持續在一個高端的體溫,劇烈的畏寒,難耐的頭疼、身痛。
  其三,此感冒有“鼻鳴,幹嘔”。
  其四,此感冒脈浮緩,而流感是脈浮緊。
  以上這四項區別,是流行性感冒與傷風感冒的鑒別。因為二者的排異反應趨勢不同,用藥也不同,必須分別無誤,才能藥到病癒。
  這個病的症狀表現,也就是說排異反應的趨勢,從以下症狀中看得出來。脈浮是周圍血管增強供血而橈動脈淺出,這是排異本能系統為排汗而必須提高體表供血的反應。發熱是排汗的必要條件。因時有汗出,所以體溫不會過高;又因時而無汗,排異本能系統仍有障礙,不能通暢地排汗,所以病不能痊癒。有汗的時候,體溫接近正常,感覺也稍輕鬆,無汗時症狀又開始明顯。頭疼為充血所致,鼻鳴是鼻粘膜充血,流鼻涕是排異的表現。幹嘔是胃的排異表現。概括地說,這個排異趨勢是:欲排汗而汗腺已開,體液供應不能通暢。應溫通血脈,助津液以排汗解表,用桂枝湯主治。
  桂枝湯方:桂枝30克、芍藥20克、甘草20克、生薑30克(切)、大棗12個(切)。以上五味,用水1200毫升,微火煮,取400毫升,溫服200毫升。服藥後10分鐘左右,喝熱稀粥以助藥力。溫覆約二三小時,遍身漐漐有汗出為好。不可令如水流漓,否則病必不愈。若一服汗出病癒,不再服藥;若一服汗不出,再服一次;又不出汗,再服一劑,汗出病癒為止。目的在取汗排異,病癒停藥。如不能作汗,繼續服用桂枝湯,兩劑三劑,汗出病癒。
  桂枝湯是傷風感冒有汗而病不愈的解肌劑。解肌的含義是解除肌腠發熱、頭疼、汗出、惡風的症狀。因汗出是時有時無,所以排異不能順利完成。需桂枝、芍藥溫通血脈,助津液,以利導排異,取汗發表。如感冒無汗出的症狀,不可用桂枝湯,等同於有汗不許用麻黃湯一樣。病人身有汗出,誤用麻黃湯重發汗,必傷津液而使病情加劇。如病人身無汗,不可用桂枝湯。桂枝湯是溫通血脈之劑,不是發汗劑,所以一定不能用於無汗的感冒之症。麻黃湯也不能用於汗出惡風的感冒。
  桂枝湯方中,桂枝溫經通脈,開腠解肌,能通津液,促進汗腺分泌。芍藥除血痹,通血脈,散惡血。血痹是指血脈凝不通行。惡血是指含有害物質的血液。桂枝佐以芍藥合以甘草,其效能在散惡血,破凝血、通百脈,溫經開腠理,更以薑、棗補津液通汗竅。用於有汗的排異趨勢中,自是十分完美的取汗的方劑。歷代醫家用桂枝湯治自汗、盜汗,甚驗。


  ⑥傷風感冒的併發症
  感冒“脈浮,頭疼,發熱,汗出,惡風,項背僵幾幾,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傷寒論》)
  這個病是上證用桂枝湯的症狀合併項背肌組織僵直疼痛不能俯仰的例證。脈浮、頭疼、發熱、汗出、惡風,是桂枝湯所主治;項背肌組織僵直疼痛,是項背肌組織痙攣。葛根通行津液,項背肌組織津液通行則痙攣緩解。在流行性感冒中也常發生項背僵直無汗,用葛根湯主治。這個證是有汗惡風,所以桂枝加葛根湯主治。
  桂枝加葛根湯方:桂枝30克、芍藥20克、葛根40克、甘草20克、生薑30克(切)、大棗12個。以上六味用水1500毫升,溫服二分之一。服後將息如桂枝湯。葛根解釋見葛根湯方。
  ⑦傷風感冒併發喘咳症
  “因其人素有喘病,平時較輕微,感冒後喘咳加重,表現脈浮、發熱、頭疼、汗出、惡風而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傷寒論》)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桂枝30克、芍藥30克、甘草20克、厚樸20克、杏仁20克(去皮尖)。以上五味用水1000毫升,微火煮取400毫升,溫服200毫升,溫覆取微汗。
  桂枝湯前面解釋過。厚朴主治肺氣脹滿喘咳,杏仁主治咳嗽、上氣、喘促。這個症狀的喘滿不用麻黃而用厚樸、杏仁,是因為有汗出而不可用麻黃重發汗。過分發汗亡津液,屬誤治。
  ⑧感冒“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主之。”(《傷寒論》)
  桂枝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桂枝30克、芍藥40克、甘草20克、人參30克、生薑40克(切)、大棗12個(切)、上六味用水1600毫升,煮取400毫升,溫服200毫升。”
  這個例證是無論流行性感冒或傷風感冒,凡是用發汗排異法的,汗出以後,發生了上述症狀,都是因為汗出太過,體液傷損,動脈血管收縮而出現脈搏沉遲之象。體液喪失過多,脈管收縮,心搏減緩,供血相對減少。肌組織因失濡養而發生攣急疼痛。這個病勢仍需以桂枝湯溫通血脈,加生薑溫表,加人參生津液,生脈氣,補心氣,肌組織得到津液濡養則身疼緩解,體液恢復則脈象平和。身疼與脈沉遲是同一個因果關係。血與汗同源,汗出過多則傷津液,傷津液則傷血。
  脈沉遲是因傷血亡津。
  共生性本能,必須維持有效迴圈而調整血壓與心率,所以脈搏出現沉遲之象,肌組織同樣因迴圈供血不足而失濡養,出現疼痛。
  這個例證是因過發汗所導致。所以說,發汗法不在汗而在排異。如果“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小青龍”、“葛根湯”等方劑服後,汗不出,病能不能痊癒?不能!汗不出,病理物質不能排出,病必不愈。
  ⑨感冒過發汗
  “太陽病,發汗,汗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寒,難以曲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生物病原體感染的疾病,排異趨勢向體表的一類,稱“太陽病”。這類病用發汗法,是正確的。但發汗的目的不是排汗,而是排除致病的異己物質。如果出汗太多,便會發生壞病,這是人為的不良後果。如果因出汗太多,造成“汗漏不止”(汗出如漏不能止),病人身畏寒,小便困難,四肢難以曲伸,出現拘急、痙攣,這是因為汗出太多,體液喪失。血汗同源,津液外越,血液損失,泌尿困難,肌肉組織與運動神經失去溫煦與濡養,所以發生上述症狀。
  “桂枝湯”方中加附子一枚,炮,去皮,切。桂枝等藥溫通血脈,解除體表的排異障礙。加附子一枚,是為了恢復汗腺的張、弛功能。汗出太多,皮膚、汗腺、汗孔的功能虛損,加附子回陽固脫以止汗,溫肌膚。附子炮用降低毒性而藥力和緩。
  這個病狀是告訴後世學醫者,一旦用發汗法不適當,而出現“汗漏不止”的不良後果怎麼辦。因為用排汗法的目的是排除致病物質,絕不是為了排汗,所以一再叮囑:“取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一是病必不愈,二是汗多亡陽、傷津液。桂枝加附子湯證,就是亡陽傷津的不良後果。

  ⑩發汗排異法結語
  流感高熱惡寒,身疼,無汗而喘,用發汗法。如上症併發項背僵疼,用葛根湯發汗。葛根湯中包含麻黃桂枝,也是發汗法。
  這四個病症本質上是一個病。說是流行性感冒,應該分離出流感病毒,方合現代醫學的規則。說是“傷寒病”、“太陽病”,是傳統的命名,出於張仲景。說是“麻黃湯證”,也是傳統的稱謂,出於清代醫學家柯韻伯先生。
   總之,這四個病毒性感冒病,它們共同的本質特徵是無汗,排異趨勢是開張汗腺,用麻黃、桂枝發汗法。根據它們的個性,項背僵疼的,用葛根;有水氣病併發的,用小青龍湯;有裡熱的,用大青龍湯。我們從中看到了什麼?看到了病的共性與個性,看到了排異法的共性與個性,看到了方藥的共性與個性,留給你的是多方面的思考!
  中醫用汗法排異的內容非常豐富。這裡所舉的9個病案都出自《傷寒論》,是中醫生命本能用於臨床的經典案例。案例告訴大家中醫是怎樣治病的,病是怎樣痊癒的。
  經典是傳統的典範。把經典變為常識,把常識加以普及,使人人都明白,豈不是好事嗎?我們不可能人人都是醫師,但可以讓人人都知道醫事為何物。今天中醫治病的道理,就可以使人人明白。
  當年孫中山先生嘗感歎:“中醫誠可以愈病,但不能以愈病之理喻人。”今天中醫的愈病之理,可以人人知道,對於治病、對於養生都大有好處。
  發汗法是治療外源性疾病的方法之一。當用發汗法的病而不用發汗法,或發汗過多,都會導致病情逆轉,造成人為的壞病,不可收拾。所以當汗不汗、發汗太過,都會造成病情逆轉。比如流行性感冒或傷風感冒,不用汗法排異,而用激素退熱、冰袋降溫,或濫用抗生素,必會造成後遺症。後遺症很多,以下我們有專題說明。

  (2)透表排異法(出自《溫病條辨》)
  “透表排異法”,是清乾隆年代由葉天士倡于前、吳鞠通成於後的一種排異法。排異法是根據排異本能所表現的趨勢而制定的利導方法。張仲景的發汗排異、解肌排異各適合兩個病種的排異趨勢。而到清乾隆年代所流行的傳染病大不同於漢代,用發汗法治療多不救。
  醫學家在長期的痛苦中尋找到透表排異法,到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已經成熟。吳鞠通先生在溫病初期,主張用辛涼透表法,反對用辛溫發汗,這是先生對溫病的大感悟、大智慧。
  透表排異與發汗排異是同一個目的,而方法用藥卻大有區別。因為感冒與溫病是兩個病種,兩個病因。不同的病因規定了病理過程的特殊性質。比如流行性感冒的排異趨向體表,由汗腺分泌汗液排除病理物質,非發汗不能痊癒。溫病的排異趨勢儘管也是體表,但溫病是從微循環透出病理物質,所以發汗不能排毒反而喪失體液。
  汗出於血,汗多傷津液,血液相對粘稠,導致微循環不利,反而造成排毒障礙。所以吳鞠通先生說:“溫病忌汗,汗之不惟病不解,反生他患”應是這個道理。清代葉、吳為代表的溫病學家的貢獻,是中醫史上第二次發展,是《傷寒雜病論》的繼承與創新。
  以下,是我對溫病的典型案例剖析,以瞭解“透表排異法”的應用。
  ①  麻疹
  麻疹是病毒性傳染病,感染者多為少年兒童群體。這個毒株感染人體以後,有自己特殊的病理規律。從現象看,初始發熱,有暫短的惡寒。發熱是時高時低,常伴有咳嗽、噴嚏、眼淚或有下痢。發熱三天后即開始發疹,先出現在兩腮下、前胸部位。第四天、第五天,紅色丘疹逐漸增多。到第六天,顏面及全身都出現了麻疹。最後,手心、足心見疹。第四、五、六天體溫最高,是病情高峰期。第七天即開始稍稍退熱。第八、九天即可完全恢復,全身麻疹亦隨即開始脫落,而病癒。這是麻疹的週期規律。
  中醫對麻疹的研究已達六、七百年。到吳鞠通、葉天士、余師愚等溫病學問世,如麻疹之類的溫病,便已成熟。中醫說“痘疹無死證”,便是成熟的證據。
  “痘疹無死證”這個話怎樣理解呢?是說這個病沒有不可治癒的。當然,前提是不能治錯,也不能在護理上犯錯誤。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可以無死亡。
  在流行麻疹期間,我們看到有些孩子在街上玩耍得很快樂,可是身上、臉上發出了稀疏的麻疹,好像自己全不理會一樣。另有的孩子和發疹的孩子一同遊戲,卻始終沒有發疹。這個現象怎樣解釋?
  我想,沒發疹的孩子不能說沒感染,與發了疹的孩子未經治療而疹出自愈的情況相同,是孩子的排異本能系統功能上的區別。沒發疹的孩子,排異反應在不知覺中完成了。發疹自愈的孩子,其排異被我們看見了,但他是在自己排異本能的保護中走出了麻疹病過程。
  我們討論麻疹的治療,看麻疹的病勢——咳嗽、發熱、流淚、噴嚏都是向外的趨勢。皮膚潮潤者,容易發疹排毒;皮膚乾燥者,疹不易外發。疹毒是從微循環透出皮膚,形成丘疹的。治癒要用辛涼發散透表的方劑,以“銀翹透表湯”治療。
  銀翹透表方:銀花20克、連翹30克、牛蒡子20克(研)、赤芍20克、牡丹皮10克、升麻10克、甘草10克、紫草6克。以上八味用水1200毫升浸10分鐘,煮取4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三服。如下痢,去紫草加黃連10克;如大便乾燥,加紫草10克。服藥後,喝開水,忌食腥葷、油炸、乾燥、硬粘、臭味、不易消化等食品,宜吃流動性食物,如米湯、稀粥之類。

  “銀翹透表湯”是從吳鞠通“銀翹散”變化而成。銀花、連翹、牛蒡子,是解毒透表發疹的首選藥。赤芍、升麻、紫草,為活血通血通痹之藥,有活血透表利導發疹排毒的功效。在發疹期間,最易併發肺炎。併發肺炎的原因,是排異障礙。防止併發症發生,惟有利導排異。只要不做不利排異的事,便不會有併發症發生。
  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青黴素出現在中國醫藥市場,當時被認為是救世聖藥。患麻疹的孩子,一見發燒便用青黴素消炎,有的體溫始終降不下來,到第四天即出現“內閉”。“內閉”是中醫術語,即體溫突然低落,雙目閉合,牙關緊閉,意識昏迷,四肢厥冷。若仍用青黴素,一個無辜的生命便結束了!
  由於這樣的用藥,不知有多少孩子死於非命。但死者卻無怨言,因為“盤尼西林”(青黴素)是進口的,已經用過好多了。多少年後,醫生才知道麻疹不能用青黴素。至於為什麼不能用抗生素,直到今天有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呢?
  豈止是不可用抗生素,一切對抗性降低體溫的藥物與辦法都是壓制排異的!只要壓制排異,病毒不能透表外出,必然內趨入裡,使病情逆轉。例如,發疹期間體溫升高時,用激素和其他化學藥退熱,或用酒精擦身、冰袋降溫……都是破壞排異反應的行為,必定會造成毒氣內陷,或引發肺炎、胃炎、腸炎而死,或引發癰腫、敗血症,或出現昏厥內閉……種種兇險都會發生。
  一切過失,都在於壓制排異反應。如今,麻疹這類病毒性傳染病的治療,除了依據排異本能趨向因勢利導之外,還沒有第二個方法。
  ②  感冒咽疼(急性咽炎)
  這個病也屬溫病類,是病毒性傳染病。症狀表現有發熱,畏寒,體溫在38℃左右,頭重,身體疲軟,咽疼,紅腫,有分泌物。
  這不同於感冒,不可發汗,宜採取清涼透表涼血法,用“銀翹透表湯”(方見麻疹之中)。急性咽炎與麻疹相同,不可發汗。汗出多則傷體液,導致血液濃度增高,於微循環不利,造成透表排異障礙。
  ③痄腮(腮腺炎)
  這個病也是病毒性傳染病。發病時往往有發熱惡寒,體溫不很高,一般在37℃-38℃左右。一側腮腺腫大,或左右同時腫大,或一側腫消另一側腫起來,如延誤治療,常可導致化膿。治療此病,以透表排毒法,用“透表排毒湯”。
  透表排毒湯方:銀花25克、連翹30克、牛蒡子25克、牡丹皮16克、赤芍25克、懷牛膝20克、梔子15克(研)、升麻10克、紫草10克、甘草13克。以上十味以水1800毫升浸10分鐘,煮30分鐘取汁,加水300毫升煮20分鐘,取汁,兩次汁相合,分三次服。每早午晚各服一次。服一劑,腫初消;繼續服藥,逐漸消腫,直至平復而愈。

  以上三個病例(麻疹、咽炎、腮腺炎)是三種不同的毒株引起的三個各自不同的病種。這三種毒株對人的傷害性不同,但人的生命本能對它們的排異反應卻是相同的:從微循環透出體表排除。這個規律是不變的。如果違背了透表的排異規律,必會造成病情逆轉。
  我解析這三個例證,目的是說明“透表排異法”是治溫病的大法之一。這類病包括“出血熱”、“腦炎”,在初起時都需用透表排異法,不可發汗。醫生應該謹守治病的本能大法。讀者可以瞭解中醫的愈病之理,又可以鑒證醫生臨床中的智慧。重要的是杜絕違背生命規律的行為發生,這是本文目的所在!

  (3)湧吐排異法
  有人吃了有毒的飲食會引起嘔吐,這在生活中是很多人見過的。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生命的排異本能系統的排異反應。我們發現有人服了毒藥時,醫生立即用湧吐法,把胃裡的毒物排出來。這便是因勢利導法。
  當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治療不當,病情發生變化,會出現如下症狀表現:“病如桂枝證,頭不疼,項不僵,寸脈微浮,胃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當吐之,宜瓜蒂散”,“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慍慍欲吐複不能吐,手足寒,脈沉遲,此胃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傷寒論》)
  瓜蒂散方:瓜蒂1份(炒黃)、赤小豆1份。以上二味分別搗篩為散,合制之,取二克強以香豉20毫升,同熱湯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合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家不可與瓜蒂散。
  以上三條,是排異本能系統湧吐的排異反應。三條合成一條看,排異趨勢是很明白的。“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這不是要吐的表現嗎?“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惱怒欲吐,又吐不出,這是什麼?心下滿,想吃東西但不能吃,一吃便吐。無論從哪一種表現看,都是胃的排異本能想把病理物吐出來,而又吐不出來。
  根據這個趨勢,用“湧吐法”把胃中的病理物排出來。這其中要說明的,是所謂“胸中”,實指胃中。為什麼張仲景說“胸中痞硬”、“胸中實”、“邪結在胸中”,連用三個胸字而不涉及一個胃字呢?這裡須詮釋一下。張仲景所指胸中,是病理物質在身體的胸部。胸在上部,器官組織中的病理物可以由胃排出。胃怎樣排出胸中組織的東西呢?大家知道,胃腺分泌胃液於胃中。胃腺分泌的胃液是從上部的迴圈血液中泌別而來,上部組織中的異物從胃腺分泌進入胃中,湧吐排出體外。張仲景說胸中是有深層道理的。說胃中怎麼能使我們想到這些深層意思呢?事實正是如此。
  吐法,自從張仲景《傷寒論》問世以來,一千八百餘年,在中醫廣泛應用,手到病除,效如影響。如中醫治療癲癇有用吐法,以排出痰液的;有宿食在胃中痞硬脹滿,吞酸疼痛,用吐法而愈的。因勢利導排異方法已定,妙用在心,不必一一記載。

  (4)攻下排異法
  “攻下排異法”,是根據病理趨勢而制訂的通利大便排除病理物質的治療方法。我們知道人體的排異本能系統,對體內器官組織中的致病物與代謝廢物由迴圈載入結腸,分泌於腸道,大便排出,以保持體內器官組織中沒有異己物質瀦留,保障生命過程的穩定。在病理過程中,若排異本能系統的排便功能發生障礙,不能順利排除病理物,這便需要由其趨勢而利導排出了。
  在這個以通大便之法來排異的系統中,因病情輕重深淺不同和病理物質的差異,可分別論述。在方法中、方劑中、病理機制中,有許多的智慧和技巧的妙用,創制了許多的神奇效果,希望讀者細細品味,以瞭解中醫生命科學的內涵。
  ①  通下排異法
  流行性感冒、傷風感冒,如果失治、誤治,傷亡津液,病原物質不能排出體表,必向體內擴散。當體內器官、組織發生排異反應,排異趨向大便通路時,而結腸因體液喪失而乾燥,使排便發生障礙,器官、組織中的病理物不能經腸腺分泌入結腸,代謝體外。同時,在結腸對水分的強吸收中,腸內有害物再度進入迴圈,排異反應表現出如下的症狀:“傷寒脈浮滑,發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而渴,白虎湯主之”,“傷寒脈滑而厥,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傷寒論》)
  白虎湯方:知母84克、石膏224克、甘草28克(炙)、粳米120毫升。以上四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上述兩條,先說傷寒二字,是指此證從流行感冒發展而來。脈浮為發熱;滑為體液充實;不惡寒為在表組織的排異反應消失;渴為裡有熱;厥是手足冷;身發熱不惡寒而手足冷是裡熱深。這是病原物擴散入裡的初期,排異反應已轉入下奪排異趨向。宜用白虎湯通下法,從大便排除病理物質。
  方中知母治消渴,能通腸利便;石膏除肺胃之熱,胃腸中結氣,治大渴引飲;以粳米煮汁合藥增加體液;甘草和中。這個方劑是通而不泄的排異劑,正適宜發熱汗多傷津液的裡熱下奪病勢,是通便排異益津液的良方。
  ②  益津通下排異法
  本條症狀比上條白虎湯的症狀表現出汗更多,飲水更多,病情更重一籌,所以加人參。這個症狀是:“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白虎湯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論》
  與上條白虎湯症狀相比,其傷津是相同的,更重一等而已。都是排異反應向體表的趨勢消失,轉向體內,排異反應向下奪趨勢,但尚未形成燥結的排便障礙,只用知母、石膏通腸即可;加人參以生津液,益胃氣。

  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84克、石膏224克、人參42克、甘草28克、粳米200毫升。以上五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去渣,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方中的人參42克應該是現今的黨參,不是吉林的野山參、朝鮮的高麗參,應是山西上黨所產,故名黨參。人參的效能是健胃氣,生津液,益血脈。汗多傷津,血汗同源。“大汗出”、“大煩渴”,都是傷津亡血的症狀。
  ③  瀉下排異法
  症狀:“傷寒不大便六七日,不惡寒反惡熱,頭疼身熱者”、“發汗不解,頭不疼,項不僵,不惡寒反惡熱,蒸蒸發熱者,調胃承氣湯主之。”“發熱惡熱,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這一症狀是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證沒有得到治療,因體溫高,汗多傷亡津液,造成結腸強吸收。排異系統把病理物質泌出於結腸,而結腸又吸收進入迴圈,導致中樞神經出現障礙而神志昏迷,譫言妄語。結腸乾燥,結為硬屎,大便不通,造成排異障礙。故宜用“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方:大黃56克(酒洗)、甘草28克(炙)、芒硝100毫升。以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二物至200毫升,去渣,內芒硝,微火一二沸,少少溫服之,以調胃氣。
  方中大黃苦寒,下淤血、留飲、宿食,蕩滌胃腸,推陳致新。大黃能刺激大腸壁引起收縮、增加分泌,而發生通便;芒硝內服,在腸中形成硫酸鈉高滲溶液,不被吸收,所以有潤燥軟堅的作用;甘草緩急和中。這樣一個方劑作結腸的排異,實在是妙出天成。
  ④  除滿通便排異法
  症狀如下:“陽明病,脈遲,微汗出不惡寒,身重,氣短,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證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也。”《傷寒論》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傷寒論》
  ⑤  峻攻排異法
  症狀:“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大承氣湯主之。”“傷寒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潮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傷寒論》
  以上除滿通便排異與峻攻排異,是一個症狀的輕重緩急的排異法,用法有所區別。我們從小承氣湯症狀中看“汗出不惡寒”,表明排異反應已不在體表。“腹滿而喘,有潮熱。”知道結腸中已有硬屎,乾燥的硬屎障礙了排大便。腸腺分泌入結腸的病理廢物,存於結腸中不能代謝於體外,會在結腸被吸收進入迴圈,引起中樞神經中毒出現腦症狀。如下條所說:“獨語如見鬼狀,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這是十分危險的腦中樞中毒症狀。微喘是呼吸衰竭的表現;兩眼“直視”表明腦中樞已發生障礙;“譫語,不識人”為意識中樞障礙;“循衣摸床”也完全是無意識行為。
  這個瀕臨死亡的狀況,完全是由前面所說調胃承氣湯證與小承氣湯證發展而來。如果在“發熱惡熱,汗出而渴”的階段中用調胃承氣湯排出病理物,本來是可以治而愈的。但是失去了這個病機,在結腸中的糞便留滯發酵,產生出化學氣體,又不能排出,必然發生腹脹滿,不大便,形成上述小承氣湯症狀,用小承氣湯可治癒。
  這個病如果再延遲,則發展成大承氣湯的危急階段。在大承氣湯階段中,乾燥糞便由於強吸收,結成堅硬的算珠形物質,結腸中充滿了有毒的氣體,由於再吸收進入迴圈中的有毒物質已在侵害大腦中樞,已經發生了中樞神經障礙,這已是生死立判的時刻了。大承氣湯是攻下排異法中最峻猛的方劑,小承氣湯是除滿消脹的通下法,大承氣湯是攻堅除脹滿疼的峻攻方劑。
  小承氣湯方:大黃56克、厚樸28克(去皮)、枳實3枚(約30克)。以上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140毫升,分溫二服。初服當大便,不便者盡飲餘藥。若得大便,勿服餘藥。
  小承氣湯以大黃為主。大黃的功能見調胃承氣湯的解釋。厚朴苦溫下氣,消胸腹脹滿。枳實苦寒利氣,消脹滿痞疼逆氣。枳實、厚樸合用,有促進胃腸節律性蠕動的功效。這三味合用,作為破痞滿通下排便的方劑,已達到極為神妙的境界。其中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又經兩千年的臨床檢驗,是效如影響的經典方劑。
  大承氣湯證的成因,是胃的運動減緩,食物在腸腔留滯時間過久,腐敗發酵生成大量化學有害氣體,又因結腸強吸收造成乾燥硬屎,氣體與硬屎都因為結腸的蠕動減緩而不能排除,所以發生腹大滿不通、腹滿而喘、短氣、潮熱等等症狀,這便是排異障礙。如果結腸腺分泌入腸道中的病理物,排異成功,則病癒。這便是大承氣湯的功效。
  大承氣湯方:大黃56克、厚樸112克、枳實5枚、芒硝60毫升。以上四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二物取1000毫升,去滓,內大黃,煮取400毫升,去渣,內芒硝,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藥勿服。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三個方劑大黃用量都是56克。調胃承氣湯是“少少溫服之”,小承氣湯是“分溫二服”,大承氣湯是同芒硝60毫升“分溫再服”。大黃的內服量是不同的,而且輔佐的藥物也是不同的,所以三者的通便作用有輕重緩急的不同。調胃承氣湯可謂“潤燥通便”,小承氣湯可謂“除滿通便”,大承氣湯可謂“攻堅通便”,都是以代謝病理物質為目的的排異法。  
  在外源性感冒病理過程中,一個“下法”的利導排異法中,除了上述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之外,還有“桃仁承氣湯”(破瘀血排異法),“大柴胡湯”(和下排異法)。
  在溫病學中,吳鞠通先生又根據不同的病勢,增制“增液承氣湯”、“宣白承氣湯”、“導赤承氣湯”、“護胃承氣湯”、“牛黃承氣湯”等五個承氣湯,以及“黃龍湯”。以下略加說明,願讀者對中醫的利導排異法多一分瞭解。
  ⑥和下排異法
  和下法之一(出自《傷寒論》)
  大柴胡湯方:柴胡112克、黃芩42克、芍藥42克、半夏99毫升、生薑70克、枳實4枚、大棗12枚、大黃28克。以上八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日三服。
  和下法之二(出自《傷寒論》)
  柴胡加芒硝湯方:柴胡33克、黃芩12克、人參14克、甘草14克、生薑14克、半夏12克、大棗4枚、芒硝28克。以上八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
  大柴胡湯方治三焦氣機失調而熱結在裡的病勢,也就是結腸中有排異反應。症狀是身熱不大便,或下痢,用大黃通便,排除胃腸中的病理物質。因為柴胡湯是“和法”,加大黃通大便則為“和下法”。柴胡加芒硝湯是小柴胡湯症,合併結腸有硬屎而潮熱譫語。潮熱是每下午三四點鐘即開始發熱,如潮汐有信一樣。潮熱譫語是結腸有硬屎的症狀,加芒硝以軟化硬屎,促進結腸運動通便,可謂和下排異法。
  ⑦破血排異法(出自《傷寒論》)
  桃仁承氣湯方:桃仁50枚(去皮尖)、大黃56克、桂枝28克、甘草28克、芒硝28克。以上五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服100毫升,日三服,當微利。
  這個症狀是感冒、流感病過程中,由於治療錯誤,沒有利導病毒從體表排出,結於膀胱組織中發生瘀血。又因體溫過高、瘀血腐敗、有毒物質進入迴圈、腦意識中樞發生障礙,其人如狂,少腹結聚急迫的感覺。這時如有血從小便排出,則病自愈。如果小便沒有出血,症狀不解,須用桃仁破瘀血、桂枝通血脈(大黃、芒硝見承氣湯的解釋),組成通便破血的排異方劑,瘀血從大小便排出而愈。
  經典案例中逐瘀血排異的方劑很多,如“抵當湯”、“抵當丸”、“下瘀血湯”、“大黃牡丹皮湯”等等,都是根據不同病勢而制定的破血逐瘀的排異法。關於活血、通血、破血、逐淤血,這些對血的“利導排異法”內容很豐富。本書不是臨床學專著,不能盡收血證于文中,只能舉其一,讀者三隅反可也。下面將舉例諸方,作概略說明。
  大黃牡丹皮湯方: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
  大黃牡丹皮湯是破血逐瘀的方劑,主治盲腸炎、闌尾炎在化膿以前癰腫期,療效十分確切快捷,而且可以治療有菌或無菌的血腫。大便不乾燥者,芒硝減量或減去不用;大便乾燥者,芒硝不可去。用治盲腸炎(尚未化膿者),二三劑即愈。余用此方50年,從未失信。說到大黃牡丹皮湯,想起一段往事,頗有意味,故不能不贅在方後。
  2001年冬,我回原籍省親。一日下午,用斧頭剁木棍生爐火。斧下,木棍飛起,打在我的左睾上,當時我疼昏在地,十分鐘後我醒來時,左睾腫大如鵝卵,灼熱如火,疼徹心肺。半小時後腫大如拳,體溫升高,五小時後體溫達39.5℃。家人恐慌非常,主張送醫院治療。我想,醫院對此無可選擇地先用大量抗生素與止痛藥滴注,體溫39.5℃,難免用激素退熱,對腫大的睾丸必然施行切除。   
  這個激素與抗生素的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我拒絕去醫院,選擇了“大黃牡丹皮湯”治療。一劑服下,體溫降至38℃,腫塊稍軟;兩劑服後,體溫正常,腫塊縮小;共服五劑,一切複常。   
  或問腫物到哪裡去了呢?我自服藥以後,每日大便四五次,而且稀薄。腫物日見縮小,疼痛日見緩解,五天即複常。至今六年以上,無任何不適感覺。這樣一例有驚有險的病,便如此平平淡淡結束了。

  (5)利導排異法結語
  中醫用利導排異法治病,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在臨床中,也就是在人體內,實驗了兩千年的時間。到今天,與世界醫學相比,沒有任何醫類可以相論短長!近半個世紀來,我國人皆知蒲輔周先生治乙型腦炎,鄧鐵濤先生治“非典”,療效神奇。但神奇來於“利導排異法”卻少有人知道。我相信,一旦《本能論》被醫家廣泛研究應用,定會有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三、內源性疾病
  1、什麼是內源性疾病?
  內源性疾病是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發生的功能性障礙,或功能活動程式的紊亂,我們稱為內源性疾病。內源性疾病與外源性疾病的病因不同,人體本能系統作出的反應不同,傳導出來的信息不同,但都必須是根據本能趨向而因勢利導。
  2、內源性疾病的界定
  甲)     體象:無發熱而惡寒。就是體溫不高,或體溫低,同時畏寒。這是內源性疾病最具特徵的一個標準。為什麼無熱畏寒是最具特徵的標準?因為無熱或體溫低而畏寒是迴圈不足,沒有任何的排異反應。心臟功能反而低落。這種體象不考慮排異反應。所以是內源性疾病的特徵之一。
  乙)     脈象:沉、或微細。這是內源性疾病的脈象。因為脈沉是動脈血管深伏,或微細或遲緩,都是迴圈血液量的不足和功能的低落,不考慮排異反應。沒有外源性疾病的代謝增高,反而是低於基礎代謝水準,所以考慮內源性疾病。特別是體象的無熱畏寒與脈象的沉微細弱兩類信息同時顯示,確定為內源性疾病則不會有失誤了。
  丙)     在內源性與外源性疾病的界定中,經常遇到不容易界定的疑似情形。比如說,身體不發熱,也不感到明顯的畏寒。脈象也沒有沉細與浮滑、浮數等等明顯的變化,怎樣來界定內外源性疾病呢?我們可以根據這個人的平時基礎體溫來鑒定。但此人沒有體溫記錄,怎麼辦?對這種情況要體象、脈象合看,參考其他信息。比如:體溫脈象不顯示異常,看這個人大便、小便如何?有汗無汗,嘔吐與否?腹脹痞滿與否?有無充血性腫塊、水腫,血壓、血脂、血糖如何等等。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腹脹滿、痞塞、嘔吐為外源性疾病。水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肝病、腎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甲狀腺乳腺增生為內源性疾病。乳腺急性炎症、紅腫熱疼為外源性疾病……總之,凡外源性疾病都表現功能亢進,代謝增高;內源性疾病都表現功能減退,代謝降低。
  丁)     在發熱的體象中,還有一種情況,真寒假熱與真熱假寒。         
  什麼是真寒假熱呢?
  真寒假熱:在內源性疾病中,病人體溫低落畏寒,脈沉細,這是典型的器官功能衰落,代謝降低的表現。這個病人常是因迴圈衰弱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神志不清。又因胃腸缺血而食不下,穀不化,下利腹疼。但是,突然面赤,體溫升高。看來是發熱、功能亢進,但這個人雖體溫升高反而願加衣被保溫。只這一個欲加衣被的信息已經足夠證明發熱是假,真正的器官功能衰弱才是真象。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心功能衰竭之前,自主調節本能在超常運動自救中出現的反應,民間稱為“迴光返照”,中醫稱為“陰極似陽”。哲學上稱為“物極必反”。
  另一現象是“真熱假寒”。這個例是出現在外源性疾病,體溫升高到40℃以上時,突然體溫下降到36℃以下,出現手足肘膝以下冰冷,皮膚寒涼。但雖四肢一身寒涼,體溫低落,而病人反不願衣被覆蓋身體。這與上一例真假寒熱一樣是物極必反。但這一例是因高熱使自主調節本能系統發生障礙,不能使體內的熱量向外調節放散,導致裡熱外寒,外寒是假,裡為真熱。這是體象寒熱真假的辨認之一。
  戊)     內源性疾病自主調節能力來自哪裡?來自生命本能的自主性運動。生命能系統有能力用非生命物質變化為生命物質,自塑了自己的形體。自主設置了一套完美的,複雜而嚴格有度的生命活動程式。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清楚的自視自覺的。當這個生命程式因故發生了障礙,這個程式的設置、編造者當然也有能力來調節恢復其原來的秩序。也就是說,自主建設者,當然也是自主調節者。什麼叫調節?升、降、出、入,便是調節。宇宙萬物,一切生命的運動,都是升降出入活動,概莫能外!在外源性疾病中排異本能活動,是升降出入。在內源性疾病中,自主性調節仍是升降出入!當然,升降出入是哲學方法,排異法與調節法是一般方法,還有具體方法。我們在臨床中用的是具體的方法,如發汗法、解肌法、吐法、下法……等等。
  說到這裡,還有一句話要說:人的一切疾病都能自己治癒嗎?是,一切疾病人本能不生。人可以無病,人的病都可以自愈。但有時人的本能系統發生了障礙,這時才需要醫生順應本能趨向,因勢利導一下,病便痊癒了。說到根本,還是依靠人自己去除掉疾病,千萬不可居於生命之上看疾病。人是自然物,自然是不可征服,不可改變,不可干預,不可取代的。誰違悖了自然規律必遭報應!
  3、內源性疾病的災難性治療
  災難性治療是什麼意義?我在前面說過:外源性疾病用排異法,是順應其排異趨向而因勢利導;內源性疾病用自主調節法,同樣是順勢利導。這是按照生命法則來保護生命的不可動搖的法則。如果不尊重生命本能規律,違悖著生命法則逆向治療,或自我膨脹,淩駕於生命法則之上,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干預、取代自然的治療方法,必將對生命造成災難。這種災難性治療並不是今天才有,早在兩千年前便有。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記載的“壞病”、“逆治”都屬此類治法,如:“發汗後重發汗”,發熱惡寒“醫以冷水潠之”的物理降溫法;醫以火法、溫針“逼汗法”;誤吐、誤下等等造成的“心下痞硬”、“結胸”、“厥逆”、“驚厥”等等。這些災難性後果現在已很少見到,原因是這種治法已無人採用了。

  但是,往昔的火法、水潠不用了,往昔的壞病沒有了。而今天酒精擦身、冰袋、激素等退熱方法治傳染病發燒,造成了更大的災難!最可怕的是對半個世紀以來造成的災難至今不悟!這是什麼原因?零三年的流感(非典)竟理直氣壯的把害人的激素作為合理合法的治療方法,使多少無辜的生命死於誤治、逆治!另一方面又喊出消滅中醫!這是為什麼?我想,只好交給人民自己來思考吧!為什麼不許中醫治療?是不是害怕有了對比就是有了真假?
  誤治、逆治,第一是使亞健康人數逐年上升。而亞健康又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肝病、腎病許許多多慢性疾病發生的原因。這是誰製造的災難!有沒有人出來辯解一下?
  外源性疾病發燒,特別是病毒、病菌傳染病發燒最忌物理、激素降溫。因為體溫升高是排異反應,只能順勢利導,把病理物排出體外,體溫自然恢復正常。如強迫降低體溫,排異反應被壓制,病毒不能排出,會造成死亡。例如,麻疹、腦炎在退燒的誤治下死亡了多少兒童!至今並沒有覺悟!再如非典退燒的後果。
  在內源性疾病中的誤治逆治更為可怕。比如:化學藥與物理降溫造成了亞健康。亞健康只會製造不會治療,而亞健康又在發生著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之類。高血壓、糖尿病又在終身服藥,在服藥的長期過程中,病情的自然發展加化學藥的毒理作用,多種併發症先後出現。可怕的對症用藥,常常一個人要吃十幾種藥。吃藥越多,中毒越快,其結果,當然是搶救!搶救成功,繼續加碼吃藥,等待下次搶救!這是一。
  二是什麼?二是手術治療。心臟手術、“搭橋”、“支架”一個、兩個、三個……多的有五六個的。幾萬、十幾萬的醫療費,個人與國家都承受不起。可是我們只能默默忍受。這樣把一個功能性疾病推到刀子下,這半個世紀治癒過一個嗎?沒有。既然半世紀都不能治癒一個人的方法,我們還去用它呢!這是誰的責任?我要仰天發問!說到這裡,我禁不住為天下患者一哭!
  高血壓降壓,糖尿病降糖,這種治療本身是個錯誤。我相信,這個話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尤其是醫學界。我提出兩點:第一,這個降壓、降糖的治法,至少用了六十年有沒有?這六十年中有沒有降糖、降壓治癒的病例?有千分之一嗎?萬分之一有嗎?如果是這樣,這個方法我們能說它是對的、是正確的嗎?第二,血壓升高的原因是什麼?高血壓是本質,是現象?為什麼不治本質而治六十年現象?這是正確的嗎?是正確的為什麼治不好病?是錯誤為什麼不承認!我還想問一問:那些口口聲聲談科學的先生,能不能把消滅中醫的事兒放一放,談談我們國家人民的健康問題怎麼辦!我鄭重地告訴你一句:殺一群人容易,救治一個人不容易!只會消滅人,不會保護人的不算好漢!
  我想:如果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及其各種慢性病,用非常簡單的方法治癒了,而費用只用到同比的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治癒的人恢復了完全的健康,我們回首再看一看,前六十年的治療是不是災難性的治療!

  4、內源性病典型病例
  我想說說內源性疾病應該是怎樣的治法。在上面提到,人體生命本能中有一個自主調節系統。這個系統是生命自己不斷地在調節著自己生命程式的升降出入活動,比如說,運動員萬米長跑時,能量大量消耗,自主調節系統要提高血壓,心臟收縮加強、加速;體內能量轉化、代謝加速;代謝增強所產生的廢物的排出,體溫放散……都是自主調節系統的自主性活動。
  舉一反三,我們人人都有這樣一個自主調節系統,這個調節系統的活動保障我們體內外的生態平衡。比如,我們吃下的碳水化合物、糖類太多了,調節系統便把這些糖轉化成肝糖元、脂肪,貯存起來,以調節血中葡萄糖濃度平衡。當我們攝入的量減少,葡萄糖濃度不能支援生命活動時,調節系統又會使肝糖元及脂肪轉化為葡萄糖以支援生命活動需要。這個調節活動之中關聯到分泌許多生命激素、許多生物化學酶,以及共生系統、應變系統、排異系統等等共生活動。這個自主調節本能系統是我們治療內源性疾病的最根本的依據!

  一個健康的人,發生高血壓、高血脂,無論吃不吃化學藥,多幾年少幾年以後,發生了心腦血管病,先是供血不足,再一步發展為心血管梗塞。即使做“支架”或“搭橋”術成功了,仍要繼續吃藥,等待下一次搶救;搶救成功,再吃藥;最後等到搶救不成功而結束這個痛苦的生命。
  試問,天下有沒有一個是例外的結果?冠心病這個人類的殺手,肆虐了多少年?有多少可敬愛的長者、有貢獻的大家、我們的親友,被它奪去了生命!為了治癒這個病,只能在生命本能中討方法。
  高血壓是怎樣發生的?近些年有許多說法:
  甲、空氣污染與化學肥料污染的穀菜食物;
  乙、不合理的飲食與缺乏運動;
  丙、社會節奏太快與工作壓力太重,等等。
  這些導致高血壓發病的原因,聽起來都似乎有道理,但都無法驗證,事實上也不可能徹底解決上述那些問題。我以為,上述三個方面並不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與不良的嗜好不會直接造成高血壓,主要的是化學藥物造成的“亞健康”。根據五十年的觀察,許多大病,包括高血壓(屬於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三大疾病都是發生在“亞健康”。上述的不合理飲食習慣與不良嗜好,有可能造成亞健康,而化學藥物則是造成亞健康的頭等重要原因。可以說,亞健康者絕大多數是來自化學藥物,而亞健康是發生三大疾病的基礎。這是可以驗證的,我提出一個方法,大家可以公開驗證,看是或不是。
  如你發生了感冒,特別是流行性感冒,請你對如下兩種辦法作出選擇:1、先用激素退熱,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或抗過敏藥,不論多少天,你很可能留下亞健康,雖不一定是百分之百,但幾率很高。2、如果你不用化學藥,不是以對抗的理念先退熱,而是用因勢利導的方法,用中藥發汗,汗出之後一切症狀消失,不會有亞健康。
  試看2003年的“非典”,用激素治療的死亡率很高,而且活下來的有五分之二股骨頭壞死,其餘的都是亞健康!中醫鄧鐵濤先生治的50餘例,全部治癒,沒一例有後遺症(亞健康)。這是為什麼?化學藥造成的藥源性疾病,全世界都在為此“頭疼”!
  “亞健康”是不是病?怎樣預防?發生了亞健康有辦法治癒沒有?“亞健康”這個名稱是上世紀80年代一個美國醫生面對一群人症狀檢查不出任何病理指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知道是什麼病,姑且名為“亞健康”。其實,中國早在兩千年前,中醫便發現了這個病,而且百分之百治癒了這個病。
  一說“亞健康”,中國人幾乎人人知道,而中醫的病名反而不為中國人所知。我們相約俗成,稱“亞健康”倒也方便。實際上,這個病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分泌系統、代謝系統、免疫系統都不正常,只是不夠西醫規定的資料指標而已。
  “亞健康”是上述三個系統的功能性病變,沒有任何器質的改變,按中醫的術語表達,是“三焦氣機調節失常”。預防很容易,按上述“亞健康”發生的原因預防便可以了。發生了“亞健康”也不要緊張,治療即愈,可以說百分之百能夠治癒。
  “亞健康”是中醫的三焦氣機失常。說明白這個病,必須說清什麼是“三焦”。中醫經典對“三焦”是這樣表述的:“三焦為相火之用,分佈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遊行天地之間,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腑,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
  “三焦為相火之用”,這是說“三焦”是相火的功能。什麼是“相火”呢?“相火”就是“命門元氣”。“命門元氣”是什麼呢?“命門”這個詞簡單地說便是生命之門。“命門”在十四椎下兩腎中間。    .
  這個部位為什麼叫“命門”呢?因為自從精子與卵子相遇,“陰陽合德”形成生命,開始“陰陽互根”運動,胎兒依賴母血營養成長。胎胞吸收了母血,由一根從兒臍進入與臍相連的管帶通向腎中間的命門,再由命門入肝門脈,進入肝臟加工為胎兒營養物質。胎兒體內的生長代謝廢物,由迴圈帶至腸,經腸腺體分泌儲存於結腸。胎兒的液體廢物由腎泌出,由一根管帶通向命門,還流入胎胞,由母體代謝。由於一個“陰陽互根”的自主性動力由此進出,因而稱之為生命之門——“命門”。
  “命門”是生命原動力發生的部位,而“相火”則是“命門”推動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三焦”是相火之用,說得明白一些,即“三焦”是推動生命活動的動力,故為“中清之腑”。
  “中清之腑”,即是說“三焦”只有功能而沒有器質。“三焦”分佈命門的原動力,主宰升、降、出、入,遊行天地之間。這個原動力主宰一身升降出入,無所不到,無所不有,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以及全身所有器官組織間的一切功能。上焦主納,指飲食呼吸;中焦主化,指消化、吸收、分解、合成、轉化、利用、貯存等生物化學過程;下焦主出,指一切排出。
  至此,我們明白,“三焦”便是生命自主性運動的原動能力,一身器官組織的升降出入,上下內外左右無處不在。我們可以說,人體各器官組織的功能性障礙都可以用三焦的自主性運動來調節,或升或降,或內或外,或出或入,或上下內外,因為都是三焦所主宰。我們將三焦這種功能的機括,稱為“三焦氣機”。
  我們的先輩早已認識到,“三焦氣機”從生命開始即存在於“陰陽互根”的原動力之中。因而“陰陽互根”運動本來就是一個生命運動的大程式,這個大程式也像宇宙大自然一樣,存在“五行運動”——陰陽離合而生殺、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相互變化而常新、終始嗣續而永恆。這也是中醫“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
  “陰陽互根”本身便是一個大自然的生命程式,“陰陽互根”的原動力稱為“三焦氣機”,人體的生命程式就是“三焦氣機”的功能程式。如果這一點是正確的,我們對功能性疾病便可以用自主性運動調節來治癒;否則,這個理論就是假的。真理論是可以驗證的,實踐是驗證理論的唯一標準。
  上面我們提到,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大病來自亞健康;亞健康來自不合理飲食與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化學藥物。我們切斷亞健康,杜絕大病發生之源,治癒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功能性疾病的根據,方法都發生在上述“三焦氣機”自主性調節功能之中。
  我們看高血壓。高血壓發生於迴圈障礙,特別是微循環障礙;微循環障礙發生于高脂肪血——脂肪微粒粘附、沉著、滲入血管壁,致使血管腔變狹窄,血管彈性變低,血液流動發生阻力,全身組織供血量降低;生命程式中的共生性運動,本能地提高心臟收縮壓力,以保障細胞的有效供血,這便是血壓升高的原因。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是要掃除迴圈障礙。掃除迴圈障礙,當然是把血液中的脂肪溶解,將血管清除乾淨,恢復管腔容量與彈性,血壓自然恢復原有的生態狀況,高血壓病才能痊癒。
  為什麼會出現高脂肪血?這是人體生物化學程式紊亂而發生的。人所不可缺乏的三大營養物質——葡萄糖、脂肪、蛋白質,在人體內分解、合成、轉化、利用、貯存的化學程式,是受分泌系統制約的。分泌系統的生化酶及其它激素,制約著營養物質的代謝過程。所以,代謝程式的紊亂,首先考慮分泌功能的障礙。而分泌系統又受到自主性運動的調節,比如說,分泌腺體的分泌與不分泌,分泌多少,都是自主性運動調節的結果。
  自主性運動的活動本來便是一個生命的完美程式,自主性運動的量度是生命的常量。這個常量,是陰物質與陽物質動態平衡的量。自主性運動也會因為陰物質與陽物質失衡而發生變數。無論陰物質不足還是陽物質不足,都會導致自主性運動的失常。
  生化程式紊亂而出現高血脂、高血糖、低蛋白,進而導致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及亞健康。我們追本求源,知道深層原因在於分泌系統功能障礙和自主性運動量度改變。到此為止,我們以陰陽互根的生命基本原理,用平衡陰陽的方法,啟動自主性運動調節來治療上述這些功能性疾病,因而是可以治癒的。

  請看具體病例:
  病例1:“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身體疼,骨節疼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附子湯方:附子2枚(炮)、茯苓42克、人參28克、白術56克、芍藥42克。以上五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渣,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這是一個經典的病例。“少陰病”三個字是指人體器官功能低落,體液缺乏的功能性疾病。脈微細,是橈骨動脈的脈體變得細如絲而彈力甚微小,表明心功能極低,迴圈趨於衰竭的邊緣。所以“但欲寐”,想睡眠而不能入睡,只閉著雙目,一點精神也沒有,這是腦組織缺血的表現。“四肢厥逆”是手足冰冷過肘膝,體溫不過35℃左右,病人感到全身寒冷,身體、骨節因缺血而疼痛。脈沉,是橈動脈因迴圈不足而深伏,這是外周迴圈極度衰弱的表現。這個病例是嚴重的心功能衰弱,迴圈衰竭,需用“附子湯”治療。
  附子湯是自主性調節的經典第一方劑。附子助陽,能啟動心臟的自主運動,所以說它有強心作用。人參補氣生脈,補氣是提高器官的自主性動力,生脈是指增大循環量,為運動提供能量物質,動力與能量相互作用。也就是附子、人參相輔相成,推動了一個“陰陽互根”的生命運動。茯苓、白術通陽利水,因為心衰後必然組織間有水瀦留,茯苓、白術通陽利水以利迴圈。芍藥通血脈,治身體骨節疼痛。所以這個病例是典型的心功能衰弱、迴圈衰竭的內源性疾病,附子湯是自主性調節的方劑。    .
  病例2:“少陰病,下痢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疼,或利上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上條少陰病附子湯證,是心功能衰弱,體周圍組織迴圈缺乏,本條少陰病是心功能衰竭已延及腸胃。下痢清穀,是腹腔胃腸嚴重缺血,食物不能消化吸收便排出,所以排出的飯菜是沒消化的。手足肘膝以下冰冷,脈搏微細到幾乎沒有的程度,可見其迴圈瀕臨衰竭界限。這種缺血狀況,使胃腸沒有足量供血而發生痙攣,所以腹疼,所以幹嘔。如果下痢已止,脈也沒有了,這是腸中內容物已排空,體液因下痢更為空虛,所以脈搏也沒有了,這已到了迴圈衰竭的境地,但仍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通脈四逆湯方:附子(大者)1枚(生用)、乾薑42克、甘草28克。以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脈出者愈。
  附子助陽,是啟動自主性運動的第一良藥。“附子湯”中是炮用,“通脈四逆湯”中是生用。炮用則力緩,生用則峻烈快捷。四肢厥逆而脈絕,下痢清穀,腹疼,幹嘔,病情十分危急。為求救急速效,所以生用附子,急速啟動自主運動。張仲景說“脈出者愈”。所謂脈出,是心功能恢復,身體周圍組織供血趨於常態,所以說病癒。
  病例3:“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傷寒論》)
  炙甘草湯方:炙甘草56克、地黃224克、麥冬100毫升、人參28克、桂枝42克、麻仁100毫升、阿膠28克、生薑42克、大棗3 0枚。以上九味以清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八味,取600毫升,去渣,內阿膠烊消盡,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
  脈結代,是說脈象,結脈是搏動緩慢時一止複來。在心電圖中,為房性或室性早期收縮,排血量較少,在橈骨脈搏上不能明顯表達,因而有一止複來之感。代脈的停搏是有一定規律的停搏。代脈有兩動一止、三動一止、四動一止,相當現代醫學中的二聯律或三聯律。此條“結”與“代”相提並論,也就是說無論停搏有無規律,總是氣虛血虧的病機。
  心動悸是症狀,在功能虛弱、血液虧損的病機中,心動是房性或室性顫動,悸為心悸,這是一個典型的心臟病的症狀表現。心悸與房顫都是因缺血而發生的。炙甘草湯中的地黃、麥冬、阿膠、麻仁都是滋補藥品,用桂枝通血脈,人參補元氣、益血脈,薑棗和胃氣、生津液。以炙甘草為主通利血脈,以緩和經絡的急迫,改善微循環。這樣,心臟將充足供血,功能增強,動悸與結代自然緩解。
  心臟因供血不足而出現的脈結代、心動悸,以改善供血使自主調節運動恢復常態,這與附子湯治心衰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是提升動力,一個是補充能源。動力提升以後會產生能量,能源補充以後會發生動力,這便是“陰陽互根”的自主性運動過程。
  只要是“陰陽互根”的自主性運動恢復常態,生命程式中一切障礙自會清除,一切紊亂自會理順。生命程式中的障礙與紊亂,只能由生命運動自己來整理,任何外力是不可能干預、取代的!
  病例4:高血壓、冠心病(郭生白醫案)
  陳某,男,71歲,退休幹部。2001年患冠心病,經鞍山市醫院搶救,暫時緩解,但身體非常虛弱,有不穩定心絞痛。來京後,經西苑醫院檢查為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臟4支段阻塞:99%、80%、70%、65%,建議搭橋手術,需交手術費15萬元。
  陳某因術後不能保證存活5年(只有20%的幾率)而拒絕手術,改用化學藥維持。血壓在降壓藥控制下為160/100mmHg。有早搏、房顫、胸悶、不能走路、失眠、頭暈、心絞痛等症狀。
  2003年3月,經自主性調節法治療,服用“生白化脂合劑湯”中藥方劑。四個月後停服化學藥,血壓降到140/80mmHg,諸症均緩解,精力體力複常,面色紅潤,老年斑變淡。治療七個月,全部藥物停用。經檢查,血壓、心電、腦電、肝、腎指標均為正常,生化各項均出現正常指標而痊癒。自2003年10月至今(2008年11月1日),陳某體力精力很好,每天騎車30公里,爬香山300米高,下午游泳兩小時,臉上老年斑淡化,白髮變黑。
  病例5:高血壓、冠心病(郭生白醫案)
  鬱某,男,64歲,退休幹部,患高血壓、冠心病。2003年經復興醫院、安貞醫院檢查,專家建議搭橋。由於嚴重試血過敏,不能接受手術。而且化學藥過敏,不能注射,不能吃化學藥,行動十分艱難,心臟早搏、房顫嚴重,胸悶、心絞痛時時發作,依靠“氧立得”度日。
  2003年8月,經自主性調節法治療,服“生白化脂合劑湯”方劑,五個月後一切症狀消失,精力體力恢復。上下樓、料理家務、參加老年社會活動,均不感疲勞。2004年體檢,各項指標正常,而且原來腎多發性囊腫與前列腺肥大都不見了。當時要求檢查醫生再次注意查看腎囊腫與前列腺,仍不見病變。這個現象便是我所說的系統效應。
  病例6:高血壓、冠心病(郭生白醫案)
  劉某,男,72歲,退休工人。心慌,氣短,胸悶,心絞痛,失眠,不能上下樓。經阜外醫院檢查,專家建議搭橋,因無力支付數萬元醫療費用而出院,用化學藥維持生命。
  後經自主性調節中藥治療,服用“生白化脂合劑湯”方劑,五個月後化學藥完全停用,檢查各項指標正常,症狀完全消失,體力精力複常。上下樓、做家務活兒不覺累。原來所患前列腺肥大也痊癒,一頭白髮變黑了。白髮變黑也是系統效應。
  病例7:高血壓、冠心病(郭生白醫案)
  劉某,女,72歲,退休教師。患高血壓病,每日用降壓藥、降脂藥。2003年2月發生早搏、房顫、心絞痛。經阜外醫院檢查為冠心病、冠狀血管阻塞,建議做支架或搭橋。因“非典”而不敢住院。   

  接受自主性調節法治療,服用“生白化脂合劑湯”方劑,三個月停服所有化學藥,六個月經醫院檢查各項生化指標均正常。心電、腦電、肝、腎指標完全正常,白髮變黑。
  病例8:糖尿病(郭生白醫案)
  孫某,女,55歲,退休工人。2004年患多發性子宮肌瘤住院。手術時因查出患有嚴重糖尿病而放棄手術,改服降糖藥治糖尿病。體重嚴重超標,心慌氣短,多汗,多飲,多食,全身無力。
  經自主性調節法治療,服用“生白化脂合劑湯”方劑,四個月停服降糖藥,血糖穩定在正常值,體重減輕1 0公斤,接近正常值,症狀消失。經檢查,子宮多發性肌瘤最大者縮小到三分之一,較小者已部分消失。
  病例9:糖尿病(郭生白醫案)
  蔡某,女,70歲,退休幹部,病例4陳某的夫人。患糖尿病已數年之久,靠降糖藥控制病情。丈夫陳某嚴重冠心病經自主性調節法治癒後,蔡某開始接受自主性調節法,服用“生白化脂合劑湯”方劑。5個月後檢查,各項生化指標均正常,體力精力恢復,各症狀消失。而且,二十年之久的慢性腸胃炎同時痊癒。
  病例10:腫瘤(郭生白醫案)
  劉某,男,58歲,退休幹部。2004年5月咽疼,岳陽市人民醫院檢查為咽腺體瘤中晚期,建議手術切除。因其夫人為醫生,對切除的後果瞭解甚深,故放棄手術,採用“自主性排異法”中藥治療。經服用“生白化瘤合劑湯”方劑,5個月腫物消失。同時,素有的高血壓、高血脂也都變為正常值。5個月停藥至今,三年隨訪,身體健康無任何不良反應。
  病例11:腫瘤(郭生白醫案)
  王某,男,58歲,農民。2005年10月發現身體急劇消瘦、無力、面色土黃、腹疼難忍、不能仰臥、沒食欲、心煩、大便乾燥困難。哈利遜醫院檢查為結腸腺體瘤晚期,腫瘤為9.7 cm×7.4cm,肝臟多發性囊腫。專家認為瘤體與膀胱結腸多處粘連,手術成功率很低,建議選擇保守治療。
  王某出院回家,接受自主性排異法治療,服用“生白化瘤合劑湯”方劑,一個月大便通暢,食欲增進。繼續服用到九個月,感覺精力體力體重均已恢復正常,無任何不適的感覺。2006年7月到哈利遜醫院做“CT”檢查,發現結腸腺體瘤消失,肝多發囊腫消失。王某及其家人驚喜中不敢相信,再次做“CT”檢查,結果相同。2007年4月隨訪,身體健康,從事農業勞動。







第三篇 系統醫學的系統思維

  高血壓心腦病、糖尿病、腫瘤三大疾病與亞健康的系統性認識。
  傳統中醫不論經典派或溫病派,還是臟腑、八綱、經絡辨證都不曾對上述這幾個病有過系統的論述。現代醫學更是對這些病沒有過系統思維,而是線性思維與治療:心病在心臟,腦病在腦,肝病在肝,腎病在腎,糖尿病在胰島。而亞健康在哪兒?不知道。不知道病在哪兒,所以就連病是什麼也不知道了。這些認識已經是醫生與病人共同的觀念,而且是天經地義的,叫做科學。
  中醫系統醫學體系今天要對這些凝固的東西提出不同的看法。這並不是系統醫學沒事兒找事兒,而是非找這事說說清楚不可!只有這個凝固的觀念被打破了,生命本能系統才能被認識,這些病由死亡走向生存,由終身服藥變成簡單易治、易愈,由家破人亡成為普通臨床過程,您說這件事該不該做!我說,這不做才是有罪的!
  系統醫學認為,冠心病,病不在心;腦中風、腦血管栓塞,病不在腦;脂肪肝,病不在肝。我這個說法可能會使醫學界感到驚訝,古今中外沒這個說法。沒有這個說法是因為沒有系統醫學;沒有系統醫學是因為沒有系統思維;沒有系統思維是因為對生命本能的自然過程沒有認識。這是個對疾病認識的大問題。認識過程也是思維過程。
  系統醫學的核心是系統思維。中醫的系統思維,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從西方的一般系統理論學來。中醫的系統思維開始於兩千六百年以前。此前不稱為系統思維,稱為五行思維。因為在中醫《內經》中談到“陰陽五行”時說:“五行者,萬物之綱紀”。綱紀的概念是什麼?綱紀的直觀意義是漁網的綱韁與網目,絲的多把為紀。綱紀思維就是系統思維,我認為比系統思維更完美。比如“五行”,宇宙萬物可分為五個系統,五個運動形式,五種思維形式……所以說,五行為萬物的五個系統。系統思維是什麼呢?我們以生命的自然過程來說:動能與物質的聚變為生,裂變為殺;萬物之間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相互變化而常新,終始嗣續而永恆。這是對生命的系統思維。這個思維形式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系統思維。中醫是在這個思維形式中認識了疾病,當然也是用這個思維形式對待疾病的。這個思維形式是有普遍意義的,軍事家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者,正是來自于這種思維;政治家以無為而治也是來自這個思維。我說,中醫的以“不治而愈人之疾”的大醫,也是來于這個思維形式。什麼是“不治而愈人之疾”呢?我可以用兩個系統醫學的實例來說明“不治而愈人之疾”的涵義。
  系統思維對人的疾病觀察,可以見於未萌,而避於無形。這就是在大病萌芽之前便已發現,於是便設法避免了大病發生。在臨床中便是我們在“亞健康”中看到了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或糖尿病,或腫瘤的發生,或其它慢性功能性疾病發生的前期,於是我用很少的藥療食療,恢復亞健康者的健康,這便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再舉一例:高血壓病、冠心病、腦栓塞、脂肪肝、腎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高脂血、肢體麻木……這些系統性疾病,在系統醫學臨床中,不降壓、不降脂、不治心、不治腦、不治腎、不治前列腺、不治肝、不治肢麻……什麼症狀也不對應治療。而只用自主性調節本能,自己恢復自我的生化程式,上述因脂肪代謝障礙造成的血管系統疾病,完全消失。這也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的涵義吧!系統醫學對這個現象名之為“系統效應”。我這種“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與“以不治而愈人之疾”,本出一個系統思維,不過一個是將軍,一個是醫生而已。
  系統思維把“亞健康”與高血壓病、糖尿病、腫瘤怎麼會看成是系統關係?這個問題簡單,它們本來是系統關係,就應該認識它們在本能系統中的關係。這是線性思維所不可理解的。疾病的本質聯繫只有系統思維才能認識。線性思維只能看到疾病的現象。無論你是在宏觀世界、或是微觀世界,線性思維都只是看到現象。比如:你看到身體發熱,或看到白血球升高,都是現象。因為簡單的、沒有變化的思維,絕不可能認識到生命的運動過程是什麼!
  我可以具體地說一說“亞健康”與高血壓病、糖尿病、腫瘤三大疾病的系統關係。
  “亞健康”是什麼病?是出於何人之口?內涵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應該從哪兒去?它的內部聯繫是什麼?先把這些問題弄清楚,然後才可以談“亞健康”。
  “亞健康”是一種病。“亞健康”三個字是翻譯來的詞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美國醫生說的,他對一群症狀,不知道是什麼病,而且用現代一切檢測手段看,也看不出什麼病來,於是就命名為“亞健康”。中醫在一千七八百年前便認識了這個病,也會治這個病。但中醫在五十年用西方醫學的線性思維,與分割模式的改造中,思維被偷換了,醫學體系被肢解了,因此也不懂“亞健康”是什麼病了!
  系統思維是怎樣看亞健康的呢?我們先看亞健康的症狀表現是什麼。我對亞健康有一個脈象、舌象與症狀界定。中醫是宏觀醫學,是在宏觀世界看萬物,看疾病也是從宏觀中看待。脈象、舌象、症狀表現,都是疾病的宏觀表現。正是因為中醫不在微觀世界看疾病,今天才有亞健康的界定。請看:
  亞健康的脈象——弦細;舌苔——薄白。
  1、神疲體倦   2、頭昏目眩  3、口舌乾燥  4、 胃疼脅悶   
  5、心煩易怒  6、大便秘結  7、寒熱交替  8、口苦厭食        9、心悸水腫  10、陽萎陰冷  11、自汗盜汗 12、乳房脹疼
  13、肥胖無力 14、消瘦無力 15、器官下垂  16、乳腺增生       17、健忘失憶 18、過敏反應 19、嗜睡失眠  20、易患感冒

  以上症狀並不是亞健康的全部證狀。因為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可能全部記錄下來,而是這二十項中有一項便可界定為亞健康。其原因是二十項中每一項都可以作為人體生命中自主性調節失常的證據。可以換一句話說:每一項都可以證明人體內部分泌系統、代謝系統,或免疫系統的功能性障礙。所以,都沒有病理的物質量變指標,只是功能性障礙。
  我們從頭說,“脈弦細”說明什麼?血管處於收縮狀態。為什麼總處於收縮狀態?失去了收縮與舒張相對平衡的調節能力。這個脈象說明了這個人的自主性調節功能障礙。“舌苔薄白”說明了分泌功能失調。因為口腔兩對腺體,一對分泌稀薄唾液,一對分泌粘稠唾液,兩種分泌液有不同的功能。粘稠唾液中含粘蛋白,附在舌上形成白苔。正常的舌苔很淡不明顯,舌上汪汪有稀薄的唾液,很滋潤。舌苔薄白無津液,表明這個人的分泌功能調節不正常。
  “口舌乾燥”,是津液分泌障礙。“口苦、厭食”,口苦是膽汁代謝障礙,肝臟合成的膽汁,進入膽囊,膽囊不能順暢泌入十二指腸中而溢入肝組織,再進入大循環,進入舌迴圈,舌上味覺有苦味。“口苦、口咽乾燥”表明分泌代謝的調節失常。“神疲體倦”,是因營養代謝與利用功能障礙。“頭昏目眩”,是因血管收縮,血液供應腦組織相對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出現頭昏目眩。“心煩易怒”,凡內分泌有障礙的人都沒有好情緒。“大便秘結”,是因結腸蠕動與分泌降低。“心悸水腫”是因水代謝障礙。“胃疼脅脹”是因胃蠕動降低,胃中食物留在胃中過久造成。“陽萎陰冷”,是性激素分泌過少。“肥胖無力”與“消瘦無力”,是脂肪代謝、利用障礙,不能轉化為能量。“乳腺增生”與“乳房脹疼”都是內分泌障礙所致。“器官下垂”,是器官韌帶的升降調節障礙。“自汗、盜汗”是汗腺分泌調節障礙。“健忘、失憶”是腦組織反應能力降低。“嗜睡”與“失眠”,雖看現象是相反的表現,實際都是腦組織缺血的原因。至於“過敏反應”與“易患感冒”都是免疫能力降低的表現。
  我們從以上症狀表現的透視看,這所有的症狀都可以歸納在分泌、代謝與營養物質的轉化、利用、貯存的功能性障礙。也可以總而言之,說是自主性調節本能系統的問題。既然“亞健康”是自主性調節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的退一步,當然是健康恢復。如果這個問題的進一步,發展是什麼?很簡單,向哪兒發展?哪一部分發展?
  在這個亞健康的過程中,也就是在這個自主性調節本能系統出現失調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會發生各種疾病。我們也可以說“亞健康”是各種嚴重疾病的先期症狀表現,退而是健康,進而是大病。我們可以說幾個具體的病看看是不是“亞健康”的進一步發展。
  “亞健康”既然是分泌、代謝兩個功能性障礙,身體肥胖無力。這直接關係到脂肪的合成、轉化、利用與貯存的生化過程。這一部分功能性障礙,又因體倦無力而運動更加減少,飲食高脂肪、糖類食物,造成功能性障礙進一步發展,因血中脂肪濃度長期居高,必然出現血管網路因脂肪粘附、沉積而導致迴圈障礙。特別是微循環障礙,細胞缺乏營養的狀況出現。生命系統的共生性本能自主地提高心臟收縮供血,全身血管收縮提高迴圈壓力,以保障細胞的生命活力。高血壓病發生了。在高血壓病的發展過程中,血中脂肪不斷地在血管腔內粘附、沉積,形成斑塊、栓子,大血管病發生了——冠狀動脈栓塞的冠心病;腦血管栓塞的腦血管病;微血管、周圍血管病都可以發生。這種發病形式是系統性的疾病。我們在臨床中常常看到的心血管、腦血管病,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以及眼底血管病等等,病症一大群,元兇只一個——脂肪代謝障礙。這一大群病的元兇來自哪裡?來自“亞健康”。“亞健康”來自哪裡?在後面說。
  在亞健康的發展進程中,如果胰腺、胰島組織分泌出現調節失常,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出現升高,降糖激素不能分泌調節,致血糖穩定地居高,同樣會出現糖的利用障礙、轉化障礙、貯存障礙。糖尿病出現了。“亞健康”分泌障礙發生了糖尿病。高血壓病因血脂代謝障礙,極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高血糖也會導致高血脂發生高血壓病。這兩個病,一個是脂肪代謝障礙,一個是葡萄糖的調節利用障礙。雖在臨床上分成為兩個病,在系統思維中實為一個系統。這兩個病都來自“亞健康”。應該沒什麼異議吧!
  腫瘤病與亞健康的關係與高血壓病、糖尿病一樣,只是腫瘤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腫瘤,我們不講腫物的質是什麼,我們講腫物的形成原因。比如瘜肉、囊腫、肌纖維瘤、脂肪瘤、腺體瘤、細胞瘤……這些腫物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我們為什麼重視成因,而不研究腫物的質物呢?因為我們知道了它的來路,才能知道它的去路。我們知道人體有一個排異本能系統,排異系統會把人體中的異己物排出來。所以我們注意腫物的去路。腫物的成因是什麼呢?我們的生命在自然過程中,每一個器官、組織,都是在自我更新過程中,需要的物質都由迴圈網路運進來,產生的生化代謝廢物又由迴圈網路運出去。從迴圈送到胃腸腺、腎腺、汗腺,通過腺體的分泌而從大便、小便、汗液排出體外。這個生命自然過程就是排異本能系統的排異活動。我們要說的是“亞健康”過程中,因迴圈網路障礙,或分泌,或代謝障礙,器官、組織間在更新過程中產生的生化廢物,不能排出體外,在身體不通暢部位的組織中堆積起來,便是腫物形成的原因。“亞健康”的過程中,本身即有代謝障礙、分泌障礙,循環系統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同時脂肪造成血管的通透性降低。亞健康為腫物產生提供了三個重要的條件。我們說“亞健康”過程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發生的基礎。我們是從系統思維認識到,“亞健康”為高血壓、糖尿病、腫瘤造成了發生的條件。我換個說法更直截了當:亞健康是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的前期症狀。
  上面我說的似乎簡單了許多。但我可以有大量的臨床觀察證明亞健康過程中發生了這三個大病的例數不勝數,而且沒有一例高血壓、糖尿病、腫瘤不經過亞健康過程而發生!同時,在這三個大病過程中每一例都同時伴有亞健康症狀。
  目前,只有系統醫學的系統思維才能認識到疾病在系統中的關係,認識到疾病在系統中的關係才能有治療系統的方劑,有系統的方劑才能有系統的效應。終端是系統效應。
  對亞健康、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的系統思維是什麼?亞健康表現的幾十個症狀,只根據脈弦細的脈象,與舌苔薄白的舌象,口苦咽幹、頭昏目眩的意象,便可以知道分泌、代謝、自主性調節系統的障礙。知道了這個系統的功能性障礙,也便知道了這些障礙的進一步發展便會發生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及其他重大疾病。這些功能性障礙的退一步轉化為健康。而亞健康是哪兒來的?如何切斷其來路,不再有亞健康?沒有了亞健康,便沒有了這些大病發生的基礎。也可以說是使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在發病前期便被消滅了。這是“明者見於未萌,智者避于無形”的系統醫學。
  系統思維怎樣看高血壓病呢?
  系統思維認為血壓升高不是病。為什麼血壓升高?人體的本能自主調節系統,時時在調節著血壓。當人體加大運動量需要供血量增加時,調節系統會提高血壓以加大供血量。所以血壓升高是調節現象,不是病。當血壓持續升高、舒張壓高出平常血壓10mmHg以上;收縮壓升到140mmHg以上,我們應該考慮血壓升高的原因。如果我們發現血脂升高,身體肥胖、無力,則考慮血管因脂肪粘附,滲入而管腔狹窄,發生粥樣硬化時,應該知道脂肪代謝障礙,動員自主調節本能系統恢復生化程式的生態活動。不可降壓,因為血壓升高是保證全身組織細胞供血的本能機制。如果線性思維:血壓高便降壓,常因血壓下降而血流動降低造成腦栓塞。我們要系統考慮:動員自主性調節本能系統恢復生化程式生態活動。血管內脂肪轉化為能量而消耗掉,迴圈網路通暢,血壓自然平衡而病癒。所以“化脂湯”治療的結果是系統效應。比如心腦血管病、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及所有周圍血管、微血管病都先後痊癒。
  系統思維對糖尿病。
  糖尿病是血糖升高。血中葡萄糖濃度超過腎糖閾值,尿液中出現糖尿。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葡萄糖代謝出現障礙。因為血中葡萄糖含量有一個動態平衡。調節這個動態平衡的能力在自主性調節系統。當我們攝入的糖及碳水化合物多了,葡萄糖一部分進入細胞被利用,多餘的會合成糖元貯存起來;也會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當人體需要能量時,糖元會酵解為葡萄糖,脂肪也會轉化為能量。這個病的基本原因是葡萄糖進入細胞困難,得不到調節。而調節葡萄糖的本能是胰島素的升糖素與降糖素根據身體能量需要而升降的動態平衡。治療這個病是恢復這種調節平衡。如一味用線性思維而降糖,不僅化學藥物的毒性損害肝腎,而且長期取代生命本能的調節機制,久而會造成本能系統的應變性改變,喪失了生化程式的調節能力,導致併發症迭出而死亡。系統思維看降糖藥(包括胰島素)是個不可商量的錯誤。糖尿病被定為終身病,是線性思維的產物。
  系統思維看腫瘤。
  腫瘤是什麼?腫瘤是身體內臟器、組織間堆積的異物。所謂異物包括身體的自我更新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如壞死的細胞以及其它應該排出來的東西。
  這些異物本來是由排異本能排出體外,但因為迴圈障礙,或分泌障礙、代謝障礙,排出通路被阻而留在體內一個或幾個不通行處,形成腫物。如果是脂肪,或肌纖維,或液體,不容易腐敗的物質一類,不產生毒素,現代醫學稱為“良性”。如果是別類物質,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便腐敗,產生毒素。所產生的毒素進入迴圈,這種毒素不斷產生入血,而排出困難,會發生中毒,這便很危險了,現代醫學稱為“惡性”。現代醫學把這個病推在手術刀下,切除掉。眼看著把一個腫瘤切掉了,過一些時間,又會長出來,不一定是原處,可以是處處都會生出來,有人稱為“轉移”或“擴散”。這是為什麼?我說:切掉了形成的瘤,切不掉形成瘤的原因。像割草一樣,割一次長一次,因為沒有解除長草的原因。即使一再“化療、放療”,仍不能免除一死。高昂的醫療成本,動輒是六位數,有的到七位數!傾家蕩產而死!著實可悲!最可悲的是這個世界上至少六十年以上是無數次的重複著這個家敗人亡的方法不改變!這是誰的過失?當然這一切都是合法的。
  系統思維意識到腫瘤的來路是阻塞了去路,通暢了去路正是斷絕了來路。腫瘤是可以溶解的,生化酶中自有它的溶解物。自我更新系統中會把一切的異物溶解,用幼小鮮活的生命物更替,並由排異系統將異物排除到體外去。這是本能系統醫學的系統思維。一個數十年的難題原來是如此簡單!我相信:我的話一定會有很多人聽了大笑,也有人聽了心中歡喜。我再說一句:這個方法使瘜肉、脂肪瘤、肌纖維瘤、腺體瘤、細胞瘤不分質、不分發生在任何部位,不論數量多少,只需一劑排異湯,都會溶解排出。














第四篇  升降出入之能與內外開放之器

  我講到了生命本能的十一個能系統。十一個能系統各自是一個有特殊本能的系統。但是,我們怎樣才能看到這十一個本能系統是不同的能呢?這要先說明“非生命能”與“生命能”都是在一個器物的活動上看出來的“能態”。即器物的動態。生命十一大本能在一個什麼樣的器物中,我們才能看到它的能態呢?生命本能依附的器物就是人體。如再問:人體是個什麼樣的器物呢?什麼樣的器物才能涵入生命本能呢?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一個是涵入生命能的這個“器”,另一個是生命能。
  你看到了一個“精子”在遊動,這個精子的遊動就是生命能附在了精子器物上表現出來的能態。當生命能離開了精子時,精子不動了;因生命能離開了精子,而精子只是失去了生命的物質。因為精子失去生命,所以很快就腐敗了。如果生命能附在精子器物中,精子是有生命的,不會腐敗的。為什麼有生命就不會腐敗呢?因為生命本能在不斷地用生命物質來更新自己的形器,並不斷地把自己活動中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永遠保持自身生命能的存在。生命能是一代接續一代地複製自己依附的形體,並且一代接一代地傳遞著生命個性。這時精子與卵子涵附在母親的子宮內,生命能系統在用母親給的非生命物質,在塑造著自己的形體。生命能系統的生命活動是怎樣的活動方式呢?諸如五臟、六腑、營衛、經絡、筋、骨、皮、毛……各個組織,各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心臟的活動是舒張與收縮,肺臟的活動是開闔,膽囊的活動是舒縮,胃、腸的活動是蠕動,肝、脾、腎……各有自己不同的活動形式。這是因為什麼?因為它們的功用不同;才有不同的活動;因為活動不同,必然有它們不同的形器。不同的形器,不同的組織,不同的功用,不同的活動形式,而處在同一個形體中,同一個生命能系統活動中,這些器官、組織的活動形式不同是因為他們的形器不同,形器不同是因為它們為生命生存提供的物質不同。但同一的生命能系統活動一定在生命的微觀世界是不同的活動,而在生命的宏觀世界是相同的活動。這是宇宙萬物、萬事的道。換句話說,這是自然萬物的運動規律。中華民族的祖先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無出入無以生、長、壯、老、已;無升降無以生、長、化、收、藏。”(《內經?六微旨大論》)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宇宙間一切有生命的物,一切自然氣象變化,都是升降出入的運動。宇宙間沒有任何一個有生命活動的形器不是在升降出入的運動之中。如果沒有升降出入的運動,就沒有生命存在,也沒有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也沒有動植物的生長。從《內經》到二十一世紀初,約兩千六百年來我們知道了,微觀世界中的運動,與宏觀世界中的運動完全是一致的。我們看我們身體中一個細胞的運動,和大海的運動是一樣的:沒有一分一秒的停止,沒有不是一張一縮的動態。這就是說人體的一個最小有生命的個體,與大自然的一個大的自然體的運動都是一樣。這是宏觀與微觀,生命與自然之間的共性:運動的共性,生命的共性,能態的共性。但是,為什麼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各個組織的運動又有不同的能態呢?這是它們的組織結構不同的原因,我們看到的組織形器的  活動,為什麼一個人要這麼多的,這麼複雜的組織器官呢?這是生命本能系統的活動需要不同的生命物質,為了獲取這些複雜的生命物質,就必須自己來把非生命物質造化成自己需要的生命物質。要製造這些東西,就需要有個場地,有許多工具,而且還自己發生動力。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命工程,當然就需要一個適合自己工作的場地,適合自己生產的環境。重要的是這個場地、這些工具、設施、動力,都是生命按照自己生命活動自己塑制的。
  我們知道了:生命本能的運動是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生命本能要自己塑制一個適合自己生命活動的形器,這個形器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的呢?當然升降出入的生命能活動,必然是自塑一個符合升降出入活動的器物。這個自塑的器物就是人體。
  人體是一個生命本能系統升、降、出、入的器,是生命本能系統自己塑造的最符合自己活動的器。那麼這個器本身並不能有升降出入的活動,而是符合生命本能升降出入活動的器物。這個器物是怎樣的器物呢?是一個上、下,左、右,表、裡相通,內外開放的體器;如果不是這樣一個體器,怎麼能可以會有升、降、出、入的活動呢?
  我想與大家一同看一看人體。人體是怎麼樣上下左右表裡相通的。人體之內,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膽、胃、腸、膀胱,及各處腺體,肌組織……上至百會穴,下至湧泉穴,從皮膚到骨髓,每一個組織,每一個細胞都是相通的。因為每個組織,細胞都是有生命的物體,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也需要把生命代謝過程中的廢物排出來。這一入一出是怎麼活動的?自然是在一個上下、左右、表裡相通的一個器中進行的。這個器就是人體。這一入一出是通過一個開放的迴圈網路和一個信息網路組成。開放的迴圈網路是心臟與大大小小的血液管道完成的。這個迴圈網路把脾、肝、腎、肺、腺體……各個組織的需要的物質送來,並把廢物帶到外分泌腺,泌出去,排出體外。這樣,保證了生命不斷更新自我的需要。但這並不是一個開放的迴圈網路就能完成的活動。人體或者說迴圈網路,只是一個器,器是物質。迴圈網路也是器的部分。它不會運動。器是不會運動的物,只有“能”附在器中,才可以看見器的“能態”運動。所以,自我更新,或排異,或物質傳遞、物質交流,都在迴圈網路進行。但動能在網路器官、組織主宰著升降出入的活動。什麼樣的升降出入呀?我們看:心臟的收縮與舒張是升降不是?全身的動脈與心臟同步升、降運動是不是?血管網路無論在器官內,在組織內無時無處不在升降出入活動之中。這個迴圈器的運動一旦停止,在短時間內生命因得不到升降出入而死亡。比如一個城市,斷絕一切交通,一切的生活物質,包括水與空氣,都不得出入,同樣用不了幾個小時,一切生物都會死亡。所以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非出入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無以生長化收藏。”
  人體的上下、左右、表裡、內外怎樣分別,有什麼意義?
  上下之分不是隨意性的行為。沒有上下,就沒有升降;沒有升降就沒有出入!宇宙萬物都是如此。人的上下以胸腹之間,膈為上下之分界。何以為證?我們以經絡系統看,凡陽經由手足走頭,由胸走頭入“百會穴”,凡陰經由頭入腹。胸在膈上,腹在膈下,以胸腹分陰陽。陰為下,為降;陽為升,為上。以迴圈網路說,迴圈血液從胸上行升到頭部;下到腹腔至四肢是降。從心臟開始上行與下行血液的升降分開,而上行與下行的血管結構都與升降相應而不同。這是生命本能按照生命的需要而塑造的器。這個器是為了本能的升降出入設計塑造的。體液迴圈網路中的心臟,出而向上供給是升,出而向下供應是降。血液還流入心,在下的是升,在上的是降。在肺的迴圈血液出入與心臟的出入相對應。肝、脾、腎與肺的出入基本相同。再如:生化系統中,分泌系統的生化酶的分泌增減,生化代謝系統的分解、合成,物質的轉化、利用與貯存,從運動到分泌、分解、轉化、合成、利用、存儲等程式中的升、降、出、入,是一個十分複雜、有序的生化過程,一切多少、強弱、高低、快慢,物質平衡,動力的均勢,完全是升降出入活動所調節的。比如:我們吃的糖或碳水化合物太多,葡萄糖水平升高,胰島素分泌升高,血糖水準下降。在生命化學系統活動程式中,葡萄糖、脂肪、蛋白任何一項的升高或降低,都會引起整個系統的酶體、激素等類的升降出入活動變化。這些升降出入的活動,是本能系統的活動。這種升降出入的有序活動是生命本能固有的,是不可改變、不可取代的。但是,升降出入的活動與不活動,活動的升高與降低,哪部分活動與不活動,哪部分活動的頻率與強度如何,完全由經絡系統,或更準確地說是信息系統所調節。
  上面我說的是人體是個上下、左右、表裡、內外開放的器。這個器是生命能系統自己塑造的。我們舉例說了這個器的上下。我再說這個體器的左右。
  人體的左右之分不是任何人的隨意性行為。在宇宙之中萬物都合二為一。一切生命都是如此。人是左右對稱的物體。動物與人相同。植物的種子也是左右對稱的物體。以人體看:腦是兩個半球,眼、耳、鼻、舌、食道、胃、腸、腎、睾、上肢、下肢……都是左右兩半合而為一的。這是為什麼?我想,生命中一切都是為生命的存在,為生命的完美而構塑的形器。因為生命需要上下、左右、表裡、內外活動,為了活動的需要而有上下左右表裡內外。在臨床中我常常見到左側與右側單獨的功能障礙。有左半邊有汗而右半邊不出汗。腦偏癱,上、下肢偏癱更是常見。其它器官、組織的功能性障礙也時常發生。這是什麼原因?我們從中醫的兩千年實踐中,看到的是人體的本能即生命能是不可改變、不可干預、不可取代的。但是生命能是器官、組織的活動實現的,器官、組織的活動是信息系統傳遞而發生的。信息系統就是人體的經絡。在經絡系統中是左右分開,上下分開,表裡分開的。我想這和升降出入活動一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心臟要收縮、舒張,一整個圓球與兩個半球相合比較,哪一個合適?要上百年不停的活動,必須是一動一靜的工作,否則,能量不會長久,器質不易更新,則壽命不會長久。知道一動一靜的自然運動之道,那就容易理解左右肢體,左右信息接收器官構塑的最佳排列。現在我們已經明白,左右合二而一的結構是因一張一縮,一動一靜的升降出入運動而存在的。
  表、裡這個概念出現在中醫的典籍至少在兩千五百年以前。但對表裡的解釋很多,卻沒有一個能令人信服的理論。今天我們在“表裡”這個概念上需要討論一個究竟:表裡到底是什麼部位?為什麼要分表裡?分表裡的意義是什麼呀?
  對人體來說,表、裡首先是兩個不同的部位。人體如果從腦到胸、到腹,把腦髓與五臟六腑各腺體組織除外,從腦膜、胸膜、腹膜以外為“表”,臟腑器官組織為“裡”,我想這應該是表、裡的部位。這個區分表裡的根據是什麼呢?從心臟出來的血液,在主動脈分成升主動脈與降主動脈兩個,升主動脈一股供應胸腔與左右上肢,另一股供應心腦肺。降主動脈一股供應肝膽胃腸腎及膀胱組織。降主動脈另一股供應左右下肢。胸腹腔及上下肢只有向外的通路,即迴圈通向汗腺外出之路。而胸腹內的器官組織通向體外的通路是胃、腸、腎的腺體分泌入大小便及胃液中排出體外。這個升降出入關係有區別,所以把它們分為表裡兩個部分,是有根據的,也是有生命意義的。
  表裡區分的生命意義是什麼呢?我們從升降出入的生命活動來說,在生命自我更新活動中,胸腹腔四肢所產生的生命廢物,要從汗腺排出去,汗腺完全在人體的表面。人體對自然環境溫度的調節,對自身體溫的調節,一是皮膚,二是汗腺,這都是體表的活動。總之,對外致病生物體入侵的防衛,以及對身體異物的排除,都是以體表汗腺為對外通路。從血液迴圈供血到排除異物的方式,表與裡的特性不同,到治療的因勢利導各異,表與裡出入內外的區別,這便是表裡區分的生命意義,也是表裡區分的本能依據。
  在《傷寒論》中,仲景先師說邪在表者以汗解;邪在裡者以下法,膈以上者用吐法。膈以上為什麼用吐法呢?異物在胃中用吐法人人理解。膈以上有肺、心、腦、心包等組織,這些器官組織中的異物也可以吐出來嗎?是的。我們重提一下,心臟的主動脈分出升主動脈,供腦、心、胃及上肢迴圈。這些概括為膈以上,吐法使胃腺急劇分泌而湧吐,在升主動脈迴圈的膈以上器官組織中的異物,通過胃腺分泌入胃中,由胃中湧出體外。這是因為膈以上在組織上、迴圈中的共同性而決定的。表裡可以作為生命本能活動升降出入的兩個不同通路而存在,是有生命意義的。
  升降出入運動是自然萬物的生命運動。原來我們生存的宇宙,動植物不知多少千百萬種,大自然的氣象變化風風雨雨、地震山搖、春夏秋冬、寒暑交變,無窮無盡的變幻卻是升降出入,如此簡單。
  升降出入不是生命本能本身,是本能的態。生命本能的活動的能態,是宏觀生命能態。一切的生命能與自然能的宏觀能態。我說的生命不僅是指人,是指一切生物,包括大到宇宙,小到一個細胞,都是在升降出入運動。如果說是一張一弛,而一張一弛本身便是一升一降,也是一出一入。這不必一一例舉。你只需看一看,或想一想即會明白:哪一個生命不是一張一弛;哪一個張弛不是出入!生命如此,大自然氣候如此,治國之道同樣如此!不過,我要說:一張一弛,或說升降出入,這個活動,一定是在內外開放的器中實現。沒有內外開放的器就不可能有升降出入的活動。上下左右表裡內外開放之器是升降出入本能系統自己塑造的。每一個生命物都有自塑自我的本能。
  我們今天說明白,人的生命是生命能系統自己塑造了一個上下左右表裡內外開放的器,並與之涵附而成。生命能在這個器中不斷的修復著自己,更新著自己,排除著異物,改變著自己適應著環境,複製著自己……這一切的本能活動,在升降出入的複雜而有秩序地相互配合,各司其職而又配合默契,又是一種什麼能力如此神奇地組織著、調節著這一切呢?這是一個生命自主信息處理系統。這個系統無論是對體外世界,或體內世界,或者說體外環境、體內環境,都遍佈著信息接收器與感測器。根據信息而處理著生命活動。這個系統在兩千六百年前就被中醫認識。這個信息處理系統就是中醫學中的經絡、孔穴。經絡與孔穴是遍佈全身上下左右表裡的傳導與感知的自主處理系統。這個信息系統是中醫開始認識的。一部《靈樞》經所講的經絡孔穴,我們又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再認識,看出了一個信息處理系統。這與西方醫學的神經系統不同。西方醫學對神經的認識前提是物質的存在與刺激反射。中醫的信息系統是信息傳導、感知的自主處理系統。我想中醫的信息處理系統與現代醫學的神經系統有本質的區別。
  人體從“百會”到“湧泉”,到“勞宮”,胸腹腔中一切的器官、組織的升降出入的活動是誰主宰的?我們十幾個小時沒有進食,是誰叫我們感到饑餓?我們二十個小時沒喝水,是誰叫我們燥渴?我們感到饑渴時,很自然的找水喝,找食物吃。我們的腿腳在走,眼睛在尋找,耳朵在聽著,鼻子在嗅著,關於飲食的信息。直到我們得到飲食,從饑渴的信息傳導到信息處理中樞,到眼、耳、鼻收到飲食的信息,再到得到飲食,這一切是誰主宰的?我說是信息處理系統。當我們看到有人失足落水時,耳目把這個信息傳到信息處理中樞,我們將去怎樣行動?是斷然入水相救,還是待而呼救,還是以智相救,或以力相救,每人或有不盡相同的救法。這是信息處理中心所決定執行的行動。我們內部器官、組織的活動,同樣是在這個信息處理中心所主宰著。比如胃的運動,胃的升降出入,與小腸的升降出入,大腸的升降出入,是不同的,但是這些器官的活動又受到分泌腺的制約。這就是說這麼多器官、組織的協調活動,是誰主宰的?如果沒有一個信息系統傳導、感應,精密地處理著多元活動的和諧運動,是不可能的。信息感受對體外而言,是耳、目、口、鼻、皮膚、毛髮,時時在接受著外界的信息,信息傳導、感應到信息處理中心。信息中心做出相應的活動。在身體器官、組織內部也遍佈著信息受體與傳導系統。比如:胃下垂、肝下垂、腎下垂……是為什麼?是信息不能傳導。又如偏癱,同樣是信息不能傳導。為什麼針灸推拿能解除功能障礙?是信息傳導恢復。為什麼中醫認識疾病根據脈象、舌象、聲象、色象、體象、意象?這些都是體內信息系統向外的傳導。無論是藥療、食療、針灸、推拿等方法都是對信息處理系統的聯通。在胃腸中的信息感受與體表面相同。例如,毒物進入胃,胃中感受毒物的信息傳導到信息處理中心,立即會發出嘔吐的指令。直至毒物排出為止。如毒物入腸,腸便以疼痛為信號傳導到處理中心。處理中心便指令腸劇烈蠕動,大量分泌而不吸收,以排便方式排出毒物。湧吐與排便都是多器官聯合協調活動才能完成的活動結果。這個信息處理中心如果不是擁有調配、組織、指令全身上下左右表裡一切器官、組織活動的中樞系統,這是不可能的。
  中醫的經絡正好是這個系統。中醫的十二經絡是作為環來認識的。十二經脈自頭的百會,到上下左右四肢,從頭到胸,自胸走手,又自百會走足,足入腹,又走頭。一身上下內外表裡經絡無處不通,又任脈自百會到會陰,督脈由百會到長強。這樣一個信息傳導、感應網路同時又是各種活動調節處理中樞,非生命自塑,沒有這樣完美。我們對這個信息處理系統的認識古今中外都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它不僅是一個信息傳導系統,它更是個處理指示中樞系統。生命的本能,是通過信息系統來完成的。
  信息處理系統與現代醫學的神經系統有本質的區別。一是現代醫學的神經系統是個器官組織的功能系統,不是獨立的信息處理系統。二是信息傳導、感應、分析,處理系統主宰著一身上下、左右、表裡的運動。三是,信息處理系統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信息處理系統對人的疾病可以不用任何藥物,以低廉的代價可以保健,可以愈病。這與現代醫學的神經系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第五篇 論汗、吐、下、和的生命依據

  從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開始,中醫治病有了汗法、吐法、下法、和法的大法。仲景先師名為“辨證法”。所謂辨證法,是辨別疾病的證據,而不是辨別症狀。但自從有了《傷寒雜病論》辨證法以後,中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醫從醫方走出,進入了臨床的一套科學的方法系統——六經辨證系統。中醫得到第一次飛躍的發展。臨床療效提高到神奇的境地。中醫六經辨證的創立者被尊為了“醫聖”。一千八百年以前,六經辨證被中醫奉為至神至聖的神奇之術,但終是沒有說清楚其中的原因,致使中醫蒙受許多的誤解和責難!
  “中醫是怎樣治病的?”“中醫是怎樣治癒病的?”“中醫理論的模糊性、隨意性,是以未知解釋未知的偽科學!”“中醫是封建醫,應該退出歷史!”善意的指責,惡意的打殺,一應俱全。這是為什麼?有人說這是西方醫學的碰撞。有人說這是中國一部份人不瞭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對西方文化盲目的崇拜。其中並不是沒有不良存心者。
  六經辨證法是個什麼東西呢?是個方法系統,或者說是個一般性方法系統。這個方法系統屬於生命本能升降出入順勢利導的哲學方法之下的汗、吐、下、和一般性方法。在這個一般性方法下是具體的發汗法、解肌法、透表法;湧吐法、下法調胃通便,小承氣通便,大承氣通便,破血通下,宣白通下,導赤通下……具體的汗法,具體的吐法,具體的下法。當然,實施這些方法,必然要有實施的根據。這些實施的根據就是六經辨證法。但是,六經辨證又是因為什麼衍生出來的呢?為什麼出汗能治病呢?吐與通大便又為什麼能愈病呢?而且又好又快又徹底,神奇地病癒了。說不清楚這個問題,就說不清中醫。這是中醫的核心問題。因為這聯繫著個大問題。這個問題是人類最早思考的,至今尚未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生命是什麼?生命是怎樣生存的。如果不知道生命是什麼,不知道生命是怎麼生存的,就不知道汗吐下為什麼能愈病!
  我在上面說到生命本能系統的升降出入活動,說到生命本能塑造了一個上下左右表裡內外開放的自體。生命本能為什麼要塑造這樣一個個體呢?當然是為了自己升降出入活動而塑造的。對這個上下、左右、表裡內外開放的人體,我們知道了為什麼有上與下的分別,上與下的分別是什麼?人體上與下是以胸與腹之間一層膜,叫膈,把上與下分開了。我們為什麼說分開呢?因為從心臟有一根主動脈,分為升主動脈與降主動脈。升主動脈上行一支向心肺腦供血,一支向胸、頭及左右上肢供血。降主動脈下行一支向胃、腸、肝、腎、脾、膀胱等器官組織供血,另一支向腹及左右下肢供血。是迴圈把人體分成了上下、表裡部位;是自我更新把人體分成了上下表裡。自我更新系統中的排異系統、修復系統都是經過迴圈血液完成的。這就是生命系統自塑自我的人體設計:上下、表裡、左右的結構,是符合升降出入生命運動的。而中醫對病的哲學方法——就是治病的大法是順應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這當然要對人體這個上下、表裡內外開放的器物必須有個清楚的認識。比如:病毒感染了人體,先進入了人體的“表”部,生命本能的排異性就要把這些外來的有害異物排出去。排異本能系統怎樣排出去呢?“表”是身體的外殼,有單獨的迴圈網路,有單獨的排異通路——汗腺,所以,當異物侵入人體進入“表”域,會引起發熱惡寒。發熱是為了發汗而提高體溫。惡寒是肌組織顫抖升高體溫,脈浮是提升體表供血量,一切都是為了製造一次發汗,發汗是為了排除有害異物。這是生命本能自己的活動。中醫要説明本能排除異物,必須認識生命本能,認識人體這個上下表裡左右內外開放系統,認識本能系統的排異活動的規律,認識排異活動的趨向,才能提供因勢利導的發汗方法:是適宜發汗呢?解肌呢?透表呢?
  如果是發熱不惡寒而惡熱,大便硬結的,是“裡”病域,“裡”是體內器官組織間結腸為排異通路的病域。中醫的因勢利導要根據這個病域的排異趨勢用通便法。通便法很豐富,以承氣湯系列,瀉心湯系列為主要方法。
  如果排異反應在膈以上身體區域,即胃以上胸及頭腦部分的排異反應,主要特徵為“欲吐”。因為這個身體區域由於迴圈供血對腦、心、肺、胸為同一回路,排異出路以胃腺為通路,所以用湧吐為排異方式。
  中醫的汗、吐、下是《傷寒論》對醫學的無古無今的偉大貢獻。汗、吐、下的方法是個方法系統,是治外源性疾病的普遍性的方法系統。這個方法系統是根據生命本能升降出入的運動規律和上下、左右、表裡內外開放的體用,而順應生命活動來完善生命的方法系統。瞭解了這一切,我們怎樣看汗吐下的治療方法呢?
  汗、吐、下是生命本能對外源性疾病的因勢利導。排異不是生命本能活動的全部。生命本能對內源性疾病——就是身體內部器官、組織功能性疾病,或換個說法是“信息處理系統”發生障礙(這一類的疾病稱為內源性疾病),可由生命本能系統的自主性調節系統,如物的平衡、能的均勢使之活動程式和諧。仲景稱為“和法”。
  汗、吐、下、和,是方法的一般性方法,完全可以概括本能系統中的外源性疾病和內源性疾病的普遍意義的方法。在中醫數之不盡,或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方法中都不可能超越它。因為它是一般性方法。
  我們說的升降出入的本能活動,在這個上下表裡內外開放的生命體中,是怎樣的活動著呢?病是什麼呢?為什麼用發汗、湧吐、通大便及平衡均勢的和諧能叫本能系統自己調節自己來治病呢?什麼是上下左右表裡?根據什麼而有汗吐下和?中醫是怎麼治病的?怎麼把病治癒的?中醫是不是科學?是什麼科學?用還原論、用線性思維的簡單玩意兒能不能理解中醫的大道宏法?
  朋友們,昨天已經逝去,今天剛剛開始,明天尚屬未來,中醫將首先使自己的民族實現全民健康,將把一個生命科學本能醫學體系獻給人類,也獻給謾駡、鞭打過它的不懂民族文化的人!




















第六篇 陰陽五行新解

  “陰陽五行”,兩千年來,許多哲人大家多有解釋,見仁見智之言論載諸典籍。本人不敢妄加臆斷。
  白“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近百年間不斷有人將“陰陽五行”貶斥為“迷信”、“封建”、“落後”、“不科學”、“沒有推演”、“阻礙現代科學發展”的東西,而且每每都是與中醫捆綁在一起來貶斥的。遠的如1917年餘雲岫要廢止中醫,近的如建國初王斌要把中醫同封建社會一同消滅。此後,中醫一直處於“被改造”的命運。時至今日,主張“廢醫存藥”的尚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許多有識之士把中醫看作中華民族的第五大發明。我記得錢學森先生曾說過,中醫的奧秘一旦被破解,將引起一場(醫學)革命。2002年中醫正處在艱難時刻,鄧鐵濤先生說:“(中醫)這個第五大發明,將在21世紀發出耀眼的光輝。”(《中醫復興論》序言)毛澤東也說過中醫藥是一個寶庫。
  為什麼同對一個中醫,竟然有如此天上地下的褒貶呢?
  記得十年動亂時期,我目擊一群“造反”者焚燒、砸爛文物的場景。他們也是把迷信、封建、反動這些字眼加給文物。可憐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毀滅掉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試問:余雲岫、王斌二位知道陰陽五行與中醫嗎?知道中醫是怎樣愈病的嗎?我敢斷言,他們根本不懂為什麼中醫以陰陽五行作核心理念。
  20世紀初,孫中山、梁啟超、陳獨秀、魯迅諸位先生認為:中醫誠可以愈病,卻不能以愈病之理喻人。這個問題,似乎至今還沒有人回答過。但是,錢學森先生預言了中醫對世界醫學未來的影響;而鄧鐵濤先生2003年降服“非典”的實踐,向世界展示了中醫的實力。
  中醫為什麼會從冷落中復興?中醫為什麼會影響世界醫學?中醫是怎樣愈病的?“陰陽五行”是什麼?為什麼中醫與“陰陽五行”靈肉交融?對這些問題,我陋不白揣,試圖以現代人的思維、以現代人的觀念、以現代語言表述一通,索性也把“陰陽五行”與中醫捆綁起來一同理論。若海內外師友不吝賜教,則為幸甚!

  一、陰陽五行是什麼?
  陰陽五行是哲學,是人文哲學?是思維哲學?是生命哲學?且不必討論,先看清內涵再說。它具有哲學的一切特徵,即無定論性、宏觀性、普遍性、抽象性,古今中外哪一個學者也不可能說出陰陽五行屬於哪一個領域。軍事家研究它用於制勝強敵,中國的兵法崇尚“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者為上”(如墨子之“非攻”篇);以“一戰而勝者為中”(如“圍魏救趙”)。這種軍事思想是從哪兒來的?陰陽五行!墨子與孫子不過是用了五行中“依賴”與“制約”關係發生的“變化”而已。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論天下三分之策,同樣是陰陽五行中的依賴與制約構成的三角關係。赤壁戰敗,曹操逃命華容道,諸葛亮深知關羽不會殺曹操而特令關羽赴華容;諸葛亮為推卸不殺曹之責而命關羽立軍令狀。為什麼?如殺曹則破壞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鼎足形勢,蜀國便無存在的依託,這是在政治上運用陰陽五行。此外,經濟學家研究陰陽五行可有富民強國之策;廚藝家研究陰陽五行可以調和眾口。今天我重新解釋陰陽五行,是為了中醫用以療疾養生。陰陽五行是無定論性的,可以從任何方向解釋。
  古人從金木水火土五行衍生出五方、五色、五氣、五味、五穀、五果、五蔬、五畜、五藏……配以生、克、制、化,形成一個有秩序的“五”的關係。近代學者郭沫若先生認為“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先民不滿於神權統治,提出這個原始的“原子說”,認為宇宙萬物是五種物質組成,以反對神權統治(《十批判書》)。對於幾千年以來的文化遺存,人們有不同的認知,這是很自然的事。一切解釋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於讀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可也。
  我對陰陽五行的解釋,是從什麼方向去認識的呢?《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有一段講陰陽五行的話:“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生殺之本始,變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這段話說得好極了,指出了研究陰陽五行的方向,說明了陰陽五行的內容,而且斷言為醫不通曉陰陽五行是不可以的。
  所謂“五運”,便是五行。古代五運與五行同指五項運動。運字不用說,“軍”在走動這不是運動嗎?行字為彳亍組成,彳讀音CHI,在甲骨文為腳、脛、股相連之象,意為向前邁步;亍讀音“CHU”,意為止步。一邁一止即向前移動。所以說運與行都作運動解。   
  “陰陽”在這裡的意義很明確,陰為靜態,為具象有形質的東西;陽為動能,是無形質、無象的東西;而陰陽是普遍對立而又統一的。陰陽這個東西在運動,五項運動(五行)。
  “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這是說陰陽五行運動乃大自然的運動規律,這個運動規律是萬物的綱紀,而用金水木火土代表萬物。如把金水木火土看作是五種物質,無論如何你也說不通生殺變化的深邃內涵,只有金水木火土代表萬物才能說通。
  金水木火土不是五種物質,而是五項運動,所以稱“五運”、“五行”。金不是金銀銅鐵,水不是氫二氧一,木不是松柏楊柳,而是宇宙萬物的五行運動。什麼運動呢?自然之規律的運動、萬物之綱紀的運動、生殺之本始的運動、變化之父母的運動,你說什麼運動符合這些條件呢?
  我們先認知一下什麼是道?《說文解字》解作:行走的道;那麼宇宙萬物行走的道又是什麼呢?用現代語言說,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裡,自然萬物生、死、盛、衰變化的運動規律,就是天地之道。

  什麼是綱紀呢?“綱”是一個大網的綱繩,提起綱,不論網有多大,就一目不少地舉了起來;“紀”是制絲人把絲的每一端都歸於一紀之中,只要握住紀,絲無論多少,便被提了起來。
  “萬物之綱紀”,這裡是指五行陰陽運動把宇宙間紛繁複雜萬萬千千的事物歸納在五行運動之中,萬物的生死盛衰一切變化的發生,一切發生的根據,一切變化的原因,盡在五行陰陽運動之中。反過來說,我們掌握了五行陰陽運動的規律,便瞭解了萬物生死盛衰變化的由來與根據。我們看到,陰陽五行運動的規律,是生命由生到死的變化規律。
  這是《內經?天元紀大論》告訴我們的。《天元紀大論》的作者是誰,不可知,但說的這話,是有根據的,是對五行陰陽深邃的概括論斷。這是陰陽五行的研究方向,是可信的。從先秦至今,研究陰陽五行的學者很多,說法也不盡相同。古人的研究是古代人的智慧。我們今天不能亦步亦趨按古人的足印走,而要繼承,發揚。繼承,不是復古;發揚,則要有新內容,起碼要用現代人的思維、現代人的語言去表述,用現代人的觀念去認識生命與生命過程。我想,陰陽五行應該是大眾可以理解的陰陽五行,應該是現代人的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大自然的運動規律,是萬物的綱紀,是生命的根本,是一切生命生死盛衰變化的原因。這不是生命科學嗎?宇宙萬物的生死盛衰變化的根據既然歸納為五大運動,那麼這五大運動是什麼呢?我們在研究了前人的見解之後,認識到陰陽五行運動是宇宙萬物之間的普遍規律——陰陽離合而生殺、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相互變化而常新、終始嗣續而永恆,是五大運動的均勢平衡狀態。
  天地之常道,即生命的常態,可稱生態。在生命的常態之中,也即生態之中,表現出生命的自主性、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守個性五大生命能力。這是陰陽五行運動在生命過程中形成的保障生命的本能,是醫學家研究陰陽五行所追求的目標。作為醫生,必須通曉陰陽五行與生命五大本能,因為這是生命生死盛衰變化的根本;掌握了這個根本,你便掌握了生命生死盛衰變化的權衡,這其中有取之不盡的認識生命的智慧,所以《天元紀大論》說:“可不通乎!”

  二、五行運動中的“天人合一”
  陰陽五行是把天(大自然)與人合二為一來看的“天人合一”觀。什麼是天人合一呢?天人一體,大自然中有我,我中有大自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便是我,我也是你。有了“天人合一”觀,才可以研究陰陽五行。

  1、陰陽離合而生殺
  在五行運動中,陰陽離合而生殺是什麼?無形無象的動能為陽,有形有質的靜物質為陰,陰與陽合,便是生命的形成。一個有形的質,含入了無形的動能,或者說無形的動能附在了有形的物質,一個生命物生出來了。你看,一個精子附在一個卵子中,一個生命物便生出來了。
  一切動植物,凡是有生命的東西,無不是陰涵陽附,即“陰陽合德”而生;“陰陽離決”而死。什麼是陰陽離決呢?一個動物生命存在時,身體器官每個細胞都是在運動的,如果這個動能離開了身體、器官與細胞,也就是動能與形質分離決裂了,這個動物便死亡了。所以說陰陽離合而生殺——陰陽離合便是生與殺的根本。

  2、相互依賴而生存
  陰陽合德,開始有了生命,但生命要持續下去,必須要依賴他物。也就是說,宇宙萬物的生命必須是在相互依賴中才能生存。想想看,陽光、空氣、水與大地是萬物所依賴;牛羊及其它食草動物要依賴草木;食肉動物要依賴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之間也有食與被食的關係。昆蟲依賴草木,鳥類又依賴昆蟲……這個相互依賴而生存的關係很複雜,不是一條鏈,而是橫豎曲直多維交織的立體網路。
  這裡說的相互依賴,不是單指營養,還有多種共生關係。如天麻與密環菌、螞蟻與蚜蟲、白蟻與體內的鞭毛蟲、寄生蟲、寄生植物、菌類等等,包括生存的多方面。總之,宇宙間沒有一個生物是可以單獨生存下來的。而且每個物種都不可少,因為缺了一個會使另外一個或幾個失去依賴,造成另外物種的滅絕或災難。這就是天地之道——萬物相互依賴而共生共存。

  3、相互制約而均勢
  生物在相互依賴中,必然會發生制約。我們只說昆蟲與草木之間、鳥類與昆蟲之間、牛羊麇兔與草木之間、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之間的關係。凡食草動物皆依賴草木,草木生長多少,制約著食草動物多少;食草動物多少,制約著食肉動物多少。而草木生長又受到天地風晴雨露的制約。因而,草木生長、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都是受天氣的制約,食者與被食者相互制約;總之,制約是依賴中產生的,沒有依賴便沒有制約,沒有制約的生命會走向滅亡,依賴與制約都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一物種失去制約,必會因自我膨脹而滅亡。
  20世紀5 O年代,在中國發動“除四害”,麻雀被列為四害之一,遭到被消滅的命運。如果麻雀被大量殺死,農田的害蟲便不受制約地大量繁殖。農田被迫施用農藥,害蟲被毒死,鳥類也因吃了被毒死的害蟲中毒而死,導致麻雀、喜鵲、烏鴉很多鳥類急劇減少,造成一個惡性循環。至今農田仍舊依靠農藥,因而鳥類繁殖困難。
  五十年來,每日三餐之中,糧食、蔬菜、水果,哪一樣不含農藥?誰知道我們的子孫到哪一代才能不吃農藥!這是人為地破壞了生態平衡,使昆蟲失去制約而導致的惡果。宇宙萬物在相互制約、相互依賴中相互磨合,形成均勢平衡,是大自然的生態,一旦人為破壞,決不是人可以重建的,一定要等到大自然重新磨合,才能再一次出現生態的均勢平衡。

  4、相互變化而常新
  宇宙萬物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中生存,這是天地之道,是大自然的運動規律。蘊含在依賴與制約中的,是變化。草原變成了牛群、羊群;牛羊一部分變成了食肉的猛禽、猛獸……這是變化,宏觀的變化。
  宏觀變化是從微觀變化而來的,說宏觀變化自應概括地看微觀變化,如動物體內營養代謝、基礎代謝……這些都是概括在生命過程之中的,“宇宙萬物之間與萬物自身”這個提法,自然是宏觀和微觀都在其中。一個人的生命,一株草的生命,一個細菌的生命,一個細胞的生命,是平等的、並列的,大自然中沒有大小尊卑,都處在“陰陽五行”之中。
  人的生命在哪裡?在人自己的生命過程之中。而生命過程就是陰陽五行的運動過程,相互變化,無時無處不在。只有相互變化,才能保持生命的常新。器官、組織、細胞、DNA之中,不是人的生命,而是組織、細胞、DNA的生命。

  5、終始嗣續而永恆
  宇宙萬物在陰陽離合運動中生死,在相互依賴中生存,在相互制約運動中均勢,在相互變化運動中常新。宇宙是永恆的,萬物也是永恆的。萬物的永恆,是在終始嗣續運動中永恆的存在。這就是宇宙萬物父生子、子生孫、孫又生孫……以保持萬物的永恆存在。


  三、生命在五行運動中的五大本能
  陰陽五行運動——陰陽離合而生殺、相互依賴而生存、相互制約而均勢、相互變化而常新、終始嗣續而永恆,這五行運動存在於宇宙萬物自身以及萬物之間,凡是有生命的物,無分大小尊卑,都共生共存於五行運動之中。不知多少千百萬年,在生命運動的悠悠過程中,生命日益完美,衍生出生命的五大本能:自主性、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守個性。這五大本能特性,是排除生命運動過程中外源性與內源性傷害的職能系統,沒有這五個本能,生命很難存在下去。一個生命的健康水準,便是這個職能系統的健全水準。這個職能系統不是某一個器官、組織的功能,而是各器官組織的生態運動所產生的宏觀效能。這五大本能,只有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才能存在。

  1、自主性
  自主性是自“陰陽合德”之一瞬間開始的一動一靜的運動。這個運動直到陰陽離決時才停止,自主性運動就是生命運動。為什麼叫自主性呢?請問,是誰命令他運動的呢?沒有。所謂“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是它自己在運動。這個自主性運動與生命同步,一個人,心臟的張縮、胃腸的蠕動、肺的開合、細胞的運動……器官組織不同,運動形式有別,但它們的運動都是自主的。有人說:是神經主宰的。我問是誰主宰神經的?還是自主性運動。而且,在一個生命體中,各器官、組織雖有運動形式的區別,但它們是協調地共同完成同一個生命程式。一切根據生命運動的需要,快慢、大小、高低、上下、內外、左右地調節著,總是和諧而精當地運動著,這是生命巨系統中一個自主性運動系統程式。
  自主性運動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自從陰陽合德生命運動開始之後,這個生命的自主運動便是陰陽互根、陽生陰長的過程。陰是物質,比如營養物質;陽是動力,營養物質進入體內,經過消化、吸收、代謝,變化成能量,發生了動能,這個動能便是陽;從食物入口,咀嚼入胃,胃的蠕動分泌,膽汁的泌出,小腸的運動分泌、消化吸收,肝、脾的代謝,一系列的運動,都屬於動能的陽;而最後變化為能量的物質,是動能的陽所生出來的,但這生出來的能量物質屬陰;正是這屬陰的能量物質又會發生出運動能力的陽;這個過程便是一個陰陽互根、陽生陰長的過程。這個生命過程很重要,一個生命自陰陽合德形成開始有自主性運動以後,始終是在陰陽互根中生活,直到生命終結。
  我想進一步說明陰陽互根發生自主性運動這一現象。例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出現心前區壓迫感、早博、房顫、心率失常、心絞疼、心肌壞死,所有這些症狀只是一個原因,即心肌缺血造成的。一旦供血充足,所有症狀都會消失。例如,心臟移植、腎臟移植,一個心臟從胸腔取出,已停止了跳動,但在植入另一個胸腔、吻合了血管之後,血液流入心臟,心臟立即跳動起來。上述兩例都是陰陽互根的例子,自主性運動存在於陰陽互根之中。
  中醫自張仲景以來,便根據自主性運動法則,及陰陽互根的原理,以助陽、回陽、補氣、滋陰、育陰、養血等理法,治療內源性功能性疾病,使千千萬萬人走出死亡,得到健康。但自主性運動是不可取代的,激素類藥物長期使用導致的嚴重後果,便是取代自主性運動的惡果,違悖自主性,便是違悖生態規律。

  2、共生性
  宇宙萬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共生關係,決定了萬物之中不能有一個被消滅,也不可能有一個單獨生存,單獨一個生命不可能生存下去。哪有一個不吃東西而能生存的生物呢?而且,消滅其中任何一種生物,必會造成別一種或別幾種失去依賴而不能生存,也會使某一種生物因失去制約而自我膨脹。無論是失去依賴還是失去制約,都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生命的災難性結果。
  前面提到的“除四害”,消滅麻雀而導致的災難,就是因為破壞了依賴與制約關係,打破了共生性結構,這是一個萬物之間共生性關係的例子,人體也是如此。人體各器官、組織,包括五臟六腑、營、衛、氣、血、四肢百骸,它們之間在生理關係中同樣是共生性關係。
  在病理關係中也是如此。例如,營養代謝系統功能,依賴內分泌系統功能;內分泌系統功能,又依賴自主調節系統功能;而自主性調節系統功能,又依賴營養代謝系統的能量供應。三個系統在相依賴中又必然相制約,形成一個共生關係。
  生理上的共生性,又導致病理中的共生性質。例如:糖尿病為什麼總出現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而高血壓、高血脂又常常導致高血糖,以及免疫功能低落。這是一個常見的代謝、分泌、免疫三系統的共生關係。所以在治病中,無論治糖尿病還是治高血壓、高血脂,總是治一病而三病同時痊癒。
  共生性現象在中醫的案例中是不勝枚舉的。眾所周知,中醫有內病外治而愈的,如針灸、按摩、藥敷、藥浴等等;有外病內治而愈的,如潰瘍不癒合、皰疹、瘡瘍、多發脂肪瘤等等。這些都是以生命的共生性關係為基礎的。
  順便說一下,不瞭解生命的共生性,是當不好醫生的。例如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大血管病、心腦血管病、周圍血管病、肢痛、肢麻、潰瘍不癒合、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白內障、眼底病……許多的合併症都會發生。怎麼辦?不知道生命的共生性,便只能心病治心、肝病治肝、血糖高降糖、血壓高降壓、血脂高降脂、眼病治眼、腳病治腳……一對一地對抗治療。結果,病不能治癒而藥害日增,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終身服藥的原因。而通曉陰陽五行、掌握生命共生性法則的醫生,對上述糖尿病無論併發症有多少,只一方一劑,所有症狀悉數解除而痊癒。你相信嗎?今天不信其有,明天相信不遲。而我不能不說,真善美盡在大自然中!
  共生性法則是中醫臨床中對藥物選擇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比如我們用降糖藥或其他化學藥,只考慮某一療效而忽視藥物的毒副作用,往往要治的病沒治好,卻傷害了肝腎,其後果不問可知。有時我們切去脾臟,結果造成了“無脾綜合症”。諸如此類,都因為不知生命共生性法則。

  3、排異性
  生命過程中的排異性,是生命本體保護自己生存的本能。以人為喻,人飲食、呼吸、視聽、汗腺、大小便等全身孔竅,都是外界通向內部的通路,也都是內部通向外部的通路。外界的有毒有害物可能經這些通路侵入內部造成對人的傷害,甚至死亡。而人體在任何一個通向內部的路徑都有防禦,間或防之不力時,有毒有害物侵入了,人體的排異職能系統便動員相關體能將有毒有害物通過相應的通路排出體外,以保障生命過程的穩定。同時,對自身內部在生理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廢棄物,也由排異職能系統經由體外通路排出體外。一般說來,固體廢棄物經由大便、嘔吐排除;液體由小便與排汗排除。全身的孔竅,甚至微血管都可以作排異的通路。在人的生命運動過程中,排異系統時時刻刻都在清除體內的異己物質,送到各便宜通路代謝於體外,以保障生命的穩定。
  排異系統在人的生命活動中非常重要,中醫早在兩千年前已經非常成功利用排異本能治病了,到《傷寒論》問世,已經成為一個臨床治療體系。今天,我要對天下說,《傷寒論》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的臨床療效是超現代的!為什麼一個醫學成就能夠超越兩千年呢?這完全是陰陽五行的生態理念對生命運動的智慧認識。我願對此作簡單的介紹。
  張仲景對“傷寒”這個外源性疾病(致病生物體感染),在明確認識人體生態中的排異職能後,用因勢利導的方法,把致病物排出體外而愈,請看《傷寒論》的陽性病理系統的臨床案例。
  陽性病是指自主性運動處於常態,機體的排異職能有能力對致病生物體做出有效排異反應。如果自主性運動不足,機體排異職能無力做出排異反應,則為陰性病病理過程。在陽性病過程中,由於病理的器官組織部位不同,排異的代謝通路不同,也可稱為病位不同,而區分為“表”、“裡”、“氣機”三個病區。以陰陽消長為經界,稱為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是三個經界不同的階段。
  太陽經病理反應在“表”。表,是個病區,就是排異反應的區閾。表的排異通路在汗腺。凡是在表的排異反應,都有共同的特徵:脈浮、發熱惡寒、頭疼、身疼。其治療原則是因勢利導,方法是汗解。汗解法,又根據病理趨勢不同而分別有解肌法、發汗法、助陽解表法、清熱發汗法、逐飲發汗法,等等。其方劑有: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小青龍湯、大青龍湯、桂枝加葛根湯等等。汗解法的目的不在發汗,而是以排除病理物質為目的之方法。
  清乾隆年代,急性傳染病流行,如麻疹、猩紅熱、腦炎、斑疹傷寒等,又有吳鞠通、葉天士等人在《傷寒論》的影響下著有《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書,以“辛涼透表法”豐富了《傷寒論》汗解法的排異方法。自東漢張仲景到清乾隆吳、葉大師們的臨床貢獻,使中醫對外源性疾病達到超現代的臨床療效,這也是中醫為什麼不用滅菌消毒的藥能治致病生物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的原因。
  說超現代,這個話的份量並不輕鬆。1956年河北省流行乙型腦炎,用抗生素治療,死亡率甚高而多有後遺症;而蒲輔周先生用中醫藥治療167例,全部治癒,且無一例後遺症。2003年的“SARS”,廣東中醫藥大學鄧鐵濤醫師院內治療六十例、院外會診幾十例,均無一例死亡。這在世界醫學中是不是超現代的臨床水準?當然,中醫學的超現代水準,並不止於此,這只是中醫利用排異性本能的一部分。
  再舉一個陽明病。陽明病的排異反應在“裡”。裡,也是個排異反應的病區,這個病區的代謝通路是胃與腸,所以有吐法、下法兩個,其實質都是依據病理排異反應的趨勢而因勢利導,把病理產物排出體外。若病理物在胃中,因其欲吐之勢而用“瓜蒂散”湧吐而病癒;如病理物在腸內,腸的排異職能反應是大便,其病勢表現為“發熱惡熱,不大便三五日或六七日,神昏譫語,不識人,腹滿脹痛,日哺潮熱,等等”;這種趨勢欲排異於大便,但結腸乾燥而不通,為下奪之勢,可因其勢而用下法。下法中可根據病情緩急而因勢用“白虎湯”通便,或“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通便,排除病理物質而愈。
  張仲景的因勢利導而用的下法很巧妙、變化多端。如對腹中淤血,有“桃仁承氣湯”;對腹中腫塊發熱者,有“大黃牡丹皮湯”、“下瘀血湯”、“大黃蟅蟲丸、湯”;對腹中有水飲的,有“五苓散”、“豬苓湯”、“十棗湯”、“茵陳蒿湯”、“茵陳梔子湯”等。到清代吳鞠通,排異法又創作了“增液承氣湯”、“宣白承氣湯”等,使下法排異更加豐富。
  中醫對人體生態中的排異性能力的理解,使兩千年來的醫學臨床治療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許多疾病中出現了奇跡。可以預料,當今許多被現代醫學認定為“終身服藥”的病,以及癌症、愛滋病,都會在人體排異性本能中得到治療。
  機體生命中的排異性,被認識的比《傷寒論》更早,其成就也更完美,有不少奇跡。但是,違悖排異性法則的治療也很普遍,比如我們感冒了常是用藥退燒、止痛、抗過敏等對抗方法與藥物,這些行為正是違悖了排異性反應,使致病物質得不到代謝排出體外,結果造成併發症或後遺症,常見的是肺炎、肺感染、鼻炎、咽炎、心肌炎、膀胱炎等等。所以世俗中有“感冒生百病”的說法,其實是病理物質沒排出體外造成的。順便說一句,為什麼機體對一些化學藥產生抗藥反應?這也是排異性做出的結果。

  4、應變性
  應變性是人體在生態中改變自我以適應環境的本能。當人體內、外環境突然或逐漸發生變化時,應變性本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如寒、熱、缺氧、饑、飽、勞、逸等等,應變性系統會改變自我的皮膚、汗腺、血壓、心率、血管……以調節自我適應環境。生活在西藏高原的人們,適應缺氧的環境;生活在高寒地區的人,習慣於寒冷的環境;這是生命過程中人人常見的應變性現象。在五十年前,剃頭的師傅都長有一雙大腳,因為他需長年站著工作,又須站得穩,應變性本能改變了它;木工師傅常年吃力地用手推刨,應變性本能改變了他的雙手,生得粗大有力。任何一個生物,都有應變性的本能。
  中醫很早以前便在陰陽五行中發現了應變性本能。有記載證明,在十六世紀,中醫以“人痘接種天花”。中醫把天花病毒接種到人體,使人在生命過程中與天花病毒共處,結果,人體生態中的應變性本能,改變了自我,適應了病毒環境,這是人體應變性改變自我適應自然的另一表現。中醫這個對生命認知的智慧,一百多年後,被英國醫生琴納學去,改用“牛痘接種”。
  愛滋病毒與猴子的和平共處,也是“應變性”的結果。蟑螂吃滅蟑毒劑,只需六代便可以得到自身“應變性”帶來的免疫。愛滋病毒與猴子、蟑螂與毒劑的和諧共處,是自然生態使然。牛痘接種是陰陽五行的智慧,人引牛痘病毒進入自身,用自身的應變性本能改變自我適應自然的理念,用於“牛痘接種”,至今四百餘年,在世界上消滅了天花!
  這是一個值得人深思的問題。中醫把痘毒引入自身,愛滋病毒與猴子的共處,與之磨合,用自身應變性本能,改變自我來適應有毒環境。這是個什麼理念?“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理念。為什麼改變自我適應自然四百年而消滅了天花(應該是天花在世界絕跡)?西方人上世紀四十年代發現了青黴素,舉世為之歡呼,以為殺滅病菌的藥造出來了,人類有救了!然而,殺菌、抗菌不過五十年,結果是病菌越殺越強,傳染病越來越多。什麼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態理念——一個是按照生命運動規律來對待生命,改變自我或者說完善自己來適應自然;一個是戰勝自然、改變自然,以適應自我,這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這個問題,到此為止,不作更多的討論。東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態平衡的理念已經過至少四五千年的考驗證明:自然和諧、社會和諧、生命和諧,是來自陰陽五行運動的生態平衡理念。
  應變性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動物、植物有,病菌、病毒也有。植物從熱帶遷移寒帶,或從寒帶遷移熱帶,都可以逐漸改變自身而適應新氣候環境而生存。蟑螂對於毒餌只需六代即可得到免疫,這是蟑螂的應變性本能;中醫引種天花病毒進入自身,改變自我適應自然,到“牛痘接種”四百年,使天花病在世界絕跡;青黴素進入人體制菌五十年,用藥量增大了上百倍,而傳染病卻逐年增多、副作用逐年加劇。這其間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同是一個應變性,順之與違之有如此不同的結果。今天許多疫苗的應用,正是中醫“天人合一”、人體“應變性”本能的臨床應用,前途必定廣闊而光明。

  5、守個性
  生物的守個性是物種保持其生物個性的生態法則。如果生物沒有守個性,萬物便失去了區別。這是不可想像的災難。因為有了生命的守個性,萬物才成為萬物。物與物之間、類與類之間、個體與個體之間,出現萬萬千千同中之異、異中之異,以致萬頃森林無相同之樹木,天下之樹木無相同之樹葉,世界六十億人無相同之面孔,無論動物、植物,子孫萬代各有差異。由於生物的守個性法則,在保持自身純度的同時,保持了物種的多樣化。
  生物的守個性法則,在優生學的研究中有豐富的內容。
  陰陽五行運動衍生出五大生態法則,是生命賴以生存、發展的能力,是生命自始至終的全過程,是生死盛衰的根據。醫學家臨床治病,以及養生,順之則昌,逆之則危,實所謂天地之道不可違也。

  四、陰陽五行的啟示與推演

  1、陰陽五行:系統性之推演
  中醫在《傷寒論》問世前,臨床醫療是“醫方”(如同時代的《肘後方》、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方》、唐孫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唯張仲景在陰陽五行的啟示中推演,建立了理、法、方、藥一體的臨床醫療系統。在這個大系統中,張仲景融入了信息系統、控制系統,把《傷寒論》打造成無古無今、超現代的臨床醫學體系!如今,中醫于本世紀初便創立了《傷寒論》臨床醫療系統,使用了信息處理與控制程式。這是在中醫內容中得到驗證的,決無邀寵之意。
  《傷寒論》臨床醫療系統的構建,完全是在陰陽五行的啟示中推演而來的。陰陽五行本身就是一個包羅宇宙萬物的巨系統。這個巨系統把宇宙萬物分為五種屬性,發生著五行運動。這就是把宇宙萬物以陰陽屬性構建為一個巨系統,又以五種不同屬性分為五個大系統。每個大系統中還可以根據需要以不同個性分別為若干子系統,甚至無限可分。
  五行陰陽這個巨系統,恰恰是把宇宙萬物整合為一的巨系統。這是一個無限整合,沒有這樣的無限整合,我們不可能得到對宏觀世界的正確認識,因為,生命規律只有在宏觀世界中才能得到。在認識了生命規律之後,再對宏觀世界用分割的方法,進入微觀世界。在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過程中,你會把在宏觀世界中得來的生命生死存亡盛衰認識加以更深刻、更真切的昇華!如果不瞭解宏觀世界的大道理,而對個體進行無限分割,進入微觀世界去尋求生命規律,那你正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這裡,是講系統的意義。系統是對事物整合的宏觀認識,宏觀認識即普遍性、共同性的認識,也即是普遍規律的認識。系統的功能,就是我們以共同性為指導去認識個別性,去更好地解決問題。
  “系統”這個詞,是外來語還是本土語,我沒考證,在漢墓出土的簡書中是沒有的,也就是說,在漢代尚沒有這個表述。那麼我根據什麼說陰陽五行是宇宙萬物的巨系統?說傷寒六經是臨床治療系統呢?很簡單,陰陽五行本身便是同類事物以內部聯繫組成的整體,傷寒六經也同樣如此。漢代前沒有“系統”這個表述,《天元紀大論》稱陰陽五行為萬物之“綱紀”,張仲景命名傷寒治療體系為“六經”,而“綱紀”、“經”、“系統”這三個詞都是從“糸”字與諧音字組成。“綱”是網的綱繩,千萬個目系於一綱;“紀”是治絲,把散絲的頭緒整理出來為“紀”;“經”是織物的縱線,可引申為道路、規範;“系”為絲所連綴的同類事物,以及內部聯繫組成的整體,與“系統”沒有區別。我們的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千年之隔,綱紀、經、系統,名稱雖有不同,而實質則一。我們可不可以確認傷寒六經系統,是受陰陽五行的啟示而推演出來的呢?
  我再以陰陽五行與傷寒六經系統的內在聯繫展現給大家看:張仲景開宗明義,首先把傷寒中風同類疾病分為陰、陽兩個系統:“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無形的動力是陽;有形的器質是陰。陰陽合德,一動一靜,是生命過程。陰陽離決,有靜無動,是生命滅亡。這是生命生死中的陰陽。那麼生命過程中的陰陽是怎樣的呢?生命過程中陰陽是均勢平衡,也就是動態平衡。
  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陰陽正(+)、負(-)值。“+”為陽性值,表示機體的自主性運動在正常值。自主性運動是一切生命機能的動力,自主性運動在正常值中,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等都在正常運動之中;如果自主性運動在“-”值狀態,那麼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運動都會出現動力不足,整體處於陰性狀態。所謂“病發于陽”,便是病發生在“+”陽性值中,機體的自主性、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能力處於正常狀態;如果病發生在“-”陰性值中,機體自主性運動量不足,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能力都處於低落。同樣一個病,發生於這兩種機體狀態中,病理、治法與方藥都是截然不同的。而確認病發於陰性值與陽性值的根據,是發於機體內部的一條信息,即發熱惡寒與無熱惡寒。這個信息證明了什麼?為什麼是病發于陽或發于陰的根據呢?

  2、陰陽五行:排異性之推演
  這要從病理說起,傷寒、中風是生物病原體侵入機體引起的排異性反應。在排異性反應中,無論是排汗、排便、排膿、排血,任何一個排異通路,都必須是有關的器官、組織自主性運動做出超常量的運動,才能把致病物排出體外。例如排異反應趨勢向體表排汗,必須提高體溫、提高血壓、提高周圍血管供血量,讓微血管充血,以開放汗腺。在這個排異過程中,最集中的表現就是“發熱”,發熱惡寒是在提高體溫中肌組織顫抖而發生的感覺,但體溫是超常的發熱。
  “發熱惡寒”這條病理信息,最能表現人體的自主性運動與排異性能力在正常值,病是發於陽性病理過程中,因而“發熱惡寒”是陽性病理的定性標準。
  在《傷寒論》中,陽性病是一個系統,又根據排異反應出現的病理部位不同而分為太陽、陽明、少陽三個子系統。太陽經排異反應趨勢向“表”;陽明經排異反應趨勢在“裡”,或向上越,或向下奪;少陽經病在“氣機”部位排異反應發生障礙。
  在太陽經系統,分有汗與無汗兩種病勢。有汗病勢二十一例,無汗病勢四例,共二十五例。太陽經系統中有汗病勢類與無汗病勢類所有個例,都具有太陽經自主運動正常值,排異反應向“表”的共同病理特徵,而又各具獨有的個性病理特徵。但都是以脈、症、病情等病理信息所表明的,都因其排異趨向而用汗法。
  陽明經病理系統排異反應在胃腸,張仲景稱“裡”。排異反應趨向上越(吐)與下奪(排大便)兩種。對上越者,因其趨向用湧吐法;對下奪者,因其勢而用攻下法。吐法、下法是對陽明病的一般病勢而言,又根據各自不同的個性病症而有不同的下法,在下法中有“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四個不同等級。陽明病所有個例,也都是以脈、症、病情,與自覺、他覺的病理信息表明的。張仲景所謂“辨脈症”,實際便是病理信息的處理常式。
  少陽經病理系統在“氣機”,排異反應因氣機調節失常而受到障礙。少陽系統病勢有四類:氣機調節失常是其一;因調節失常而障礙排異反應排汗是其二;因氣機失調而障礙排異反應排除胃腸熱結是其三;因氣機失調大便燥結障礙排異反應排便是其四。

  3、陰陽五行:自主性之推演
  以上是陽性病系統中三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中有若干個例,以下我們看陰性病理系統。
  陰性病理系統與陽性病理系統相反。陰性病是自主性運動在負值狀況,共生性、排異性、應變性能力無能做出有效的反應。為生物病源體侵入人體後,共生性與排異性反應不能動員相關器官組織以增強代謝的形式排除異己,集中表現就是不能提高體溫發熱,而出現體溫低落的惡寒,所以“無熱惡寒”是陰性病的定性標準。在陰性病系統中,與陽性病相對,也是表、裡、氣機三個病理反應的區閾。不過,陽性病是病理反應區閾不同而排異方式不同;而陰性病則是在表、裡、氣機三個病閾中組織器官自主性運動能力衰弱,不能維持正常基礎代謝,因不同病閾、不同的組織器官出現自主性運動衰弱而已,以下分別介紹。
  少陰病系統,脈沉細,體溫低落,身寒,但欲寐,是心功能衰弱、外周迴圈不足,這表明循環系統自主性運動在負值狀況,這個病是以“回陽法”治療。“回陽”的含義,就是恢復失去的動力。少陰病過程中有七個不同的個例(麻黃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真武湯、附子湯、四逆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少陰病因陽回發熱汗出而病解除。這就是自主性運動值升高,排異性能力回復正常,排除了病原物質而病癒。
  太陰系統脈弱,弱像是沉微細無力,表明血壓降低,迴圈血流量與動力俱呈現負值,而且腹滿時疼,下利清穀,食不下而吐;體溫降低,明顯的自主性運動降低,迴圈動力與胃腸消化功能、代謝功能都在低值的狀況,這種狀態中,排異性能力幾乎出現零值。太陰病與少陰病以及厥陰病,其共同的性質就是自主性運動能量過低——少陰在迴圈與周圍組織;太陰在迴圈與胃腸器官;而厥陰病,是自主性運動能力降低出現於氣機官能。厥陰病系統,問題複雜,需從頭說起。
  關於厥陰病,章太炎先生說:“厥陰病乃千古疑案。”為什麼說是疑案呢?因為自宋代至今,可以看到的《傷寒論》版本,在厥陰篇只有提綱一條說:“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而下面既無理法,也無方藥,也就是提綱之下沒有切實的內容。因此,自宋?成無己注釋《傷寒論》以來,曆金、元、明、清諸代,眾多醫學家對傷寒論厥陰病議論甚多。說法之一,張仲景也是有局限的,消渴病今天還是醫學界沒能解決的難題,一千多年以前不能出治法是很自然的事;說法之二,《傷寒雜病論》成書一百多年後,經王叔和整理而行世,建安至晉大約百年,而戰禍頻仍,更加水、火、蟲蛀之災,對於竹木簡書很難保存完好,《傷寒雜病論》中多有佚失,厥陰病篇應是因這些災難而散失。上述這兩種說法,不必分證是非,重要的是將佚失者找回來,實缺者,可補上。但已經尋找千年,仍無消息,還是補起來便宜。怎麼補?缺少什麼補什麼。缺少了什麼呢?缺少了厥陰病的理法方藥!   

  4、陰陽五行自主性推演:厥陰病補缺
  什麼是厥陰?什麼是厥陰病?厥陰病怎樣治法?什麼方藥?
  厥陰是張仲景以陰陽消長的關係來說明傷寒六經病的病理關係,並以它來命名。陰陽是對立存在的,沒有孤陰、孤陽。但陰陽是運動的,運動的形式是消長變化。陽長陰消,陽極生陰,陰長陽消,陰極陽生,循環往復,無始無終。厥陰表示陰氣盛極而陽氣開始增長,所以厥陰與少陽對立存在。在《傷寒論》六經系統中,太陽與少陰是在“表”病閾中,陽性過程稱太陽,陰性過程稱少陰;陽明與太陰是“裡”病閾中,陽性過程稱陽明,陰性過程稱太陰;而在氣機病閾中,陽性過程是少陽病,陰性過程為厥陰病。這就是說,氣機這個區閾的病,自主性運動能力在正常值為少陽,自主性運動能力在負值為厥陰。這便理出來一個頭緒:少陽氣機病的陰性過程便是厥陰病。
  張仲景在厥陰提綱中說:“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這是說的什麼病?“消渴”應是糖尿病與尿崩症;“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應是強心悸與心絞痛、心肌壞死。這似乎透露出一點線索:糖尿病與尿崩症都是內分泌病。糖尿病總是合併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這是很清楚的。內分泌紊亂必然導致代謝障礙,先發生糖尿病,後出現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者;或先發生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而後出現高血糖者,臨床中均屬常見。到這裡,厥陰病已經初步定位——分泌與代謝病閾。
  我們可以與少陽病的病閾核對一下,看是不是同病閾。病閾是發生病理反應的實體是器官組織。張仲景說,太陽病在“表”,陽明病在“裡”,而少陽病則沒有指出一個實體病位元,我們只好從少陽病的脈症中尋求其病理部位。
  六經提綱稱:“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口苦咽幹目眩”是出於什麼部位?
  “口苦”是膽汁代謝障礙,膽汁溢於肝迴圈,進入體循環,在舌組織迴圈中而產生的苦味;
  “咽幹”,是口腔唾液腺分泌失調,稀薄的唾液腺分泌減少,而感到口咽幹;
  粘稠唾液分泌增加粘稠唾液中含粘蛋白,所以容易附著在舌上形成白苔,這就是少陽病“舌上白苔者”的形成原因
  “目眩”一症考慮是眼血管收縮,以及瞳孔散大所致。
  少陽病口苦、咽幹、目眩以及脈弦細,都與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調節失常關係直接。交感神經活動使內臟與外周血管收縮,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腸運動,抑制膽囊收縮,使瞳孔散大,促進糖原酵解;副交感神經運動則相反,使血管舒張,分泌稀薄唾液,促進胃腸運動,促進胃液、胰液、胰島素的分泌,使膽囊收縮,瞳孔縮小……
  說到這裡,少陽與厥陰的共同病位已經分明,口苦、咽幹、目眩、脈弦細、舌上白苔,以及其他少陽病症(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往來寒熱、胸脅苦懣)與厥陰病的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同出於分泌調節機制。
  內分泌與外分泌是相連接的,分泌與代謝也是相連接的。這些都是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調節失常所致:副交感神經自主性活動降低,交感神經失去制約。如果在有“往來寒熱”時,可認為在少陽過程中;如無發熱,出現消渴,或出現心中疼或心悸或饑不欲食,可認為入厥陰過程。
  中醫對少陽稱“生髮之氣”,並以三焦為體。《難經》三十八難稱三焦“主持諸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序例“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中說:“三焦為相火之用,分佈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遊行天地之間,總領五臟六腑、營衛、氣血、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府,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
  作相火之用的三焦,在中醫臨床中,一向被認為是少陽氣機,而相火被認為生命之火。或換個話說,是推動生命活動的動力。交感、副交感神經、運動與分泌,代謝等都屬於三焦氣機的一部分功用。三焦氣機作為少陽與厥陰的病理部位,從形式、內容都是相契合的。

  下面我們談治法與方藥。
  我們不妨把厥陰病直稱為糖尿病併發高血壓冠心病的一個案例,這樣說起來方便些。
  在中醫的理論中,糖尿病發生于厥陰病理過程中,是三焦氣機自主性運動低於正常值而出現的營養代謝調節機能障礙。在少陰病表陽虛,以附子、人參助其自主性運動稱助陽;在太陰病在裡,以附子、乾薑回其陽;而厥陰病在氣機,用什麼藥來強化三焦氣機大的自主性活動呢?
  這不是個新問題,這是前人已經重複做過,並且說了二三千年的問題。張仲景對少陰與太陰用助陽、回陽的附子、人參、乾薑等藥重振了自主性運動,正是我們的思路,即治癒糖尿病的思維。張仲景在治療少陰病時,對迴圈瀕於衰竭(張仲景稱亡陽)的情況,就是用“回陽”法起死回生的。當然,少陰、太陰與厥陰是同理不同法、同法不同藥的,既是相同的病性,又是不同的個體。我們可從少陰、太陰病中受到啟發。
  我們重述一下陰陽的關係:“陽動陰靜”,“陽生陰長”,“陰陽互根”。陽為運動,運動不足為陽虛,陽虛則陰不足,陰不足又導致能量缺少,這是陽生陰長的關係,也是陰陽互根的關係。以糖尿病說,三焦氣機自主性運動嚴重不足,造成營氣缺乏、衛氣不足,上焦納入、中焦運化、下焦排出的一片混亂,神疲體倦,併發症狀逐日增多,這是從宏觀上看三焦氣機的陽虛勢態。
  從微觀上看,糖尿病與胰島素的分泌至關重要。胰島組織分泌兩種激素,血糖濃度高於正常值時,分泌降糖激素;血糖濃度低於正常值時,分泌升糖激素。這就使血糖調節在一個動態平衡之間。而糖與脂肪、蛋白三大營養物質之間在分解、合成、轉化、利用、貯存這個生化過程中也存在一個調節機制,並且是根據生命活動的需要來調節的,穩定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範圍。每一個器官、組織的分泌,激素也好,生化酶也好,都是在運動中產生的,這些物質不是憑空產生的,是由物質轉化而來的。
  這些器官、組織的運動是從哪裡來的呢?前面已經說過,是副交感神經活動促進胃腸運動,促進胃液、腸液、胰液、胰島素的分泌。是什麼東西使副交感神經活動呢?這在微觀世界中是找不到答案的。我們只好說:自主性。生命中組織器官產生了生命活動需要的物質——需要什麼,產生什麼;需要多少,產生多少;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產生……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又非常有序,而且是動態的自主運動、自主控制、自主調節的生命化學程式。治療糖尿病的理法藥物,就在於如何恢復上述這個生命化學程式的自主性活動。
  讓我們回到宏觀中去。微觀世界中所表明的,與宏觀世界中所認識的,是相似的。我們已經知道,治療糖尿病只能強化三焦氣機的自主性運動。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同時補以高能量的營養物質,以期達到“陽生陰長”、自主調節的生化程式,恢復其均勢平衡的生態秩序。   
  什麼藥物強化三焦氣機自主性運動呢?什麼藥物可作為三焦氣機自主性運動所需的能量呢?
  我們是幸運的,先輩們在三千年中給我們留下大量的醫藥遺產。至今能看到的《本草》三十多種,方書三百五十多部,中藥一千八九百味,而且大多是在千百年的臨床中無數次實踐驗證過來的。在這個寶庫裡,何求不得!我在補元氣、健脾氣、滋肝補腎的思路中組成“天和強生合劑”,已經過六年的臨床驗證,中醫學中一扇未曾啟動的門為我大開。我看到,厥陰病系統中遠不止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而是更多更多的內源性疾病。
  我去年在浙江大學醫院臨床中治療糖尿病,其併發的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先後痊癒了,這是糖尿病與高血壓、冠心病的合併案例,治療原發的高血壓、冠心病,結果相同。而且在治療糖尿病或高血壓、冠心病的過程中,我看到許多併發性疾病,或非併發疾病,都在“天和強生合劑”治療中先後消失,諸如脂肪肝、萎縮性胃炎、潰瘍不癒合、口腔潰瘍、慢性咽炎、內外痔、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混濁、便秘、失禁、前列腺肥大、腎功能不全、陽痿、陰冷、肢疼肢麻、風濕痛、顏面黑斑、老人斑、器官組織間囊腫、鼻息肉、脂肪瘤(其中一例是扁桃腺腫瘤),以及所謂更年期綜合症、乾燥綜合症……而且,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進入“天和強生合劑”治療中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一切都趨向平衡。比如,先是大、小便通暢,多食與不欲食、血壓高低、血脂、血糖逐漸平衡,心率快與慢、體重超標準肥胖者與體重不足消瘦者趨向平衡,面部逐漸出現紅潤,光澤潔淨,老年斑逐漸淺淡,直至消失……
  我寫到這裡,已足以說明厥陰病系統的空缺不再是中醫的缺憾。“天和強生合劑”所治療的疾病,遠不止上述所列出的二十幾個。我斷定,在今後的臨床中,會有許多疾病補入厥陰系統中來,包括腫瘤。   
  我說的是陰陽五行的啟示與推演,用陰陽五行剖析了傷寒六經。而且補足了厥陰系統應有的內容。以“自主性調節”為法治癒了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二十多個功能性疾病;發明了生態同步療法。感謝我們的先祖給了我陰陽五行智慧。敬告我的同胞們,中醫不會叫您失望,一定會在這太平盛世復興發展繁榮。
  以上便是我對關心“陰陽五行”與中醫的先生們的請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藥療與食療同步,即天然藥物與飲食同步治療。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本能系統論》作者 郭生白